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吧 关注:1,053贴子:4,341
  • 14回复贴,共1

5岁小女孩很自我怎么改坏习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女儿5岁了… 平时性格很好。很乖。就是,发起脾气来,很恐怖,如果不如她的心意 ,她会自虐 把自己弄呕吐,躺在地下…。 她觉得这个世界就应该围着她转,你们所有人都该顺着我,按我的心意。和小朋友玩耍中,也是不太懂得谦让小的朋友, 不理其他小朋友 只管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玩。不高兴的时候就不爱搭理其他小朋友,她心情不错了,才会偶尔去主动和其他小朋友玩。…这个坏习惯怎么改?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10-26 10:39回复
    就是很自我。 这个怎么办?讲道理根本不行… 马上躺地上撒泼…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10-26 10:41
    回复
      不知道。帮顶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2-12 17:54
      回复
        额 是什么导致的 周围生活中有没有让她学的范型 如果有 一定要去除它 还有就是坚决不能顺着她一闹就满足她 孩子会觉得有效果一有不如意就闹 你可以试试不理她 一分钟惩罚 她做错了让她冷静一段时间 不闹了再和她说明错在哪 不能这么做 该怎么做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5-13 00:48
        回复
          看样子你很宠爱她,她把你的宠爱和外面的宠爱分不清了,认为对她好是理所当然的,大家都应该对她好。你要在生活中试着改变她,通过生活的细节告诉她没有白来的爱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16 15:08
          回复
            你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从你描述的情况,家庭存在溺爱,没有掌握树立原则的方法,当然,这也是很多家长缺乏的,其实很简单,面对孩子无理要求,态度温和,内心坚定原则即可,不打不骂。详细具体看我文章《彭华勇:如何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文章如下:
            很多人看到或者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去逛商场,小男孩看上了一个玩具,妈妈一看价格太贵,家里有一堆玩具了,觉得不应该再给他买了。于是妈妈说不能买,可是小男孩不乐意,赖在那里不走了,反正我就是要,不买我就不走了!如果妈妈还是不买,小男孩就哭了,甚至躺地上打滚了!
            72般耍赖技术全用上,看你买不买!很多妈妈在面对这种情况,基本上最后都退让妥协了,满足孩子的愿意!
            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很无奈,又不知道如何做。其实,很简单,我们首先思考下,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往往是家里之前太过于满足孩子,导致孩子看到想要的,就用哭闹的方式去索取,而家长犹豫给不给,最终往往经不住孩子哭闹满足他了!由此孩子知道了,爸妈不允许的事情是假装的,只要哭闹的足够厉害,他们一定会满足我!记住,孩子,对人对事的方式,都是你教的!所以你这样的方式教会了孩子的无理取闹!
            让我们从心理学来分析孩子的无理要求行为,其实孩子的过多要求源于人性的本我,人性的本我追求一切满足我自己生存的资源,看到好吃的我要吃,看到好玩的我要玩,本我是长期进化出来的,它有利于生命的生存。所以刚出生的孩子,他就是需要吃奶和抚慰,没有满足就会哭。但是,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必须让他去认识和接触社会规则、要求和道德规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超我。
            简单的说,就是让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这些是社会发展所有人长期形成的共识和默认规则,为了更好地生存,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孩子如果接受吸收了,他就会形成自己的自我,用来协调自己的需求和社会道德规范。
            所以,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去认识超我,那么就会以本我的方式去对待社会上的人和事,而其他人就会觉得他特别自私,只顾自己的需求,慢慢人际关系出大问题!
            那么合理的方式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呢?
            首先,父母要坚持原则,就是从客观角度不能满足的坚决不能满足,不能妥协让步;接下来,就是接纳,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因为孩子的要求源于人性的本我,以满足自己欲望为导向,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所以要接纳,理解。这时候家长要做的是用平和的语气安抚他的心,而不是自带情绪地给孩子讲道理。这一点有难度,但教育孩子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所以要让自己的性情更温和。
            因为当你用心地去教育孩子,你会遇见一个更美的自己!最后,等孩子接受你的原则,没有情绪了之后,你再让他去认识超我,认识社会规则及道德。比如,不是所有的东西爸妈都会为你提供,有些东西,如果很喜欢,你可以通过努力去获得,甚至有些事情,即使想要也是不能做的!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慢慢就会认识超我,建立自我!
            我是彭华勇,青春期教育问题第一杀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亲子沟通杂家。我信奉的原则是有效才算重要,会爱才是真爱!


