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d旋吧 关注:7贴子:937

「转载」重生夜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是一天一章吧
喜欢的文 留作纪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1-01 01:05回复
      自行车打个踉跄,倒在路边,赵学兵看着自己家弟弟上前一步,骑跨在飞他帽子,坐在车后座的那个少年身上,举着板凳对着人家又是几下。
    “叫你飞我哥帽子!叫你飞我哥帽子!”
      “三儿,快跑,你杀了人了!”赵学兵吓的腿都软了,他看着那骑自行车的人,趴在地上,后脑勺上一阵阵的往下淌血。这时,在路边看热闹的大人们也走过来,七手八脚的拉开架,有几个还对着赵学军呵斥:“你这孩子,下手这么狠呢,快送医院。”
      这个年代依旧是热情且有人情味的年代,没人怕麻烦上身。
      “飞我哥帽子,你叫他再飞一个试试!”三儿瞪圆了眼睛,不服气的顶嘴,那眼神亮的跟小狼一般,大人们也是一阵后怕,这地儿离家属院不远,好多人认识老赵家的孩子。
      “还哭,快去找你爸去!”刚巧下班的邻居伯伯,给了赵学兵屁股一脚,弯腰抱起那个骑自行车的少年就往医院跑。至于赵家小三,自有正义的人士,领住他的后脖领子。拖拽着跟在大队人马后面往市医院走。
      得了信的高橘子,当时正在理发馆烫头。她烫的是最流行的冷烫,样式选了电影演员那样式儿的。这才上了一半的卷子,就有单位的人冲进来告诉她,赵小三儿打死人了,那人在医院抢救呢。
      高橘子一路跌跌撞撞的带着一半脑袋的烫发卷子,骑着自行车一路摔了三次,等她跑到医院,在急症室外面,赵建国正跟一位穿着军装的中年人说话,一看她这样,赵建国连忙安慰:“别急,别急,没事了,医生说皮外伤,正给人家王希缝针呢。”
      高橘子腿一软,丢开自行车喘了几口,一把揪住丈夫的领子大喘气的问丈夫。
      “没打死?!”
      “……没。”
      “三儿……咱三儿呢?!”
      赵建国顿时一脸气急败坏,指下医院花池边,高橘子扭头看去。赵学军,赵学兵蹲着马步,举着书包,一脸郁闷的正在那里挨罚。
      “这孩子,怎么这么嘎,这幸亏是没事,你说说,他胆子怎么这么大,敢拿着板凳敲别人脑袋……”赵建国对着妻子数落着,他身边那位穿着军装的中年人还安慰上了。
      “没事没事,孩子打闹。王希那混蛋一天不闯祸就不行,我这见天的,天天的跟着屁股后给人赔情道歉,给他擦屁股。要我说,该!活该!怎么不打死他呢!打死他我就省心了!”
      高橘子休息了一下,脱下脚上的鞋子,举着就蹦了过去:“赵学兵!你要吓死你妈!”
      赵学兵抬起头,一脸诧异,还没反应过来,老妈的皮鞋已经印在了屁股上,打的他一顿乱蹦!
      赵老二委屈了,委屈的不行了,他指着一边蹲马步的赵小三儿大声说:“不是我打的,我弟打的!”
    “胡说,你弟胆子那么小,一定是你出的主意!”高橘子完全不信,继续殴打!
      “真的是他,你问我爸!”赵老二更加气愤,委屈的不行。眼泪哗哗的跟不要钱一般的流了出来。
      高橘子把皮鞋丢到地上,穿好,走到三儿面前,伸出手,支起儿子的下巴,哎呦,这张小脸,一左一右,两个五指山硬是烙在了上面,不用看指纹,必定是赵建国那两只张着粗毛的手!看看,这鼻子里还塞着一团儿卫生纸,看样子是打出鼻血了。
      “你爸打的?”高橘子问小儿子,声音充满了心疼,自己家三儿,多疼自己,给自己洗袜子,买纱巾,还会用火柴杆子给自己描眉毛。
      “嗯!”赵学军一脸黯然,十分委屈。
      “该!”高橘子心疼的不成,伸出手指点了一下儿子脑门。
      赵老二顿时委屈大了:“就就……就这样?!妈!你偏心眼!”
