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流片有三种作用。最主要的是降低升力,增加并调整飞机的下降率(下降时的垂直速度)。扰流片打开后,在其后部形成了局部失速,造成机翼总体升力水平下降。扰流板常见于民航、大型运输机,滑翔机更是不可或缺。
也许有人会问,飞机下降率不是靠增加飞行俯角实现吗?我们说,飞机大角度俯冲,确实下降速率高,但同时会增加飞行速度。民航、运输机等等是无法达到战斗机那样的俯冲角度,一方面有乘坐舒适性安全性、货物稳定的考虑,另一方面,着陆速度太快,起落架、机身结构和跑道都受不了,说到底,从综合设计考虑,这些飞机基本的机体结构和动力学设计就不允许高速俯冲。而扰流板,直接通过减少机翼升力来控制下降率,则可以保证机身平稳、速度平稳、着陆点可控性好。
第二个作用是参与滚转控制.当左右扰流片与副翼/襟副翼独立或联合运行时,可以降低一侧机翼升力,使机身向这一侧倾斜。扰流片参与滚转,可以增强低速时的滚转性能,降低副翼负担,简化副翼设计。
第三个作用是在着落时,同时大幅度降低升力增加阻力,以便于飞机尽快稳定减速,缩短跑到长度,增加飞机在地面的控制能力。此时,扰流板也起到减速板的作用。
扰流片与减速板的区别在于,减速板主要增加阻力,不直接影响飞机的升力(减速以升力随之减小是另外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