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经洞是二十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最重大的文物发现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悲剧性的。三万多件珍贵文物,流散到十多个国家。这是有史以来出土于一地的文物,经受最惨重的一次文化瓜分。
对文物毫无概念的中国人
藏经洞文物流散过程中,斯坦因并不是第一人,王道士也是被谴责的主要人物,从1900年6月22日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到1907年斯坦因来到藏经洞,7年中已经有经卷通过王道士散落到地方官绅手中。关于王道士,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记载基本来自王道士的墓志铭和斯坦因书中的记录,王道士把藏经洞遗书交给斯坦因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愚昧、贪婪所能描述的。
从1907年到1928年外国考察队几乎没有受任何限制地从藏经洞带走文物,一批又一批外国学者不远万里来探宝时,中国的官绅文人对这些文书价值的认识并不高于王道士。被斯坦因称为潘大人的潘震,在斯坦因第一次到新疆时,这个温厚的潘震虽然知道斯坦因所持的是游历护照,给他提供的各种帮助却都超出了游历的需求,当他看着斯坦因把一箱箱文物运走时候,只是留下一个不解的疑惑:“为什么要把这些古代资料运到西方去?”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向地方官报告,也为他们送去了宝物,却没有获得斯坦因那样的重视。即使是翰林院编修、一代名文人叶昌炽,时任甘肃学政,1903年他手里就有了藏经洞的佛像、经卷,但他却并没有兴趣走一趟,他眼中的经卷佛像只是收藏品而已。
斯坦因是个什么样的人:学者还是贼?
斯坦因年轻时把亚历山大大帝当作偶像,这使他迷恋历史,继而研习古代语言。漫长的一生中他多次沿亚历山大东征的道路探险,就是试图考证那些重大战役发生地点。学习东方语言后,他又找到了一个远行者形象——唐僧玄奘。
敦煌国宝卖了40锭马蹄银
最终,闭塞无知的王道士可能出于自欺欺人的想法,接受了斯坦因开出的条件,以40锭马蹄银的代价,出卖了所有被斯坦因和蒋师爷选中的经卷和帛画,并且追加了60捆汉文写卷和5捆藏文写卷,双方不把这些银两称为购买经卷的费用,而是“功德钱”。
俄藏敦煌艺术品的家底
世界敦煌学家如今已公认,虽然从欧洲各国收藏的敦煌文物看,尤其在艺术品方面,俄罗斯藏品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独一无二的东西,比如,你看看这个”。
鲁多娃指着玻璃橱窗内另一个男性泥塑头像。这个造像猛看之下好像一个菩萨头部,其实却是一个写实作品。身躯已经永远遗失,脸上却拥有菩萨一般慈眉善目的从容,是奥登堡考察队在莫高窟内最值得自豪的发现之一。鲁多娃示意记者蹲下来仰望这个唐代男子的面容。“你看他的眼睛,看他的眼珠,他的嘴唇线条非常细腻,发髻用一种从没有见过的方式盘在头上。”鲁多娃让记者膜拜她所赞叹的这件“伟大的中国作品”,因为“在世界所有其他博物馆的敦煌艺术品中,你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头像”。
对文物毫无概念的中国人
藏经洞文物流散过程中,斯坦因并不是第一人,王道士也是被谴责的主要人物,从1900年6月22日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到1907年斯坦因来到藏经洞,7年中已经有经卷通过王道士散落到地方官绅手中。关于王道士,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记载基本来自王道士的墓志铭和斯坦因书中的记录,王道士把藏经洞遗书交给斯坦因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愚昧、贪婪所能描述的。
从1907年到1928年外国考察队几乎没有受任何限制地从藏经洞带走文物,一批又一批外国学者不远万里来探宝时,中国的官绅文人对这些文书价值的认识并不高于王道士。被斯坦因称为潘大人的潘震,在斯坦因第一次到新疆时,这个温厚的潘震虽然知道斯坦因所持的是游历护照,给他提供的各种帮助却都超出了游历的需求,当他看着斯坦因把一箱箱文物运走时候,只是留下一个不解的疑惑:“为什么要把这些古代资料运到西方去?”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向地方官报告,也为他们送去了宝物,却没有获得斯坦因那样的重视。即使是翰林院编修、一代名文人叶昌炽,时任甘肃学政,1903年他手里就有了藏经洞的佛像、经卷,但他却并没有兴趣走一趟,他眼中的经卷佛像只是收藏品而已。
斯坦因是个什么样的人:学者还是贼?
斯坦因年轻时把亚历山大大帝当作偶像,这使他迷恋历史,继而研习古代语言。漫长的一生中他多次沿亚历山大东征的道路探险,就是试图考证那些重大战役发生地点。学习东方语言后,他又找到了一个远行者形象——唐僧玄奘。
敦煌国宝卖了40锭马蹄银
最终,闭塞无知的王道士可能出于自欺欺人的想法,接受了斯坦因开出的条件,以40锭马蹄银的代价,出卖了所有被斯坦因和蒋师爷选中的经卷和帛画,并且追加了60捆汉文写卷和5捆藏文写卷,双方不把这些银两称为购买经卷的费用,而是“功德钱”。
俄藏敦煌艺术品的家底
世界敦煌学家如今已公认,虽然从欧洲各国收藏的敦煌文物看,尤其在艺术品方面,俄罗斯藏品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独一无二的东西,比如,你看看这个”。
鲁多娃指着玻璃橱窗内另一个男性泥塑头像。这个造像猛看之下好像一个菩萨头部,其实却是一个写实作品。身躯已经永远遗失,脸上却拥有菩萨一般慈眉善目的从容,是奥登堡考察队在莫高窟内最值得自豪的发现之一。鲁多娃示意记者蹲下来仰望这个唐代男子的面容。“你看他的眼睛,看他的眼珠,他的嘴唇线条非常细腻,发髻用一种从没有见过的方式盘在头上。”鲁多娃让记者膜拜她所赞叹的这件“伟大的中国作品”,因为“在世界所有其他博物馆的敦煌艺术品中,你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