      高橘子咳嗽了两下,揉揉儿子的脸蛋:“你……你……你弟还小呢。”
      “还小,还小拿那么大的板凳砸人!”赵老二比划了一下板凳,大概觉得板凳不够大,又把板凳比成了圆桌。
      “妈,你烫头呢?”赵学军问自己吗。
      “对啊。”高橘子心不在焉的回答。
      “丛珊那样的,我给你那张画报那样的?!”
      “对啊,你咋知道呢”高橘子问自己家儿子。
      儿子指指母亲脑袋上的发卷,高橘子下意识的摸了一下,接着惊叫了一声,转身哒哒的走到赵建国面前扶起自行车:“老赵,我去把头发烫完,晚上你带这位……哥……你贵姓?”
      一直随军的高橘子,对军人并不畏惧,看到年长的统一叫哥。
      “咳……王。”中年人咳嗽下,忍着笑说了姓氏。
      高橘子蹬上自行车,扭头吩咐丈夫:“老赵,晚上割块肉,叫人王哥带孩子,带嫂子家去,我先去把头整下。”
      高橘子同志很坦然的丢下烂摊子走了,留下一脸尴尬的丈夫与苦主的爹。
      老王咳嗽了几下说:“弟妹……很有意思。”
      “嗯,啊!橘子……橘子挺好的。”赵建国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1-04 00:28
    回复
        “当然有了,老师说有?!”赵学军说。
        “那咱全家都去,都去,散散心。”高橘子看了一眼丈夫,接着带着一丝高兴的语调建议。
        赵建国,点点头,看着妻子手里的葱,小心的建议:“不然,咱去北街饭店吧,带着孩子们去吃顿好的,吃顿饭店做的饭,咱还没带过孩子下过馆子呢。”
        挑着水回来的赵学文,甩开扁担几乎是奔跑着来到父亲面前:“真的爸爸,真的吗?我们要去饭店吃饭?”
        赵学兵丢开抹布,高兴的在屋子里乱蹦:“哦哦!哦哦哦!我们要去饭店了!我们要去饭店了!我们要去饭店吃饭了!”
        站在一边看得赵学军,心中一阵酸楚,在记忆里,在童年的记忆力,他们从来没有过一家人出去吃饭的记忆。他走到父亲面前,抓住爸爸的手,依靠过去,仰头看着他,爸,他的爸爸是这么的高大,曾经,他的脊梁也是如此的笔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1-05 00:23
      回复
          全家都知道,赵学军怕冷,他的装备在这家是最全的。除厚棉衣,厚棉裤,灯芯绒加厚棉布鞋,两层秋衣秋裤,小口罩,毛线围巾,棉手套外。赵学军还要穿那种带帽小大衣。这种小大衣,有个很有趣的名字,叫猴大衣,帽子边边有一圈人造毛。如此,赵学军已经成为这条街著名的一景,人送外号:赵棉球!
          不清不愿的放好奶奶悄悄给的半个糖烧饼,赵学军双手扒住家里的门栏,死命的叫:“我头疼!奶奶!奶奶救命啊!!!!”
          赵建国忍着笑,一个一个掰开儿子手指:“没用,这个月你都疼五回了!”
          带着口罩的小脸仰起,眼睛里雾气缭绕,泪眼朦胧:“爸,那我肚子疼可不可以!”
          赵建国硬是给气笑了,他弯下腰,扛起儿子来到家门口刚堆起的雪堆边,指着那里威胁:“更不行!这个理由是你妈高橘子用的!”
          厨房里,一个锅铲利落的飞了出来,赵建国躲过去,得意的一笑:“打不到啊,打不到!”
          “赵建国,少巴结,我还没原谅你呢!”高橘子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儿,在跟丈夫生气。
          原本准备妥协的赵学军,再次开始耍赖,他挣扎一下,硬气的大喊:“你杀了我吧!我就是不去!奶奶,奶奶!救命啊!我爸要埋了我!”
          赵建国一只手比出两个指头:“敬酒,罚酒,选一个!”
          赵学军很聪明的回答:“都不选!”
