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2005年开始在微软实习,半年后研究生毕业成为正式员工,先后经历了 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2007以及SP1、R2的发布,测试的领域涉及UI测试、AMT feature和安全测试等。这篇博客,是她想分享给大家的一些体会和故事,一来给不熟悉测试工作的读者描绘一下在微软当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是怎么回事情,二来“揭秘”一下微软的职业发展体制。
2005年的秋天,李敏还在上海交通大学念研究生,还有半年就要毕业了。一天,同学发了个链接给她,是微软在上海招聘实习生的消息,职位的名称叫做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in Test,简称SDET),这个职位对学生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没几个人清楚具体情况,在好奇心的驱动和微软的吸引力之下,她投出了简历。接着她经历了传说中的微软“五轮面试”,走出美罗大厦的时候已是下午一点,时至今日她对这个时刻的印象只有两个:饥肠辘辘,大脑高速运转。经过一周的焦急等待之后,她同时收到了SDET实习生和正式员工的offer,所在的组是System Management Server(也就是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2007的上一个版本)。
就这样,李敏开始了在微软当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的旅程。
几个月过去了,当同学好奇地问起在微软工作的感受和SDET的情况时,她说了自己的“微软测试初体验”:
测试初体验一、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很“奢侈”很“酷”
问起对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她的回答是:挺“奢侈”挺“酷”的。
说到“奢侈”,先看看一个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的典型“测试财产清单” —— 一到两台配置先进的工作机;两个21寸的液晶显示器,一个屏幕用来显示产品的界面,另一个屏幕用来发bug或者编程序;再加上实验室里面十几台测试机器或是一个16G内存的“巨无霸”。如果你需要测试Windows Mobile,那恭喜你了,各式各样的smart phone、pocket PC可以装满一抽屉。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她也知道了这样“奢侈”的配置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让测试工程师能够考虑到各种复杂的配置以及模拟客户环境。
说到“酷”,印象中,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总是有机会走在尝试各种微软新技术、新产品的前端,也总是有机会通过动手能力来展示自己的“酷”。比如工程师会把十几台测试机器装成各种各样不同的Bench, 操作系统从Windows 2000、XP到最新的Vista、Longhorn甚至Windows 7,从x86到x64,从英文到德文、中文、日文等;微软最新的产品或者尚未发布的产品都可以拿来“研究”一把,比如Longhorn、Windows 7、Hyper-V等;虽然不一定考过MCSE,但是每个人都会配置DNS、DHCP、AD、networ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