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
38.(6分)小明看书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给人们呼吸的试剂。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吗?
[猜想与假设] 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产物是氧气。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淡黄色固体,在通常状况下分别跟水和盐酸等发生化学反应,有氧气生成。
②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二氧化碳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产物是否是氧气。
请你参加小明同学的实验探究活动。(1)回答下列问题:
瓶内液体 作用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装置 烧瓶内液体是浓盐酸 与大理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B装置
(2)指出C装置中的物质及其作用 。
(3)为确证原假设成立,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 。
[探究结论]原假设正确。
(4)已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若成人每分钟正常需氧气量为0.32g,则能维持成人正常呼吸1小时需消耗(潜水艇中)过氧化钠(Na2O2)的质量为 g。
【石景山】
37.(5分)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收集了含水蒸气、CO和CO2的废气,为确认这种废气中存在CO,他们在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体通过装置A速度很慢,假设在此处发生的反应完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过量〕。
废气
A B C D
⑴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实验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存在CO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混合气体通过装置A后,A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写5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若反应前A中的CaO和NaOH的质量分别为5.6 g和8 g,则混合气体通过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钠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8.(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金属与酸反应”的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分析。
⑴分别向四支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镁条、锌粒、铁粉和铜
片,再加入足量稀硫酸,收集产生的气体(如右图所示),发现铜片不与酸液反应,其余产生氢气的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是镁、铁、锌。用收集氢气的量的多少,不能作为判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比较反应产生的氢气总量不等于比较金属活动性,而是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钉、铁粉,再分别加入等体积10%的稀盐酸,发现b中比a中产生气泡快。由此得出 “比较金属活动性”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试说明⑴中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 。
⑶取c、d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再分别加入等体积、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发现c试管中产生气体明显比d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快。试分析两者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大兴】
37.(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该实验还应做的改进是 。
38.(6分)小明看书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给人们呼吸的试剂。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吗?
[猜想与假设] 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产物是氧气。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淡黄色固体,在通常状况下分别跟水和盐酸等发生化学反应,有氧气生成。
②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二氧化碳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产物是否是氧气。
请你参加小明同学的实验探究活动。(1)回答下列问题:
瓶内液体 作用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装置 烧瓶内液体是浓盐酸 与大理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B装置
(2)指出C装置中的物质及其作用 。
(3)为确证原假设成立,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 。
[探究结论]原假设正确。
(4)已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若成人每分钟正常需氧气量为0.32g,则能维持成人正常呼吸1小时需消耗(潜水艇中)过氧化钠(Na2O2)的质量为 g。
【石景山】
37.(5分)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收集了含水蒸气、CO和CO2的废气,为确认这种废气中存在CO,他们在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体通过装置A速度很慢,假设在此处发生的反应完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过量〕。
废气
A B C D
⑴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实验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存在CO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混合气体通过装置A后,A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写5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若反应前A中的CaO和NaOH的质量分别为5.6 g和8 g,则混合气体通过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钠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8.(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金属与酸反应”的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分析。
⑴分别向四支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镁条、锌粒、铁粉和铜
片,再加入足量稀硫酸,收集产生的气体(如右图所示),发现铜片不与酸液反应,其余产生氢气的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是镁、铁、锌。用收集氢气的量的多少,不能作为判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比较反应产生的氢气总量不等于比较金属活动性,而是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钉、铁粉,再分别加入等体积10%的稀盐酸,发现b中比a中产生气泡快。由此得出 “比较金属活动性”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试说明⑴中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 。
⑶取c、d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再分别加入等体积、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发现c试管中产生气体明显比d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快。试分析两者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大兴】
37.(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该实验还应做的改进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