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藏品吧 关注:86,937贴子:53,725

文玩绿松石(无文化无文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说起中国绿松石的历史,恐怕只能用悠久两个字来形容。
传说中,女娲补天所用的石头就是湖北竹山女娲山上的绿松石,不过,不管怎样去证实,这终究还是传说。有实物可证的绿松石使用历史起于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
在距今6500*4400年的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两件绿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长的鱼形饰物。虽这简易的饰品远不如埃及皇后的松石手镯精美,但在时间上,应该很早了。而与仰韶文化大约同期的红山文化辽宁喀左东山咀遗址中有一祭坛,位于祭坛中心的就是一鸽形绿松石饰品。
在河南安阳妇好墓中,出土的一对绿松石鸽、大量镶嵌绿松石的象牙杯、石狗、骨蛙、铜戈等物,尽管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出土时质色依然如故,堪称商代饰物中的精品。
1965年出土于湖北陵望山的越王勾践剑,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充分显示了春秋时期人们对绿松石的使用和重视。
1987年挖掘的陕西法门寺地基中,考古学家惊诧地发现,唐代皇族与高僧用来安置佛祖舍利的八重宝函中,第七重就是一嵌满了精美绿松石花朵的纯金宝函。看到唐代人们对绿松石如此重视,也就不再奇怪,为什么在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之时,随身携带了大量的绿松石,并用此镶嵌了拉萨大昭寺觉康主殿的释迦牟尼佛。可以说,正是文成公主带去的这批绿松石,开辟了藏族人民喜爱绿松石的先河。
虽然有许多证据都在证明史上著名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但对于我们古文物的研究者来说,实证仍是最重要的。
从夏商周时起,绿松石就被镶嵌在青铜礼器上,被视为国家王权的象征。之后,各代统治者亦都对其情有独钟。到了清代,绿松石更因其“色相如天”而深受宫廷的喜爱,被称为“天国宝石”,在宫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清代皇帝上朝的朝带、朝珠,皇太后、皇后束发的金约、装饰用的领约,公侯的朝冠,郡主额附的朝带等等,都依规矩镶嵌着大小、数目不等的绿松石,象征着权位、财富和吉祥。
汉民族如此,活跃在中华大地上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尤其喜爱绿松石的藏族人民就不说了,长期生活在长城以外的匈奴族也喜爱绿松石,【单于】就在其王冠上佩有绿松石。
1972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匈奴王冠,冠顶上立着一只雄鹰,雄鹰的头部就是以两块绿松石磨制而成,让那绿色的鹰头和金色的王冠在颜色上产生了一种威武与亲和的对比效果。
当然,除王权外,充当宗教图腾物也是绿松石的一个重要功能,这一点在西藏体现得尤为深刻。在所有的藏区,几乎所有的佛和法器、灵塔上都饰有绿松石,绿松石在藏民心里是有灵魂的。
北方民族喜欢将绿松石与王权联系在一起,南方民族则把绿松石与巫、神、鬼联系起来,从三星堆到楚国的青铜器物都将人类难以理解的神秘藏于其中。
总之,不管是由于什么愿因、出于什么目的,从有人类开始,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绿松石就在中华大地的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人类的发展休戚相关。

这是呼噜娃给我的绿易,怎么样怕了吧。


1楼2015-10-27 00:08回复
    镶嵌铜牌饰是一种主要流行于夏代的青铜器,以镶嵌绿松石为最大特征,是集铸造和镶嵌于一身的神秘艺术品。它是史前兽面纹到商周饕餮纹的中介和传承,这种传承不仅是沿用了一种艺术传统,而且是传承了信仰和神话。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镶嵌铜牌饰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名副其实的夏代遗宝。
    这件兽面形牌饰出土于二里头墓葬M11:7,外部轮廓为束腰明显的长条形,上下各有一对可供穿缀的钮,出土时置放在墓主胸前。正面有数百绿松石小片相互衔接,规整排列,铺嵌成饕餮纹图案,历经几千年而不松脱。二里头遗址出土此类铜牌饰共3件,形制大同小异,制作工巧。这是目前发现最早也是最精美的镶嵌铜器,它的发现开创了镶嵌铜器的先河。



    2楼2015-10-27 00:0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勾践剑为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所用青铜剑。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满饰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剑身靠近剑格处有“越王鸠潜(一说鸠浅,是勾践的通假),自乍(作)用剑”八字鸟篆铭文。
      此剑保存完好,历经二千三百多年,刃部仍极锋利。据质子射线荧光分析仪对勾践剑的成分和表面装饰进行分析的结果,证明勾践剑主要用锡青铜铸成,含有少量的铝和微量的镍,灰黑色菱形花纹及黑色的剑柄、剑格都含有硫。青铜武器中的这件珍品,对研究越国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和文字均有重要价值。
      越王勾践剑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现代书家费声骞评越王勾践剑:“笔画采取鸟形,富装饰美。章法行气疏落有致,端庄凝静。”



