琦君吧 关注:245贴子:670
  • 4回复贴,共1

昨天中秋在瞿溪读琦君先生写下的一些零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和琦君一样,在永嘉县瞿溪镇长大,也是在那里长到十二岁。读琦君先生的书,一直有一种奇妙的情愫,感觉她的文字把我儿时所有浪漫的幻想和悲悯的情怀全都重新挖了出来。
今天是中秋节,很神奇有机会回家过节。昨日在山上收桂花,那一片疯狂的桂花雨,让我想起琦君先生。
今天有机会在瞿溪爷爷家中过夜,翻起书桌上琦君先生的书,又读了读,真是好有感觉。
正好翻开的第一篇,是《月光饼》,最后一句“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真是触动我心,我心里想,琦君啊,我现在就在瞿溪,过中秋节。但是我在瞿溪长这么大,是从来没有见过你描述的“家家户户用红丝带穿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饼挂在屋檐下”的场景了。但是,透过你的文字,我仿佛可以真的看到100年前,你我的故乡过中秋的场景了。也许你同我一样,小时都是在“老街”中玩耍度过的,也许你和我都怀念在老街青瓦屋顶下静静听雨的时光。我的文字是拙的,我心里虽然有各样的情绪,却是费十万分劲儿都表达出来。但是,你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能勾起我心里最细腻的情愫,好不厉害。
我感触特别深的,还是小春写妈妈的那些段落,真的是在她的文章中写得人不由得心一酸。《母亲的手艺》里特别写到母亲绣花很厉害。里面有一片段:母亲喃喃地念叨:这双拖鞋面寄去给你爸爸过年穿,还要再秀一双……”我抢着说:给我……母亲停了半响,才低声道:给你那个如花似玉的二妈。我马上暴跳起来……母亲叹口气,说,你不懂,我若只绣一双,你爸爸就会把它给了她穿,倒不如索性一口气绣两双,让他们两个去成双作对吧。”想起之前也看到,母亲做了团圆饼挂在家中,叫小春写信给爸爸,希望他明年能回家过年。体会这母亲的心情,应该是非常仰赖自己的丈夫的。但是丈夫常年在外,是大官,留她一个,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定亲的姑娘。其中的心酸,也真是够酸的。曾经听家人八卦,因为潘家还是在镇上非常有名的人物。琦君父亲年轻的时候非常风流,落下一些病,所以夫妻生不了孩子。琦君和她哥哥就是大伯家过继来的。她父亲后来在杭州讨了个城里姑娘做小老婆。我想,一个从杭城,真正的江南来的娇俏姑娘,琦君的母亲是比不过的。同时,琦君父亲应该是一个非常硬朗,有才气,有魄力又情场得意的男子,所以她母亲因还是非常仰赖这个丈夫的。她何尝不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常在家和她安度一生?情况完全相反。但她仍然贤惠在家中操持一切,心中的酸,恐怕并没有人知道,但是也让人非常佩服她,那种不因此成为一个怨妇的态度,可以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一切有条不紊,怀感恩的心,又万分慈悲,善待身边的弱势的人。
哎,可惜。她生在这乱世,哥哥。母亲都相继去世(我记得她写哥哥去世的那一段我都哭了,写得太有感情),她也被迫离开家乡。可能就是因为这些极深的苦难,才成就蕴含这么深厚情感的文字吧。但我也很感恩我的文字虽然贫乏,但是可以时时回家乡。曾经听说有一帮从台湾来的青少年来访问琦君故乡,琦君先生应是欣慰(当然琦君先生晚年有回故乡几次)。
不知为何,她好多文章的开头,都是“我的故乡,是浙江永嘉县的瞿溪乡……”。瞿溪从琦君走后,经历了可怕的文革时期,又经历了变富的过程。现在不再是琦君笔下那个民风淳朴的乡下了,老板也是一抓一大把,温州也不再是那个“好奇地看着外省来的人”的闭塞地方,大把大把的人出去,在异地打拼。缺的,不仅是琦君笔下的那种诗意,还有那种精神文化。记得龙应台(曾经喜欢的作家)说起台湾土著人唱歌也不记得是带父亲听戏,引发感慨说,是一首曲子,一篇文章……把这个社会串起来。今年中秋,满街桂花乡,明天听说要台风了。希望你能看到,故乡虽然变了,但一切都很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9-28 09:05回复
    记得读琦君先生的散文集《桂花雨》时,曾几度落泪。每每读着她那带有浓浓的思念的文字,心弦都不禁为之触动!真的很想在未来,能够有机会来到她的故乡看一看。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5-10-31 19:25
    回复
      我最喜欢琦君的散文集,她的唯一词作《词人之舟》在国家图书馆有,我去复印了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1-12 21: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