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大官吧 关注:4贴子:850
  • 2回复贴,共1

《阳新鞋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妹》,主要讲述了六个从穷山沟赵家坳到广东打工的年轻女性的命运,反映了第一代农民工的奋斗历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23 22:45回复
    【创作】
    二十多年前,一部反映农民工生活历程的电视剧《外来妹》轰动一时。电视连续剧《外来妹》,主要讲述了六个从穷山沟赵家坳到广东打工的年轻女性的命运,反映了第一代农民工的奋斗历程。
    而近年,电视剧《阳新鞋匠》的拍摄则是继《外来妹》之后的第二个旨在全景式反映新一代农民工的奋斗历程,价值观念和情感生活的20集电视连续剧。
    随着时代更替的潮流,农民工的形象和概念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从而衍生出新老之分。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提出,是一种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自然现象。这是一个出生于80后的庞大而特殊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来自农村,却不再留恋土地。工作在城市,却难在城市扎根。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有什么样的理想和希望?
    ①价值观念
    第一代:出门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大多怀有一股挣钱回家盖房子,取老婆,繁衍生息的传统观念。在第一代农民工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个生活于旧时代带来的朴素气息。无论是在工地打工,工厂就业,还是自由工作。忠厚老实,勤勤恳恳,朴素节俭是那个时代的人给予我们的第一感观。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初期,知识文化的不多普及和行业的生产方式的稀缺,两个年代造就了不同的人。透过时空的间隔,再以今人的视角评判第旧人,我们或许会不屑一顾,暗自发笑。在我来看,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思维方式,生于时势,莫不顺应时代的潮流。
    第二代:不再满足于挣钱回家盖房子,挣钱讨老婆的传统。 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理念,以及打工积累的资金,让他们怀着全新的眼光和观念回乡,实现自身的创业梦想。
    其实,从本质上来看。无论是哪一代的打工者其打工的本质目的莫过于“挣钱”,也就是挣钱填饱肚子。一个企业CEO和一个马路清洁工虽然岗位,待遇不同,可是行业之间的生产本质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在我来看,第二代之所以有着和第一代农民工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更有时代,社会给予他们的创业优势。社会的日新月异,文化的广泛普及,各种新鲜行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多样性,同时也给予了新一代打工者更多的创业机会,创业门道和创业基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0-24 00:40
    回复
      【现实主义】
      [打工者]
      迫于生活,无数的年轻人背井离乡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新的篇章。
      由剧中的杨新、明鸣、鞠红等为代表的鞋匠们来看,新一代打工者不仅具有农民的勤劳和质朴等第一代打工者的身影,同时他们也怀揣着创业,经商的理念和幻想。
      生活在城市,依旧心系故乡。这是第一代打工者常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他们之所以出门打工却能始终奋斗的心理支柱。不再依恋故土,“功名不成誓不还”这是《阳新鞋匠》
      中新一代打工者的集体表现。
      打工,这是一个概括名词。在全中国的人口数量中,严格来说只要不是自己创业而通过劳动方式获得报酬的人,不管你是哪种职业,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等哪种劳动方式,你就是一个替别人打工的打工者。只是这部剧把范围放在了打工者群体中的一部分——鞋匠身上。在久远的过去,体力劳动基本成为大部分打工者的就业方向。而在科技,文化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崇高,人才宝贵,这已经成为一种企业聘取人的时代新风。文化,技术工作者优先,待遇优先,身份优先。与之相比,体力工作者似乎已经成为新时代所不容乐观的工作群体。
      长远看来,在科教发展的未来时运,繁杂的体力劳动终究要被科技与智能替代。打工者中,体力劳动的概念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
      那么,阳新鞋匠这个打工群体是一般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还是拥有知识,技能的脑力劳动者?
      这些原本两手空空的“阳新鞋匠”,如今已经成为老板的就有上千人,有的甚至创办了产值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企业。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文化结构的变化,见识的不断增多,具备了全新的眼光和雄心,走出了一条“输出—成长—积累—创业”的成功之路。“阳新鞋匠”不再是最初的体力、苦力型劳动力,他们已成为专业、技能型工人的代名词,同时也成为阳新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的新名片。这就是新一代打工者的全新风貌!
      [经济和文化]
      作为阳新县十大劳务输出品牌之一的阳新鞋匠已经成为当地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通过影视艺术的发掘和宣扬,实现文化的张力,品牌的扩大。将蕴藏在阳新鞋匠这个品牌的文化内涵通过荧屏传递,展现在大众的视野。
      没有文化的品牌是缺乏生命力的,没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是缺乏感染力的。阳新作为一个鞋匠大县,制鞋的文化是这个县发展和存在的生命动力。而悠久的制鞋历史为该品牌注入了生命力。
      通过电视剧中一个又一个为生活而奋斗的新一代打工者来看,《阳新鞋匠》赋予了这个文化品牌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以地方文化名牌为载体,以青年奋斗为主题。该剧所宣扬的文化特色和正能量精神,使得这部剧不仅在故事题材上紧贴时代脉搏,社会发展的主流,也使得这部剧在精神内涵上又高出了一般电视剧几个档次。
      一个城市的发展与转型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带动。要如何突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县独特的地方文化,并能最大功能的提高社会效应?影视宣传成为了直接有效的宣扬途径。
      该剧通过展现阳新县独具一格的地方文化品牌——鞋匠,既符合当地人群的文化习性,又进一步向全国人民的扩大表现,吸引得众多制鞋厂前来和阳新鞋匠合作,不少老板看中当地的制鞋人才优势,纷纷跑到阳新县办厂。宣传地方优势,招商引资带动地方的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这次以阳新鞋匠为主题,以影视手段扩大社会效应,以文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一次市场探索无疑是成功的。
      以科技带动发展只是一步,而再以文化带动社会发展也是緊和时代潮流的重要战略。
      由于带有地方文化的影视剧宣传效果,不少游客纷纷来到电视剧中出现过的风景名胜前来一睹风采。这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实现了繁荣复兴,旅游业的推动又进一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手法]
      该剧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以现实列子代入,刻画出了类似于杨新,明鸣,柯二轮等新一代打工者的人文风貌。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创业手段上突出了两个年代新老打工者不同的年代差异。在人性的挖掘上,这部剧在主角刻画上依旧保留了老一代农民工身上的勤劳,朴素,善良的性格,又增添了新一代打工者在情感观念,打工,管理上的形式创新。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几个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利益纷争,道德碰撞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生动自然的生活故事。而该剧紧紧贴合社会中一个并不起眼的群体——鞋匠,通过小人物,小故事的平实手法讲述一个群体在平凡的岗位上生存,为梦想奋斗,用积极心态面对生活的态度使得这部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5-10-24 14: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