          赵学文坏心眼的扛着铁锹出来,三两下在雪堆里挖了一个巨大的坑出来,他跟父亲一起威胁弟弟:“三儿,我告诉你,不去上学就埋了你!”
          赵学军郁闷无比的对他大喊:“吓谁呢,我不怕,你以为我是赵老二!”他说完自己也气乐了。赵建国看儿子继续耍赖,也起了逗他的心,他把他丢在那个雪坑里,转身回到家,关起门,强拉了媳妇,夫妻俩一起在门缝里看那个在雪坑里挣扎的棉球。
          赵学军不知道挣扎了多久,穿的太厚,腿都迈不起!他气闷无比放弃一般的趴下了。
          王希拖着一个木板做的雪橇,把书包放在上面拉着来到赵家门口,一到这里,就看到一个圆形,在一个雪坑里滚上来,滚下去。他忍俊不住的哧了一声。
          “呸!看什么看啊!”赵学军站起来,面部表情扭曲,人生最尴尬的事情就是在于,出丑了,被仇人看到。
          “我送你上学吧。”不知道怎么了,王希觉得赵棉球挺有意思的,如果仔细形容这个感觉的话,那就是一种可爱,引人怜惜,勾人心疼。他说完,拖起脚下的一个雪橇绳子过来。伸出手,将这只球救出雪坑。
          赵学军拍拍雪,几乎是没怎么反抗的就扛着书包爬到雪橇上:“不许后悔,不到学校我死也不下来。”王希意外的看了他一会,又笑了。
          赵学军摆手,尴尬的说:“走吧!”
          “嗯!”王希捡起地上的带子,扛在肩膀上,拖着赵学军向学校走。
          “王希。”
          “啥?”
          “这谁给你做的?”
          “我爸!”
          “你爸真好。”
          “那是。”
          “王希。”
          “啥?”
          “累不累?”
          “累。”
          “当我没问吧!”
          “哧!”
          “王希。”
          “说!”
          “以后,天天来接我吧。”
          “凭什么?”
          “你听我爸说书了。”
          “那你哥还看我家电视来着。”
          “那你弟还吃我家饭来着。”
          就这样,赵学军赖上了王希,雪化前,如果王希不来接,他是死也不上学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5-11-10 00:15
        回复
            浓眉毛小孩,带着赵学军悄悄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那是一栋老式的砖瓦式结构的院子,有高门廊,门廊后,有雕花影壁。穿过影壁这里又是一个大院子,耳房,厢房,甚至,在那边房屋的顶端,还有青砖二层楼。
            浓眉毛小孩带着赵学军去了家里堂屋的二楼,农村人现在在这里存放粮食。赵学军站在这栋过去的建筑里,有些惊讶,因为在这个村子大部分的屋子,都是泥胚建造。他好奇的问:“这房子是谁建的?”
            浓眉毛小孩,一边翻柜子,一边说:“以前的地主老财。”
            “哦。”赵学军点点头,继续四下打量,原来如此啊。看着屋子里的雕花隔扇,看这青砖地板。即便是这栋建筑已然腐败,可是,赵学军依旧能感觉到它曾有过的辉煌。看完地板,赵学军仰起头……那只是一刹,真的,这一刹,赵学军从未感觉到自己与历史是这么的近。