      3楼2015-10-27 00:10
      回复
        1992年5月,宝鸡市南郊的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三把非常精美的金柄铁剑。对这座墓葬的性质多数学者认为是一座秦国本土上高规格的戎王墓葬,这把剑也就被学界称作秦式短剑。
        这三把金柄铁剑大小相次,金柄用浇铸法制成,柄部纹饰各不相同。一号剑(图1)金质剑柄,铁质剑身,分制卯合,有铁茎插入金柄内。剑身呈柳叶形,柱状脊。出土时剑身外有织物包裹印痕,并有小金泡7枚,整齐列为一行,当为剑鞘。柄整体镂空,两面纹饰相同,均由阳线纹与细珠纹组成变体蟠螭纹,镶嵌有勾云纹形和圆珠形的绿松石及料器饰件。首端为相连又相对的三组蟠螭纹,柄茎两侧各形成5个突出的方齿,基本两两相对,略有错落。格部为双螭相背组成的兽面纹,兽目以绿松石镶嵌。通长35.2厘米、身长25厘米,身肩部宽4厘米、柄长12.8厘米。二号(图2)与一号形制相同,唯柄部形制有别,为实心,格与首为变形蟠螭纹,嵌有宝石珠,部分脱落。柄茎长条形无纹饰。残长30.7厘米、身残长18.4厘米、身肩部宽3.8厘米、柄长11.3厘米。三号剑(图3)首部为不规则形,饰沟槽螭螭纹,其上有六个突出的圆柱形小管,上镶绿松石珠,茎部为长方形,两边各有七个方形齿,饰沟槽蟠螭纹,其上有十六个突出的圆柱形小管,呈梅花状分布,管上镶嵌绿松石小珠,格为长条形,脊中部微鼓,近格部略宽,尖锋。剑两面形制、纹饰相同。通长35厘米、身长24.6厘米、身肩部宽3.7厘米、柄长10.4厘米。
        剑多为青铜制造,始于商代。那个时候,它的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一把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因为剑在古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上述这三把剑都为纯金,剑身又为铁质,所以就称作金柄铁剑。这把剑的柄部形制非常豪华别致,纯金质地,整体镂空,并镶嵌有勾云纹形和圆珠形的绿松石及料器饰件,这在其他地区很少见到。由于它是铁质剑身,出土于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对于研究中国的冶金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出土时一号剑身断裂,并且锈蚀较厉害,现在呈现在照片上的剑身,是经过中外文物修复专家合作除锈处理后的。
        有学者研究后认为,这类剑应当归属于秦式短剑,有著录的大概也就不过10件,多出在墓葬中,它与中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短剑有明显的差异,应与西周时期的柳叶形短剑有关,这种柳叶形短剑主要流行在中原地区,特别是关中西部一带,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



        4楼2015-10-27 00:12
        回复
          2002年春,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时,又在墓主人尸骨上,发现了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其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龙头略呈浅浮雕状,鼻、眼则充填以白玉和绿松石,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富有冲击效果。
          随着考古科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工作者已经基本将偃师二里头遗址定为夏代遗址,那么距今至少有4000年的绿松石龙形器就是一个夏代的龙形器物,象征着华夏文明的龙图腾的形成。这一“超级国宝”的发现,专家学者无比兴奋,大家一致决定将其命名为“中国龙”,并认为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5楼2015-10-27 00:12
          回复
            流落国外的绿松石国宝
            绿松石金如意



            6楼2015-10-27 00:13
            回复
              嵌绿松石佛像



              7楼2015-10-27 00:14
              回复
                故宫失窃最贵重的一件藏品,镶有绿松石和橄榄石的金质化妆盒。
                故宫失窃后,藏品的主人——香港两依藏博物馆藏主冯耀辉先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只要不是那个球,只要不是那个球丢了,就好。”这件华美的化妆盒是Tiffany公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杰作,椭球形的錾(zàn)花金胎上镶嵌着淡蓝色的绿松石(Turquoise)和翠绿色的橄榄石(Peridot),散发出高贵的光芒。



                9楼2015-10-27 00:1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绿松石冕,拿破仑王妃头冠,价值连城,市场估价700万欧元,十年前。



                  10楼2015-10-27 00:17
                  回复
                    清乾隆 绿松石雕"乾隆御鉴"双牺耳尊



                    11楼2015-10-27 00:18
                    回复
                      清乾隆银鎏金嵌绿松石大成德坛城



                      12楼2015-10-27 00:18
                      回复



                        13楼2015-10-27 00:19
                        回复
                          世界上最精美的木乃伊:身披绿松石珠衣,埃及(4200年前)



                          14楼2015-10-27 0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