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爱文学吧 关注:110贴子:2,689
  • 3回复贴,共1

马尔克斯论争:小说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华读书报秦晋2015-10-03 07:53
[摘要]作为一个文学家,马尔克斯认为秉承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把生活现象“科学化”的企图是愚蠢的。他说现实,不是被思想理论家们清理之后的样子,它是构成人的生活的全部。
转播到腾讯微博
马尔克斯
去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当代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与世长辞。


1楼2015-10-05 12:57回复
    卡西尔的论述,一开始就说: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最难相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他说,单单依靠理性我们不可能深入信仰的神秘中去。所以人类文化哲学并不探究神话想象和宗教思想的题材而是探究他们的形式,因为神话世界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海洋”,它的本义和本质是非理性的,它的逻辑是与我们经验真理或科学真理的概念风马牛不相及的。如果像中世纪以来流行的那样,非要用理性逻辑解释神话现象,那么,神话世界就不是一种信念,而是十足的弄虚作假。卡西尔说,这种“对神话现象的‘解释’归根结蒂成了对这些现象的全盘否定”。我想,这话简直就像是对着那些非要把“魔幻”作为一种小说手法强加给马尔克斯的人说的。在马尔克斯看来,他们一方面给他戴上文学桂冠,一方面又在“用理性逻辑”解释他的作品,使他的小说世界成了“十足的弄虚作假”,这样一来,对马尔克斯的褒奖几乎就等于是一种“全盘否定”。
    我们现在知道了,马尔克斯为什么百口难辩。他面对的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个与他的感知相对立的巨大的理论世界和思维体系。是的,在“科学”的新光芒之下,神话感知虽然失去了所谓客观的宇宙论的价值,但是在人类世界中始终保持着它们的地位和意义。他说,“在社会生活中,在我们与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我们不可能抹煞这些事实”。“科学为它们的客观性划定了限制,但是它不可能完全摧毁它们的实在性。”卡西尔这番言论,掷地有声。可以说从文化人类学的哲学高度为马尔克斯基于“全部现实”的文学创作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卡西尔举了颜色对比的例子说明这一问题,他说,两种颜色的差别是因为数值的差别,但如果我们宣称数要比颜色更为实在,就是非常不适当的说法。他说,即使我们能成功把神话分析到最后的概念要素,我们也绝不可能靠这种分析过程把握它的活生生的原则。因为“神话的真正基质不是思维的基质而是情感的基质”。神话的条理性更多地依赖于情感的统一性而不是依赖于逻辑的法则。这也许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理论无法真正解释马尔克斯的小说和无法与他的小说观念沟通的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说卡西尔关于神话的论述,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更高更新的角度解释“马尔克斯论争”的问题,那么海德格尔的理论应该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这一论争中小说观念的理解。这位哲学家就是著名的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名著《艺术作品的本源》,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存在的诗意问题。他认为存在本身即拥有诗意,艺术不是附着在存在之上,而是“存在自身的显露”。这种高于物性的东西,构成了艺术的本性。艺术品不是个别存在物的再现,而是物的一般本质的再现。只要作品纯粹的自身存在没有清楚地显明,作品的物的因素、它构成艺术的本性就无法揭示。所以他说,“我们的目的是达到艺术作品直接的和全部现实性,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其中发现真正的艺术”。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一下海德格尔的意思,就是说,因为物的真正的本质性是由其真实的存在所决定的,所以只有在“纯粹的自身存在”和“全部现实性”中,它的真理才能够被揭示出来,而“诗意只是真理光明投射的一种方式”。按照海德格尔的思想逻辑:艺术的本性是诗,诗的本性是真理的建立,而作品中真理的自身显现,决不可能从迄今为止的东西中解释和推导出,“艺术作为发现,本质上是历史的”,而这个历史发现的基石,就是“纯粹的自身存在”和“全部现实性”。


    6楼2015-10-05 12:58
    回复
      2025-05-22 08:45:21
      广告
      现在我们回头再来看“马尔克斯论争”就非常清楚了。论争的核心是“什么是小说家面对的现实”,海德格尔基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它是在其独立的存在中解释世界的,艺术是自行置入作品的真理,而真理是存在自身显现的一种过程。所以包含纯粹和全部特征的现实本真性是艺术产生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当马尔克斯说“我的责任是面对全部现实,是创作反映全部现实的文学”,当他说“我认为是纯粹的和简单的现实主义”时,我们看到小说家马尔克斯,与哲学家海德格尔,是在从不同角度用各自的方式讲着同一个问题。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诗意”的理论探索和马尔克斯关于“小说是对世界的揣度”、“不是我写小说,完全相反,是小说写我”的创作体验;都在为我们解释一个共同的问题:小说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法国著名导演巴赞就出过一本书叫《电影是什么?》,他强调要有一种“对现实奥秘的敬畏感”,他说,“含义的单一性是思维的特征而不是自然的特征”。这话很深刻很经典,依靠思维的不可避免的单一性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产生的。
      这个论争对我们的文学的启示,我想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现实”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尚且是一个需要论争的问题,那么,对中国作家来讲,以往所有的问题,几乎可以说都与此有关。所以“马尔克斯论争”也是一个中国文学问题。现实怎么看,小说是什么,也正是我们的作家、评论家和理论家需要面对、思考的问题。一言以蔽之,我们的作家离“纯粹的全部的现实”有多远,我们的小说就离真正的艺术发现有多远,就离马尔克斯有多远,就离我们所期盼的文学艺术的高峰有多远。
      “马尔克斯论争”,不是马尔克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马尔克斯把这个“纠结”文学艺术的问题非常强烈地提出来,像他的《百年孤独》一样,是对世界文学艺术的贡献。它再一次加深了人们对文学特别是对小说的关注和思考。(文/秦晋)


      7楼2015-10-05 12:58
      回复
        想起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0-05 15: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