            这屋子,糊房顶的那些纸,可不就是一整版,一整版的银票吗?那些银票有连着的,有画过印记,打过暗记的,有票号名称的零散小张票,也被一张张粘到纸上,糊在屋顶。赵学军想起一段历史,这山西,可不就是晋商的发源地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5-11-12 01:24
          回复
              点头。
              “真有钱。”
              好不容易,度日如年般的看完书,赵学军过去扶了奶奶上车,老太太一脸的满足。挥手跟老朋友告别,表示下个场子开了,她还去,她孙孙指定会送她去。那些老太太表示羡慕,奶奶又故作无意识,不是故意的掀起衣服下摆,一层一层的打开,又从绣花腰兜内捏出一个手帕包包,捻出旧版的二分钱纸币赏了赵学军,其实她就是想给那群老太太看她的看戏装备。
              灯芯绒大褂,缎子面夹衣,的确良小衣,最里面的背心可是纯棉的。这可都是媳妇非要给做的,老太太还不屑的说,她根本不喜欢,硬是媳妇强迫她穿的。赵学军心里一阵替自己娘亲委屈。翻身蹬上车子,看下一脸不舍的浓眉毛,他犹豫了下,又从放在后面的书包里,拿出两本稿纸给了浓眉毛:“这个送给你。”
              浓眉毛呆了,他接过稿纸,看看赵学军,结结巴巴的说:“那,那就谢谢了啊。那!那……我就回家了啊!”话音刚落,他抱着那两本稿纸,撒丫子就跑,一副讨了大便宜,生怕赵学军后悔的样儿。见他这么一跑,赵学军的心倒是安了,他自我嘲笑,为什么总是拿二十世纪的物价观,去衡量现在的世界。现在这会子,这事儿,是自己吃亏了好不好。想完,自我唾弃了一会,慢悠悠的幻想着今后的美好生活,一路简直是轻快无比,甚至还学着说书人,叫唱了几声,只招惹的奶奶不停大笑说:“军军哎,就是聪明,以后咱也说书。”哎,自家奶奶,对世界也就这点看法了。
              今儿的书,完结的早,赵学军与奶奶回到家,才夜里十点。回家后,奶奶立刻坐到厨房开始借着那里的明,补家里的破衣服。而赵学军则是拿着那包银票,满地找地方藏,他一会上树怕下雨,挖坑怕潮湿,放梁上怕耗子,只恨不得,今日起,就抱着这包东西睡觉了。忙忙乱乱的他折腾了半小时,自我耻笑了一会后,他将那包东西用干净床单子包好,放到一边的木柜里,这才想起今晚收到的那一百多枚各种花钱儿。
              取出脖子上那个大钥匙,赵学军进了鸡窝,打开放在一边木箱上的那把大锁。赵学军将书包倒置,闭起眼睛听铜板撞击铜板的美乐。随着一阵钱币撞击声,以前常常从赵学军脸上可以见到的财迷样儿却不见了,他先是一阵疑惑,接着伸出手,在箱子里试探的一摸,一惊!又向下一摸,又是一惊!
              一阵跌跌撞撞的跑回屋,取过煤气灯点着,赵学军来到鸡窝,打量自己未来的别墅,高级车,自己那个身家性命啊!多半柜子的铜板,如今竟然不到十分之二,只剩了小小的一层底儿……
              “哇……我的铜板……!”赵学军哭了,这些钱儿,虽然不知道到底价值几何,但是他一度将自己家人的命运与之挂钩,大哥的医药费,娶媳妇钱,大学前,父母周游世界幸福的度过一辈子的钱,二哥的娶媳妇钱,混领导的路子钱,自己的养老钱。每天晚上,自我幻想今后吃穿不愁的生活,就指着这些铜板了……现在,这是谁偷了这个家的未来?
              赵学军哇哇大哭,只惊得一边的公鸡抖着羽毛的一阵乱蹦。
              听到小儿子嚎哭,赵建国跑了出来,不久高橘子也扶着奶奶一起过来了。奶奶甩着手指,刚才三儿那一声嚎啕,她一针扎进了中指,这会子疼的心揪揪。
              “三儿,这是怎么了?”“咋了?咋了?”“哭啥呢?我还没死么,你存点泪,我死了再哭么!”
