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神马吧 关注:72贴子:42,094

鼠宝读诗词之李白《忆秦娥》《菩萨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21 21:45回复
    二楼~~~普洱~~~超赞!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10-22 09:56
    收起回复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0-22 10:08
      收起回复
        我记得看得第一本词的书籍,开篇就是这两首。突然有种怀旧的感觉


        4楼2015-10-22 19:48
        收起回复

          李白是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词写得不多,但都是绝唱。相传著名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箫声咽)就是他的作品。关于这两首词是否李白所作,虽然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但两首词本身的艺术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宋人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说:“《菩萨蛮》、《忆秦娥》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清人陈延焯在《白雨斋词话》里说:“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阕,神在个中,音流弦外,可以是为词中鼻祖。”(ps,李白尊是牛人啊,作诗作得大家叹为观止,“斗酒诗百篇”,偶尔玩票写两首词,也成了词的老祖宗!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5-10-22 19:50
          收起回复

            虽然不能把这两首词看作是填词的开始,但确实说明了这两首词产生的时间较早,同时也说明了这两首词的艺术成就,可以作为范例楷模为后辈所景仰。
            下面就看下这首词是如何达到“神在个中”的。
            原文: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5-10-22 20:0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0-22 20:16
              收起回复

                此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全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之中。其结构呈网状,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词的主人公是一个独处深闺的女子,全词写她登楼远眺所流露的对丈夫的深沉思念。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5-10-22 20:16
                回复

                  前四句是词的上片,写思妇登楼所见所感。其中“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两句写景,是登楼所见。“平林”就是平原上的树林;“漠漠”,是迷蒙不清的样子。“织”,名词,指锦、绸一类的丝织品。“寒山一带”,是说秋天荒凉冷落的山峦,连绵起伏,象一条带子。“碧”是颜色,指远远望去,山峦呈现出深青色。此二句分别写了山和林两种景色。“平林漠漠烟如织”,写树林。因为距离太远,天已向晚,暮霭沉沉,故而树色烟光,模糊一片,渺茫难分,用“漠漠”二字,确切之极。后又用“烟如织”作比喻,更形象几分。那迷蒙的烟霭,仿佛不是大自然的本色,而是人工织就的帛锦。这样,不仅写出了远望中的景色,有了视觉效果,而且让人感到那平林漠漠的烟云,象锦帛一样细密柔软,产生了触觉效果。仅此一句,就反秋林晚景描绘得宛在眼前。观察之敏锐,用词之工巧,令人拍案。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5-10-22 20:29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0-22 20:33
                    回复
                      “寒山一带伤心碧”写山峦。山岭连绵,远远望去,就象一条长长的带子,在暮色中显得颜色很深。同前句写树林不同,这句富有感情色彩。虽然“漠漠”二字也隐藏一种惆怅,但不很明显。而此一句就迥异,一为“寒山”,山用“寒”来形容,不仅说明是秋季,更主要是表现人物心情。女子心情低落,孤独寂寞,她眼中的山,也带了寒意。二是“伤心碧”,“碧”用“伤心”来形容,可见看山人的心情。由于伤心,登楼远望,只见远树含烟,暗含登高念远之义。当然山色也蕴含了悲伤的色彩。这与白居易《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是相似的。这里的山被人格化了,那青碧的颜色就是它“伤心”的表现,伤心人看了,愈加伤心。
                      这是融情入景,一支笔同时写情又写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0-23 10:23
                      收起回复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两句叙述,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暝色”就是暮色。词的两头两句写景,景中却分明有人。因为这里所写的,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究竟何人如此惆怅伤心?“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笔触由远而近,收回到“愁人”所在的楼上——独守闺房的女子。她正因怀念漂泊在异乡的亲人而愁思满满。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0-24 17:38
                        回复

                          前面所写的的景物,正是楼上愁人远望时所见。“暝色”二字写出夕阳西下的景,同时容易使人产生岁月迟暮的感觉。但落日明朝犹可至,游子行行何时归?使人黯然神伤。这又是进一步为愁人登楼创造环境,烘托悲凉、凄恻的艺术氛围。用一个“入”字,把天色渐渐变暗的景象,表现得极为生动。“愁”字是这首词的关键,上全词的点睛之词,它使前面的“漠漠”、“寒”、“伤心”等描写都有了着落。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5-10-26 21:03
                          回复

                            后四句是词的下片。诗人并没有沿着上片的思路继续写下去,他只是让读者看到了“愁”,但是“愁”的内容和原因却没有明确写出来。虽然可以从下文知道答案,但是此时诗人却没有点破,而是顾左右而言他,造成了结构上的跳宕曲折。“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所写的由楼上转到楼下,写玉阶伫立及所见。“玉阶”,白玉石砌成的台阶,“空”,就是白白地、毫无所获地。“立”,是久久站立的意思。“宿鸟”,指归巢的鸟。这两句由上片的“高楼”到下片的“玉阶”,表明了地点的变化。“高楼”、“玉阶”同时又说明了女子的身分。她不是小家碧玉,而是大家闺秀。她所愁的,是富裕的物质生活所填补不了的精神上的空虚。她登楼远眺,玉阶久立,远眺所见到的是满目凄凉,久立也盼不到丈夫的音讯,因此用了一个“空”字表现她的失落的情绪。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5-10-26 21:07
                            回复

                              “宿鸟归飞急”,这是抒情中突然接入一句写景。在她失落无奈的时候,看到只只鸟儿归巢。鸟儿尚知归巢,远行的丈夫却不知何时返家。“急”,是形容鸟飞的速度很快,同时也表现了人的感情。这里用鸟儿的“急归”,反衬思妇对丈夫不归的失望。表面上看来是写鸟,实际上是要通过写鸟来表现好的望夫之情。上面写情,于欲尽未尽之际忽然插入景,情与景相结合,把思妇的心情衬托得分外鲜明和突出。这就是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称为“别开生面”的“突接法”。“宿鸟归飞急”,把感情推向了高潮,由鸟归进一步到了人归。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5-10-27 19: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