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辖乡。1950年建宜万乡,1956年更名宜万岭乡,1958年改置宜万公社,1984年复改宜万乡。宜万乡位于县境北部,界溪河南岸。距县城26公里。面积64.49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中文名称宜万乡所属地区澧县 面 积64.49平方公里人 口2.1万
基本概况编辑澧县辖乡。1950年建宜万乡,1956年更名宜万岭乡,1958年改置宜万公社,1984年复改宜万乡。宜万乡位于县境北部,界溪河南岸。距县城26公里。面积64.49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宜万乡乡政府蔡家坡。有公路通县城。宜万乡辖樟树湾、仙合、洪家、高桥、易家、杨家桥、万福、牌楼坪、蔡家、白岩、宜万、共和、楼子坪、冬竹、雨观山、白莲、地福、花瓦18个村委会和金马居委会,合并后辖万花村,新华村,蔡家坡村,宜万岭村,福新村,菊花岭村,洪桥村,双家桥村和金马居委会,。[1] 经济状况编辑宜万乡乡镇企业以油脂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兼产豆类、薯类、水果、鱼类。矿藏有石膏、黏土等。有宋代花瓦寺塔(花瓦塔),7级8面,青砖砌成,密檐角,造型古朴,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3月投资450万元修建了一条长1360米,宽57米的新街,使蔡家坡集镇形成了井字聚合型框架,街道总长4.1公里,面积扩大为6平方公里。提升了集镇功能。目前,宜万拥有柑桔、生猪、禽蛋品三大交易市场,辐射面涉及湘、鄂、川、粤等9个省市。全乡有乡办中学1所,完全小学3所,教职员工130人,在校学生近1520人,入学率和巩固率为100%和99.7%。乡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55名。 地理位置编辑宜万乡位于澧县北部边境,北抵湖北省松滋市,集雨面积6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565亩,其中水田面积29124亩,旱地6441亩。全乡辖8个村,1个居委会和1个园艺场,共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750人,其中农业人口18331人。 自然条件 地处澧县西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丘岗为主。境内最高峰雨观山位于菊花岭村,海拔648米,最低点杨家坪位于双家桥村,海拔588米。主要自然灾害有汛期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4-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8月12日,暴雨致使蔡家坡水库溢洪通道下游受灾,淹没农田2000多亩,三农户房屋受损。2003年7月大雨导致宜万岭村2组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冲断房屋9间,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境内河道属涔水流域,共有大小溪河沟7条,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境内最大溪河为界溪河,从金罗镇界溪流经全境,全长10千米,流域面积7平方公里。全乡河网密度6千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5亿立方米,年排涝量6亿立方米。全乡有堰塘1499口,河坝126处,小(Ⅰ)型水库2座,小(Ⅱ)型水库三座,有洈水、山门两大水系灌溉境内 社会发展 2011年末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9个,藏书20000册;文化行业专职从业人员3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金马健身舞蹈队、宜万乡中学教师艺术团等。2011年末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520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4所,在校生786人,专任教师47人;初中1所,在校生420人,专任教师54人,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8万人,参保率达97%以上。全乡共有3个健身舞团队,近200人次经常参加锻炼活动。有学校体育场4个,配备了相应的体育设施,每年上半年举行一次运动会。2011年,宜万乡中学修建了“添翼少年宫”,内设体育室。1995年建成宜万乡广播电视站,现有有线电视用户700户,全乡实现了广播村村通。 市政建设 2011年末有公交汽车线路5条,通往洪家、花瓦、宜万岭、友谊桥、郑戈线,运营总里程达3.8万千米,年客运量11万人次。另有出租车15辆。2011年末全乡有自来水厂3座2011年末拥有主变压器54台,总容量450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32千米,用电负荷540千瓦,综合电压合格率10%,供电可靠率50%。
基本概况编辑澧县辖乡。1950年建宜万乡,1956年更名宜万岭乡,1958年改置宜万公社,1984年复改宜万乡。宜万乡位于县境北部,界溪河南岸。距县城26公里。面积64.49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宜万乡乡政府蔡家坡。有公路通县城。宜万乡辖樟树湾、仙合、洪家、高桥、易家、杨家桥、万福、牌楼坪、蔡家、白岩、宜万、共和、楼子坪、冬竹、雨观山、白莲、地福、花瓦18个村委会和金马居委会,合并后辖万花村,新华村,蔡家坡村,宜万岭村,福新村,菊花岭村,洪桥村,双家桥村和金马居委会,。[1] 经济状况编辑宜万乡乡镇企业以油脂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兼产豆类、薯类、水果、鱼类。矿藏有石膏、黏土等。有宋代花瓦寺塔(花瓦塔),7级8面,青砖砌成,密檐角,造型古朴,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3月投资450万元修建了一条长1360米,宽57米的新街,使蔡家坡集镇形成了井字聚合型框架,街道总长4.1公里,面积扩大为6平方公里。提升了集镇功能。目前,宜万拥有柑桔、生猪、禽蛋品三大交易市场,辐射面涉及湘、鄂、川、粤等9个省市。全乡有乡办中学1所,完全小学3所,教职员工130人,在校学生近1520人,入学率和巩固率为100%和99.7%。乡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55名。 地理位置编辑宜万乡位于澧县北部边境,北抵湖北省松滋市,集雨面积6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565亩,其中水田面积29124亩,旱地6441亩。全乡辖8个村,1个居委会和1个园艺场,共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750人,其中农业人口18331人。 自然条件 地处澧县西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丘岗为主。境内最高峰雨观山位于菊花岭村,海拔648米,最低点杨家坪位于双家桥村,海拔588米。主要自然灾害有汛期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4-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8月12日,暴雨致使蔡家坡水库溢洪通道下游受灾,淹没农田2000多亩,三农户房屋受损。2003年7月大雨导致宜万岭村2组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冲断房屋9间,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境内河道属涔水流域,共有大小溪河沟7条,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境内最大溪河为界溪河,从金罗镇界溪流经全境,全长10千米,流域面积7平方公里。全乡河网密度6千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5亿立方米,年排涝量6亿立方米。全乡有堰塘1499口,河坝126处,小(Ⅰ)型水库2座,小(Ⅱ)型水库三座,有洈水、山门两大水系灌溉境内 社会发展 2011年末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9个,藏书20000册;文化行业专职从业人员3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金马健身舞蹈队、宜万乡中学教师艺术团等。2011年末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520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4所,在校生786人,专任教师47人;初中1所,在校生420人,专任教师54人,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8万人,参保率达97%以上。全乡共有3个健身舞团队,近200人次经常参加锻炼活动。有学校体育场4个,配备了相应的体育设施,每年上半年举行一次运动会。2011年,宜万乡中学修建了“添翼少年宫”,内设体育室。1995年建成宜万乡广播电视站,现有有线电视用户700户,全乡实现了广播村村通。 市政建设 2011年末有公交汽车线路5条,通往洪家、花瓦、宜万岭、友谊桥、郑戈线,运营总里程达3.8万千米,年客运量11万人次。另有出租车15辆。2011年末全乡有自来水厂3座2011年末拥有主变压器54台,总容量450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32千米,用电负荷540千瓦,综合电压合格率10%,供电可靠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