              大家一阵乱问,赵学军想起自己带着奶奶来来回回,风雨里这一段日子,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存到现在,更加的辛酸,他坐在地上小声的抽泣,并不说话,只觉得一阵心凉。
              举着煤油灯,赵建国低头看下那些铜板,每次小儿子撒娇,就会搂住自己的脖子说:“爸,等你老了,我就把那些铜板卖了,送你去美国,去日本,去澳大利,你跟我妈,别担心钱,你们想吃什么。就给买什么,你们想穿什么,就给你买什么……”虽然小儿子的行为很搞笑,但是每次看这娃眯着眼睛,数着铜板,一枚一枚的跟他炫耀幸福的时候,赵建国总是觉得美滋滋的。
              山西这地儿,跟外省截然不同,这里有个奇妙的规矩不同于他地儿,在山西很多乡村,甚至城里。父母年老了,都会自然而然的跟家中最小的儿子做伴,走完自己的一生,而最小的孩子,打出生仿若就有这种给父母养老的意识。这种规矩,是血液当中的潜规则,已然跟随了山西很多年,很多代。所以每当赵学军炫耀,赵建国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赵建国摇晃一下箱子,将箱子转了一下,很快,一个很明显是人为的撬洞,便出现在了箱子后。
              “牲口!畜生!畜生!贼!出了家贼了!一次还不够,连弟弟的都偷!”赵建国转身提了一根棍子,跑出家。不久,他揪着大声喊叫的赵学兵来到前院,使劲一甩,将他甩到一边的煤池边上,举起棍子就是一阵打。
              赵学兵原本在后院外的农贸市场,跟一群发小在吹牛,他正说得美。自己家父亲过来对着他腿就是一棍子,接着便是一阵的没命的打。觉得自己长大的赵学兵很不服气,一直问:“我咋了!我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5-11-13 00:18
            回复
                “我就不,我坚决捍卫我说话的权利,你这是独裁!”
                “啪啪!”
                “死刑犯还给权利写遗书呢,我还不是死刑犯呢!”
                “啪啪!”
                “赵建国,你堵得住劳动人民的口,但是你堵不住劳动人民明亮的眼睛!”
                随着赵学兵一声怒吼,赵建国打都懒得打了,这都什么啊,文化大革命那套都出来了。他跺跺脚,四下看看,找了一把锤子,一块木板,一言不发的开始钉箱子。
                赵学军身体一阵颤抖,从不知道自己竟然将大哥,二哥得罪到这种地步。一边的王希看看他,想了下,伸出胳膊,搂住他学着自己的父亲的样子,拍了拍悄声说:“别听他的。不是你想的那样。”赵学军开始掉泪,那顿没完没了的哭,直把王希的衣服都染湿了。
                院子里,彻底安静了,只有赵学兵不时的哭泣声传来。
                这天夜里,赵学军眼睛瞪的溜圆,直直看着屋顶,完全没有睡意。他一直在想,到底是那里出了错,害的自己的哥哥们竟然恨到自己如此的地步。当那个蛐蛐再次悉悉索索的鸣叫,奶奶从一边坐起来,下了床,来到他面前,摸索着,那双满是老茧的手摸到他脸上,竟然摸得一手泪。
                “俺军军不哭,军军是乖娃。”奶奶哄着,拍着他的小肚子。
                赵学军坐起来,抱住奶奶流泪哽咽:“奶奶。”
                “不是军军的错,是他们没长大。不懂的。”
                “我也小啊。”赵学军郁闷。
                “军军不小,奶奶啊,是不识字,可奶奶心里有个灯笼,可亮了,我军军啊,心里有个省城,心里有个大楼,有个大船哩,我军军长大了,是要坐船走很远的,是要带着奶奶去南方,看大鹅哩!”
