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的终身身份就是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是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屠呦呦在大学学习中表现出的兴趣方向“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屠呦呦毕业依然选择中医药事业,她事业起步的两项成果“半边莲”、“银柴胡”都是彻彻底底的中医研究。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
——事业起步后屠呦呦选择的职业发展方向依然是中医药,事业成果也依然是中医药。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随后屠呦呦再次翻查古籍,并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发现了提取有效抗疟成分的关键因素。
——获得诺奖的成果灵感来源于中医古籍,工作方式也是彻底的现代科学中医药学家的方式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中国,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1965年—1978年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助理教授,1979年—1984年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副教授并于1985年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2000年起,屠呦呦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教授。她一生、一开始、一直、从内到外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医药学家,本届诺奖就是中医证明其价值的一次胜利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是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屠呦呦在大学学习中表现出的兴趣方向“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屠呦呦毕业依然选择中医药事业,她事业起步的两项成果“半边莲”、“银柴胡”都是彻彻底底的中医研究。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
——事业起步后屠呦呦选择的职业发展方向依然是中医药,事业成果也依然是中医药。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随后屠呦呦再次翻查古籍,并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发现了提取有效抗疟成分的关键因素。
——获得诺奖的成果灵感来源于中医古籍,工作方式也是彻底的现代科学中医药学家的方式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中国,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1965年—1978年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助理教授,1979年—1984年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副教授并于1985年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2000年起,屠呦呦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教授。她一生、一开始、一直、从内到外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医药学家,本届诺奖就是中医证明其价值的一次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