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必强男优膏正品吧 关注:10贴子:25
  • 3回复贴,共1

财富就在你脚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年轻人就好比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
我要讲的第一个故事,也是关于农场主的。故事发生在1847年的加利福尼亚。一个农场主听说有人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发现了金矿,便兴起了淘金的想法。他把自己的农场卖给萨特上校后,便出门去淘金,就此一去不返。农场上有一条小溪横穿而过,萨特上校便在这条小溪之上修了一个磨坊。有一天,他的小女儿带回来一些湿沙子,沙子是从小溪里挖出来的,她迎着火光用手指筛沙子玩,碰巧被一位客人撞见,客人从这些落下的沙子里,捕捉到了真金的光芒。就这样,一个金矿被发现了。如果原先那个农场主能多多留意一下自己脚下所踩的这片土地,那这些财富也不会被别人后来居上而占有了。自从那天发现第一道金光起,在那面积仅几英亩的农场上,已经价值3800万美元的金子被挖掘出来。照这样来算,这些年来,无论是白天醒着,还是晚上睡着了,这座农场的主人每15分钟就能得到价值360美元的金子,还不需要交税。这样的收入任谁做梦都想得到,如果不交所得税就更好了。


1楼2015-10-07 15:56回复
    另外一个故事比这个更有说服力,它就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州。故事中的这个宾州人跟你们平时见到的那些又穷又蠢的宾州人可不一样。他拥有一座农场,为了想到外面的大世界里去闯荡一番,他考虑要把农场卖掉。但是在卖农场之前,他要先把工作找好,这份工作就是给他的表哥开采石油。表哥在加拿大做石油生意,那些最早在加拿大发现石油的人当中,就有他表哥的一席之地。于是这位宾州的农场主写信给表哥,信中希望表哥能给他安排一份工作。很明显,这个农场主一点也不蠢,在找到新的工作之前,他是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农场的。表哥回信了,信上说:“我没法雇用你,因为你对石油生意一窍不通。”


    2楼2015-10-07 15:56
    回复
      还有一个故事是发生在马萨诸塞州。我本人就是马省人,所以我对这个故事很熟悉。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人,他在耶鲁大学学习矿产和采矿,表现非常出色,所以学校雇用他给成绩较差的学生补课。三年级的时候,做这份工作他获得的薪水是每周15美元。到了他快毕业的时候,学校希望他能留校任教,将工资由每周15美元升到45美元。可是,他却拒绝了学校的要求,而且马上回家去和母亲商议。如果校方对他的工资涨幅不大,只是从15美元涨到15美元60美分,他肯定就会留下,而且还会很有成就感。而现在当他的工资一下子飞涨到45美元时,他的想法却变了:“妈妈,我怎么能接受这种每周只能赚45块钱的工作呢?这种待遇对于一个头脑聪明得如同等待开采的矿床一样的人,简直是一种羞辱。妈妈,我们一起到加利福尼亚去吧,去采金子和银子去,我们一定会发财的。”
      妈妈回答道:“我的孩子,金钱固然重要,可是幸福也同样重要啊。”
      “是的,我明白,”查理说,“可是如果两样都能拥有不是更好吗?”母子二人说的都没错。由于他在家里是独子,母亲又是孀居,当然最好由儿子来做决定,这个家庭的传统也向来如此。
      他们把马萨诸塞的所有家业都处理掉了,但是没有去原定的加利福尼亚,而是改变主意,去了威斯康星州。在那里,他被苏必利尔铜矿公司所雇用,每周赚的钱还是15美元。但是他跟公司签的契约里还有一个附加条款:如果他在工作期间,无论发现什么矿产,他都有权力获得相应的利润。不过我还没听说过他发现了什么矿藏。
      他原来的老家发生的故事我倒是听说了。老宅新的主人在他刚离开后,就开始到地里去挖土豆,早在他买下这个农场的时候,这些土豆就已经成熟了。新主人把一袋摘好的土豆架到石头砌的墙上,后来他准备扛回去,就用力一拽,这时奇迹发生了:一块银子出现在他的面前,就在石墙的外上角,也就是大门的右边,银子就藏在里面,约8英寸见方。当时那位年轻人在卖出农场的时候,也就是坐在这块银子上跟新主人讨价还价的。他生于斯,长于斯,这些石头他都曾用袖子无数次地仔细擦试,直到其光可鉴人。石块好像在等人来拿:“这下面有10万美元,快来拿呀。”可是他却白白地错过了。


      4楼2015-10-07 15:57
      回复
        朋友们,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可能都有人在犯着同样的错误,我们有什么理由嘲笑那个人呢?他后来怎么样了,我一点也不了解,不过我们可以作个设想,他今晚可能跟朋友们在一起,在壁炉边围坐闲谈。他可能在说:“你们知道费城那个叫康威尔的人吗?”“知道啊,我听说过他。”“有人听说过那个叫琼斯的费城人吗?”“听说过,听说过。”
        接下来他大笑了起来,晃动着身体对朋友们说:“告诉你们,我所做的事跟他们没什么不同。”——这就把整个笑话给毁了,因为我们每个人,不管是你,我,还是他,都曾犯过类似的错误。当我们坐在这里嘲笑他之时,他更有理由在坐在另一边讥讽我们。


        5楼2015-10-07 1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