                黑夜里,赵学军噗哧乐了出来:“奶,那南极,是企鹅。”
                奶奶坐到床边,搂住赵学军还是那么抚摸着:“娃,别恨你哥哥,你爸就是驴,笨的不会当人爹。你看他蠢儿给他骂的,硬是还不得嘴。我那个笨儿啊,这辈子吃亏都到那张嘴巴上了。
                军军啊,你哥,他不懂。不懂做儿,不会当哥,你别恨他。他么跌,那天生生的跌了,恶生生疼他一下,一下他就懂了。你爷那会也不懂。他跟自己的哥,因为二分田,半辈子不说话。死了,想找他哥来,说对不住,二分田算个甚哩,可人死了么,那里去得后悔了么,只能来世做牛马了么。好好的亲兄弟,半辈子不说话,肚子里塞个大个盘(磨盘),上不得,下不得。喝口水,想起这事,生生憋死他了么。
                我军军不气,咱不理他们,叫他们后悔去,理亏着呢,他们理亏呢,亏着我军军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5-11-13 00:19
              回复
                  高橘子犹豫了下,还是打了儿子几下,没舍得使劲,打完,她坐在床上数钱,对账。对完,又呆了。刨去本金三百多,她赚了两百七十块。这可是五六个月的工资……那钱可真烧手。烧的高橘子好几天没吃好,没睡好,干啥都心不在焉,想退了钱,可是家里的外债要还,这段时间,厂子里,外厂子的,甚至丈夫单位的熟人都要拐着弯的托关系,叫她给带衣服,带货品。有人更是直接就把钱给了……农民出身,一辈子本分的高橘子,在八四年初,迷茫了……她感觉,如果这么走下去,那些列出来的幸福,也不是那么难以实现的。
                  她走出去了,见识了大上海,见识了洋派的大城市人,她见到了那些穿街走巷做生意的大上海人。她见识到了那个城市人的自信,她见证了那个都市与世界接壤的繁华,做生意,搞经济,在那里,并不稀罕,可是,在远在太行山里的小小万林市,那里的一切都恍若一场梦境,虚幻的却又如海市蜃楼一般。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5-11-16 00:38
                回复
                    赵学军老实的回到床上,无奈的撇嘴,爱情把大哥变成了疯子。他又毫无办法,每个人的成长,总要遇到一些无法躲过的经历,这辈子,大哥已经够可以了,他敢于反抗,敢于讥讽,他相信,今后,只要给大哥一点点机会,大哥一定会崛起的。有时候,挫折教育,真的还是一种高尚的教育不是。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5-11-17 02:47
                  回复
                    第十九章
                      除去他刚出生,在幼年。当一个孩童开始上学,无疑这是踏入这个世界的第一步。孩子的成长是迅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会发现,除非他们睡着,你很难再找到与他们单独相处,相互观察的时间。
                      自从赵学军被拘在家里,家人换着时间陪伴着他,当大段时间给予别人观察赵学军的机会。赵建国最先发现,自己的孩子,似乎存在着一种与别人家孩子完全不同的一种形态。
                      什么是孩子?孩子应该是好奇的,应该是天真的,应该是无所畏惧的。这三点只是基础的基础。虽然这个年代父母大多以拥有一个学习好的乖孩子为傲。而这种乖孩子不是培养而成的,往往是先天长成的。这个时代,父母不会坐在沙堆边,幸福的看着你,看着你拿着一个小铲子挖出一个洞。你天真的告诉父母,那里住着一个神秘的洞里人。这个时候,你不会得到,多么聪明,多么会创造,多么会幻想这样的夸赞。你会得到一顿胖揍,为什么挨揍,这一点就不解释了。
                      赵建国以八十年代最先进父母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孩子。于是,他终于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与众不同,他不会玩,这太可怕了。他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大多是训导者,这也很可怕!他不止一次看到自己家军军,趴在窗户上沉默的看着外面,不参与,不做回应,面无表情,就像个旁观者。他着急的看着,有时候,被孩子看出意图,便勉强自己,与窗户外的孩子玩。这种玩耍的方式是耐人寻味的。通常,他会指派一群孩子,玩他命令他们的游戏,比如:叫他们双方打架,打赢的,赵学军就会奖励他一块糖。
                      当那些孩子把一些他们所认为最有趣儿的事情,告诉赵学军,赵学军的表情往往不是羡慕,而是带着一股子嘲讽,嗯嗯啊啊,有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关起窗户,压根不觉得自己也是群体中的一员。这不对劲,虽然说不出那里不对劲,反正就是不对劲。这孩子每一天都像是在熬时间,他学习,学习完,就会呆呆的看着钟表,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他等得神情肃穆,庄严无比,童心尽丧。
                      赵建国找到老常,两个人很认真的坐在一起分析了军军的种种行为。最后赵建国将赵学军托付给老常,千叮万嘱一定要让这个孩子活泼点,学习差点没关系,这人际关系可是大问题,他必须学会玩学会合群,不然到了社会那是要吃亏的。
                      老常端着一个茶杯,很认真的坐在他的小院里想办法,如今他不是门房了,他是博物馆的顾问,具体给什么玩意做顾问,这也是上级领导发愁的事情。他想了一下午,甚至很认真的翻阅了资料,终于在一个星期五的傍晚,骑着车子去了赵学军的家接他来自己身边住一段时候。
                      高橘子,又去上海了。老常打了个招呼,驮赵学军离开家。这些日子,老常穿着的衣服慢慢洁净起来,头发也染过了。有了干儿子以后,他对生活有了一些盼头,记得赵学军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赵学军叫他老大爷。其实,老常真正的年纪,差一岁六十。老常一直觉得,五十九不是一个好年份,现在他依旧这样想,不然,为什么赵学军会出事?
