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理心肌梗死患者时,护理人员应做到:
1洞察心力衰竭的先兆。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临床表现,随时记录心率变化,预测心力衰竭发生;同时要重视患者主诉,观察患者有无疲乏无力和轻度咳嗽、意识障碍等表现,以警惕心力衰竭的非典型症状。
2 预测室壁瘤的存在。大面积心肌梗死易伴随室壁瘤的存在,尤其是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更是高发人群。心肌梗死发生后,ST段呈持续的弓背抬高,提示有室壁瘤形成,升高持续2个月以上,并伴随异常Q波者,则有诊断室壁瘤的意义。同时,在心肌梗死急性期若心律心失常反复发作、频率快、持续时间长,以及难以控制的室性心动过速则是早期室壁瘤形成的标志。因此,在护理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时要持续24 h床边心电监护,及时记录和分析心率、心律的变化,观察记录ST 段的升高范围及持续时间等,预测室壁瘤的存在。
3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机梗死后室壁瘤致死的另一重要危险因素①密切观察患者心肌梗死后24 h的生命体征变化,15~30 rain观察并记录1次。②观察床旁心电监护心率及心律的变化,对各种参数定时观察、记录和储存,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对重要监测项目设报警限,一旦报警,立即进行检查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警惕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
4做好心理护理,控制患者情绪。在发病1~2 d内应用音乐疗法,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放松,分散其注意力;待病情稳定后,积极与患者交流,使患者得到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并教授康复活动体操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5心脏破裂是室壁瘤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急性室壁瘤形成后,心室壁变薄,丧失收缩功能或收缩力减弱,周围正常心肌收缩时,对坏死区的心肌起着切割作用;因而非梗死区心肌收缩力反应增强,致瘤体壁薄处坏死,心肌撕裂引
起心脏破裂。高血压可加重心脏负荷。因此,对疑有急性室壁瘤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使用床边多功能监测仪测定血压,设定血压报警限,密切注意昼夜血压的变化;一旦血压突然升高,心率加快,应警惕突发心脏病变的可能。同时应使患者避免饱餐、用力排便、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以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危险性。
1洞察心力衰竭的先兆。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临床表现,随时记录心率变化,预测心力衰竭发生;同时要重视患者主诉,观察患者有无疲乏无力和轻度咳嗽、意识障碍等表现,以警惕心力衰竭的非典型症状。
2 预测室壁瘤的存在。大面积心肌梗死易伴随室壁瘤的存在,尤其是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更是高发人群。心肌梗死发生后,ST段呈持续的弓背抬高,提示有室壁瘤形成,升高持续2个月以上,并伴随异常Q波者,则有诊断室壁瘤的意义。同时,在心肌梗死急性期若心律心失常反复发作、频率快、持续时间长,以及难以控制的室性心动过速则是早期室壁瘤形成的标志。因此,在护理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时要持续24 h床边心电监护,及时记录和分析心率、心律的变化,观察记录ST 段的升高范围及持续时间等,预测室壁瘤的存在。
3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机梗死后室壁瘤致死的另一重要危险因素①密切观察患者心肌梗死后24 h的生命体征变化,15~30 rain观察并记录1次。②观察床旁心电监护心率及心律的变化,对各种参数定时观察、记录和储存,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对重要监测项目设报警限,一旦报警,立即进行检查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警惕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
4做好心理护理,控制患者情绪。在发病1~2 d内应用音乐疗法,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放松,分散其注意力;待病情稳定后,积极与患者交流,使患者得到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并教授康复活动体操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5心脏破裂是室壁瘤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急性室壁瘤形成后,心室壁变薄,丧失收缩功能或收缩力减弱,周围正常心肌收缩时,对坏死区的心肌起着切割作用;因而非梗死区心肌收缩力反应增强,致瘤体壁薄处坏死,心肌撕裂引
起心脏破裂。高血压可加重心脏负荷。因此,对疑有急性室壁瘤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使用床边多功能监测仪测定血压,设定血压报警限,密切注意昼夜血压的变化;一旦血压突然升高,心率加快,应警惕突发心脏病变的可能。同时应使患者避免饱餐、用力排便、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以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