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都说汉服也有短打和日常的。其实我们平时看到日本韩国的传统服饰基本都是礼服,没有人日常是穿礼服的,即便古代也不会这样。现代社会更是只有节假日的特定时候才穿。
但是说到汉服,这其实是个很不好概括的概念。首先,中国朝代更迭很多,历史沿袭之下虽然有一些共通点,但是具体样式可谓千差万别,一个汉朝的人穿着到了唐朝一眼就会辨别出不同,就好比韩国服饰和日本服饰也可以一眼就区别开,那更不要说往后的宋明还有异族入主中原带来的服饰变革了。所以中国历史的现实造就了,汉服的概念很宽泛,虽然有共通点,但是目前汉服复兴中展示的款型太多样了,大家没有统一的印象。觉得好像各个朝代的戏服都算汉服了,就好比把朝鲜传统服饰和日本和服放到一起统称一种服饰一样。所以汉服的所谓复兴才会只在少数群体里传播。你要复兴得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东西,汉服从清朝开始已经断代300年了,要重新创出一种新的代表性的东西来并受到全体国民的认同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时间的。而直接把古代的服饰拿来主义的说就是汉服了其实也不大被人接受的。毕竟服饰文化不是片断的静止的,他是发展中的,代表某种精神和审美的。历史出现过并消亡的要捡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便欧洲的文艺复兴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拿来主义。现代欧洲人的服饰和他们老祖宗也是差别巨大。
所以,这里就引出一个概念。服饰是发展的。一定是发展变化中的。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变化,材料的变化,比如从麻布葛布到丝绸棉布甚至现代的涤纶等等材质的变化也能反映到服饰的变化上。社会上分工的不同,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从一个农业国,士大夫精英的封建国到现代资本工业国家,难道服饰不变化吗。难道欧洲人也穿着这中世纪的服饰来过他们的节假日吗。所以可以追求复古,返古其实是忽视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和精神需求。这是我对服饰的秉持的一种观点。
汉服美不美,美。但是她美在特定的那个历史时期。就好像诗词文章一样。但是如果只是从古人祖宗那拿现成的,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又如何让子孙后代们感知到呢。真正的没在于创造。
这也是我对作者书中东岸的一些人文方面的期待,我知道这很难描述,因为这涉及创造。一个新的民族,新的国家,新的服饰,新的传统,几百年后,我们会发觉当时的美都源于当时的创造。就好比,汉朝,唐朝,这些华美的服饰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也是当时祖先们创造出来的。而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不能不去创造,而直接伸手去拿吧,这样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后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