                      博物馆的后院,有棵古槐。老常将一个躺椅放在那槐树下。将被子铺在竹椅上。他将赵学军抱上去,给他盖了一床被子。赵学军被照顾的很暖和,暖和的微醺,有些睡意。而这时,老常却关了自己小院子的门,从一边的仓库,抱了一把古交椅出来放置在赵学军的身边坐好。这一刹,赵学军觉得时光有些倒流,好似又穿越回去那个年份一般。
                      小院子里非常安静,暖洋洋的,两父子坐了一会,老常问他:“你能感觉到什么?”赵学军笑笑:“困了。”
                      “嗯,顽皮。”老常弹了他脑门一下,又坐了回去。他深思了一会,表情略微露出一些正经,陷入无限的追忆当中,他花了大约一个多小时追忆,这其中,赵学军真的睡了一会。随着一声咳嗽,赵学军睁开眼睛,老常的声音,缓缓响起。
                      “不久前,我对你父亲说,你适合做国士。现在这样想来,却是错的,且不说这个时代不再需要国士,你有几分聪明,但是,你缺乏国士的杀戮决断。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观察你,你虽然小,可是我一直觉得,你是听得懂的。
                      在个性上,你比别人想的多,那么牵扯就多,我不知道该从那里说起,是从你,还是从我。”
                      赵学军看着干爹,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老常看了一会他,终于失笑:“好吧,好吧,我们从这个国开始说吧,我先告诉你,为什么它不需要你。
                      我们华夏人,一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莫名的,骄傲的,高高在上的大国情绪。以前,我也一直在问。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人可以活的如此骄傲。
                      起先儿……是被八国联军欺负,接着被日本人欺负。甚至我们自己还互相糟蹋,如此落后,如此腐朽,到底,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11-19 01:55
                    回复
                        八国联军来的时候,咱叫他们洋鬼子,日本人来了后,咱们叫人家,日本鬼子。总之都是地位低下的鬼子。被欺负的再惨,再无奈,还是鄙视对方,有人说,那是华夏不屈的灵魂。叫我来说,那是我们来自血液里遗传过来的,我们人性上的,属于这个民族无法分割的某种东西,我称它为民族血统。我们遗传了祖先的骄傲。但是,却没遗传到祖先真正的精魄,我们有时候都不知道那骄傲到它从何而来,因何为傲。
                        到底,从那里说起呢?从法律说吧。我们华夏的第一部法律大典,称为“唐典”。它镌刻于石碑之上,有实物可考。虽然这部大典不能称为世界第一,可是,这部诞生于唐朝盛世的法律大典,当时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它的作用性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想象,就在当年那个时候,无论是日本,朝鲜,还是越南,甚至更加遥远的国家,他们都远渡重洋,千里迢迢的来到我们这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5-11-19 01:59
                      回复
                          那些外国人,学习我们的法律,我们的绘画,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技术。他们无限崇拜,崇拜到自己的东西都可以不要,就那样的,完整的将我们的文化以及艺术搬回了自己国家,封为神物,将之变成一个区分阶级的界限。我们的大国情绪,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有的。唐朝盛世……骄傲,飞扬,积极,不羁,在那个时候,我们当然可以目空一切,因为那时候我们是第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5-11-19 02:19
                        回复
                            可是摸清现状后,他所有的计划都改变了。他觉得一个县,想在这次改革中,找到最正确的道路,不是激进,也不是保守,而是踏踏实实的先解决了民生再说其他的。江关县自古缺水,水是人们的第一生命,所以,不管有着多么大的理想,都应该踏踏实实迈出第一步。
                            所以,赵建国带着班子,先考察了江关县周边现状,接着把班子拆开,分到各乡镇,开始了他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给老百姓解决吃水问题。所以,修麻池(土话:修蓄水池),挖深井这是江关县新领导班子做的第一份工作。
                            赵建国承包了这里最最贫瘠的小山头村。这里自有人类居住开始,就要每天走十几里地,去山凹里的一个低洼处汲水。遇到旱天,那山凹的地井就会干涸。村里人就靠着家家都有的蓄水井里接的雨水用。赵建国他们找了省城的技术员,在村里村外里测量了一个月,终于在村里找到了一个点。在确定有水之后,赵建国就再也没下过山,县委有事儿也是在村里就地解决。这个年代,这老区的领导都这样,不是单单一个赵建国。
                            小山头的太阳,似乎要比万林市的太阳毒辣些。赵学军好不容易摆脱了参观团,跟着大婶的小娃走到了村边的一个平整地,那边远远地他就能看到挖井架子,他用手遮挡着日头,看着那边,有多久没见过爸爸了,他却能从那群人里,一眼就认出他来。虽然他穿的很破旧的衣衫,虽然他灰头土脸像个老农一样蹲在那里,向井地观望。赵学军仍能认出那个属于父亲的脊梁,他大叫了一声:“爸!”
