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吧 关注:159,948贴子:6,334,099

同煤求变 2015-04-26 经济观察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26 04:31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0-26 04:56
    回复
      2025-05-21 08:33:56
      广告
      去年集团利润实现5.78亿元、大同煤业净利润1.3亿元的靓丽成绩单以及多年来盛产省部级高官,同煤的处境,似乎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和谐”。
      驱车驶往口泉沟一带同煤集团12口矿井所在地,蜿蜒山路顺着山势延伸,所到之处,村落、未彻底搬离的山上棚户区、矿区建筑均满目疮痍,车行驶中灰色扬尘环绕,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设过市,后撤销改设大同为市,这里便成了口泉沟乡,而这里还曾是大同市“煤都”称号的溯源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0-26 05:25
      回复
        4月13日上午11点多,同家梁煤矿食堂,厚厚的棉门帘上斑驳地沾着日久从矿工身上蹭上去的煤灰,可容纳几百人的偌大餐厅职工并不多,显得很冷清,仔细看或可从厅内装潢布置上发现仍留有昔日辉煌的烙印,而如今显然辉煌已不再。
        2009年,同煤集团成立60周年时产煤量就达17亿吨,装火车可以绕地球两圈半,而从2010年至2014年短短五年间,集团产煤量达约6.69亿吨,而这种快速开发的结果便是如今绝大部分老矿资源枯竭、大批职工面临分流。
        前一天,年届50岁的刘海像往常一样从矿井里出来洗个澡,沿着运煤的铁路线旁紧挨着的马路一路下坡。走了一段路后,在路边一个斑驳的青砖墙的小屋子里呆了一会儿,手里便多了一条白毛巾、三块肥皂和几副手套,“这是这个月的劳保用品。”他解释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0-26 05:26
        回复
          作为口泉沟一带12口几乎濒临枯竭的矿井中的一个,刘海所在的忻州窑矿在下午两点多便冷清起来,在矿区溜达一圈也难以见到几个人,这很难让人联想到是一个拥有五六千职工的矿区,此时刘海也到了下班时间。自从成为同煤集团一名正式职工,刘海便对这份既辛苦又危险的工作颇为知足,“工资待遇在大同来说算中上水平,再过几年就退休了。”刘海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0-26 05:28
          回复
            这地下都是‘采空区’,原来是矿工自搭自建的棚户区。”刘海指着半山腰一片刚栽种不久的绿化植被说。
            与临近退休的刘海不同,让同样位于口泉沟一带的同家梁矿某内部人士感到末路来临的是,该矿早在2006年便是一个亏损矿了,彼时煤炭价格颇为高企,至今连续九年亏损了。而令人吃惊的是,此前集团每年都会给该矿一定的预亏指标,宁肯亏着生产养活七八千名干部职工,也不关停。这个2008年核定年产300万吨的煤矿,从那时起便逐年产量缩减,到200万吨每年,再到100多万吨每年,直到去年煤炭产量才仅区区30万吨年产规模。“连年亏损的老矿,不是不想关而是不敢关,国企与私企不同的是,经营再困难也不能先裁员,除追求经济效益外,还有稳定社会的作用。”一位同煤人士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0-26 05:32
            回复
              如今,在同煤办公大楼大厅的电子屏幕里不断刷新着诸如“求生存、闯难关、保稳定、谋发展”、“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等之类的字眼。同煤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他们在寻求企业转型升级之道,打造集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煤机制造、建筑建材房地产、物流贸易、文化旅游八大产业并举的综合能源大集团。
              分流富余人员的动作已经开始,不仅同家梁矿成立了千万吨矿井搬家公司,主要给千万吨矿井搬家进行劳务输出,由于对外服务需相应资质,而相应资质又颇难拿到,所以公司主要在企业内部服务,这显然无法在多个枯竭矿中大规模推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0-26 05:33
              回复
                另外通过新建矿井分流一部分老矿职工,此前内蒙色连千万吨煤矿投产,同家梁矿也有一部分人分流到那里,然而奇怪的是,虽工资待遇要高于原单位,但仍有不少人陆续从那里跑了回来,“撇家舍口,来回家乡疲于奔命,生存成本太高了,还不如回来,虽挣的少些但开支也少些。”一位内部人士叹道。
                1995年之前的十年里,直接归煤炭工业部领导的大同矿务局(同煤集团前身)一度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然而1995年神华集团诞生,1998年大同矿务局改制为同煤集团且由煤炭工业部直管移交到山西省人民政府,省属企业性质对神华等央企性质的劣势,让同煤难以释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0-26 05:34
                回复
                  2025-05-21 08:27:56
                  广告
                  转完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0-26 06:06
                  回复
                    企业内部漏洞过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0-26 06:06
                    回复
                      4月份的东西转的意义不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0-26 06:10
                      收起回复
                        早在2006年,同煤各大老矿就意识到,资源接续问题是生存发展的大计,所以不断向各地走访调查,与当地政府协商,同煤内部人士透露,当时本来已经商定了三四个煤矿,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有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因素,就是不愿意让同煤并购,另外便是央企的排挤,神华、中煤、华能和潞安等企业他们的行动非常迅速,由于同煤超过一定数额资本投资或并购,必须向上级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和公司董事会等进行上报审批,而央企却可以给予更大资产并购的资金灵活度,所以同煤终与那几个煤矿失之交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10-26 06:20
                        回复
                          同煤早前的规划折射出“煤炭黄金时期”行业扩张的急切和紧迫感,其之前拟规划建设11个千万吨级矿井,除了2008年投产的1500万吨级塔山煤矿,2013年同煤与国电电力公司合资的同忻煤矿以及与其他公司合资的内蒙色连煤矿,均为千万吨级矿井,陆续投产,其他煤矿如今未有投产的官方消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10-26 06:21
                          回复
                            2009年同煤成为山西几大煤炭整合主体之一,然而世事难料,彼时的赢家如今成了输家。彼时同煤在大同、朔州、忻州、吕梁、临汾、运城6市整合了85座私营煤矿。整合煤矿被放在了朔州煤电、等几个子公司,“整合并不彻底,企业还是那些人在管理和工作,地煤的管理原本就混乱,经常有因拖欠工资而上访的现象发生。”一位同煤内部人士透露。
                            在煤价进入下行通道的2012年,大同煤业净利润一泻千里,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89亿元降低到了 6263万元,同比下降91.17%,而2013年净利润亏损14.01亿元。不过,2014年在其他煤企业绩持续恶化之下,大同煤业却奇迹般地扭亏为盈,盈利1.3亿元,而整个同煤集团也实现利润5.78亿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10-26 0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