            6楼2017-01-29 10:10
            回复
              和我共舞一曲好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17 22:10
              回复
                我在我奶奶家截的图,我奶奶今年78岁,不会使用Internet。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05 22:12
                收起回复
                  事实可以看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7-10-22 07:42
                  回复
                    首先可以看出家长多半是宠溺孩子的,家长应该做出一定的改变,孩子的这种行为已经给他自己本身带来了不健康。家长应该多与她沟通,告诉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看我们这样多难受对不对。通过亲子游戏改变一下这样的现状,陪伴是最重要的告白。家长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和让步,对孩子的事情,不能过分焦虑,家长如果紧张,处理事情就不会更如意。孩子和同龄小朋友相处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要和孩子友好相处,要懂得分享,分享的孩子是最乖的孩子,这种情况下,要把奖惩与表扬结合起来,要学会正确的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童真的世界。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7-10-25 15:35
                    回复
                      简单的说,就是让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这些是社会发展所有人长期形成的共识和默认规则,为了更好地生存,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孩子如果接受吸收了,他就会形成自己的自我,用来协调自己的需求和社会道德规范。
                      所以,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去认识超我,那么就会以本我的方式去对待社会上的人和事,而其他人就会觉得他特别自私,只顾自己的需求,慢慢人际关系出大问题!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7-12-14 20:59
                      回复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们首先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其次应该了解孩子是怎样通过发脾气来得到需求的表达;然后应该和孩子沟通,了解和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最后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的这种反应方式不受欢迎。
                        1、表现对他的爱
                        ▲千万保持冷静。发火的父母会使孩子更加发火。记住,你面对的只是一个孩子——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来抓你的大妖怪。你可以发泄怒气,但是不要针对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温柔、温和地和孩子讲话,对他安静下来有好处。如果孩子在叫嚷,注意简化自己的用语,而且平静地和孩子说话。不要让孩子抱怨或者太孩子气。
                        ▲靠近孩子,抱他爱他。身体上的亲密能达到很好的安慰效果,可以使气氛缓和下来。让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亲密地坐在孩子身边帮她平静下来。
                        ▲如果孩子因为生病而发脾气,此时你应该对他表示同情,可以找出平时收藏起来的玩具让他玩。因为这时他发脾气不是无理取闹。
                        ▲当他表现出一点控制自己的能力时,你要有针对性地表扬,比如本来他发脾气时要扔东西,这回虽然发了脾气,但没有扔东西,应该表扬他。
                        2、不予理会
                        ▲有时候孩子会存心想试探你而故意哭闹,此时你只要站稳立场,他看看没有指望控制你了,会安静下来,就不会再任意哭闹了。
                        ▲孩子因为得不到某一样东西而大发脾气,千万不要为了让他安静而把东西给他。如果一发脾气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以后他就会更随心所欲地乱发脾气。
                        ▲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闹,你忍受不了他的叫声时,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做声音大的活动,例如吸地板、钉东西。不要理会孩子哭闹时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要让他明白,叫喊没有用,只有好好说话,你才会注意听。
                        3、转移注意力
                        ▲音乐有镇定的功效,放点音乐,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哭闹停止。
                        ▲可以忽然提出一个新的事情,要孩子和你一块儿去干,他就会忘记发脾气的事。
                        ▲在孩子耳边轻声说些有趣的事,或者开始说故事,孩子很可能会为了听故事而停止哭泣。
                        ▲如果你感觉到孩子的情绪越来越紧张,让孩子玩个有意思的游戏、读本书或者只是把孩子带到户外。
                        4、隔离政策
                        ▲心平气和地把孩子抱到另外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不再哭闹时,就可以回来。等他回来之后,和他谈谈刚才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2-15 20:07
                        回复
                          1.正确进行家庭教育。
                          2.正确评价自己和认识他人。
                          3.学习交往技巧,优化性格。主动找些相关书籍,学习交往技巧。
                          4.正确看待交往挫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2-15 20:14
                          回复
                            转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有意冷落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 而作出让步。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榜样示范
                            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适当惩罚
                            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十分坚决。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注重表扬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限孩子的不良习性,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夸奖。这样孩子就会懂得什么是大人赞成和允许的,什么是大人反对和制止的;就会知道专由自己的性子来就会受到惩罚,听话乖巧、不乱发脾气就会得到表扬和奖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2-15 2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