                            赵建国站来,侧头看着,接着大笑着跟别人介绍:“这是俺的三儿,最小的娃。”说完,他跑过来,走到儿子面前蹲下,亲昵的看着他:“不该叫你来,受罪了,受罪了。”说完,他抬起手,摸摸儿子的脑袋又问:“胸口闷不闷?”
                            赵学军泪如雨下,连连摇头后,搂住自己的爸爸说:“爸,要不,别干了,回家吧,我养你。”他心疼的不行了,自己的爸爸,现在那是胡子拉碴,瘦了三圈,老了十岁。他发过誓,这辈子要父亲享福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
                            “臭小子,说什么呢,就要出水了,你爸我啊,这辈子……就是个没出息的,享福就憋死了。”赵建国抱起儿子使劲搂搂又放下。那边的山娃哄堂大笑,表示不屑。他们父子走着,赵建国唠叨着:“来了这里,才觉得,这辈子活的不值,亏着这里的百姓呢,你说爸爸,一个月拿着好几十块钱,大米白面吃着,每天还抱怨呢,以前也受过罪,觉得自己该享福的。哎……错了,都错了……”
                            走到井边,赵建国把儿子放下,指指那口深井说:“儿子,这是爸爸的井。”他说完,跟那些乡亲介绍自己的娃,介绍了一圈后,他就又蹲回井口原地不动了。
                            赵学军乖乖的坐在一边的石磨盘上,看自己老爹,没一会,赵学文他们颠颠的跑了回来。他们已经在这附近玩了一会,也感慨了一会了。看到赵学军,他们便很兴奋的过来七嘴八舌的说了一大堆话,说完,拉着他就跑。大概的意思就是,在村口那边,有个惊奇的地儿,赵学军一定猜不出,那是什么地儿。


                          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5-11-20 00:34
                          回复
                            楼主,求粗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5-11-20 22:51
                            收起回复
                                身边,有个人突然很正经的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我该有个理想,要么就去干点啥。”赵学军拍拍他的肩膀:“我觉得,你该把鞋穿正了。”
                                王希气恼的将穿反的鞋子,调整过来,跟着向村口冲的人一起大喊大叫的去了。第二天一早,王希悄悄起床,将这里忠烈祠里的百十个牌位,全部擦洗了一次。就在他打扫的时候,村子里差不多大小的山娃依旧远远看着他,并不惊扰。
                                小山头,终于有水了,赵建国与孩子们也要离开了,离开的那一天,赵建国带着孩子们走到村口。全村的人都站在那里。山娃们还哭了。他们走了很远之后,有好多山娃突然唱起了歌:
                                西风的发……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袍。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你们可记得?
                                池里菏花变莲蓬,花少不愁没有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
                                老书记,站在高坡上,远远的看着,不停的呼喊着:娃!要回来!建国!你要回来!娃!你要回来么!!!!回咱小山头!!记得你们呢……你回来!!!!喝水!!!!!!!!!!!喝水……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5-11-21 0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