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吧 关注:132,588贴子:554,109

回复:南红......【文玩·半闲】yu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检点旧时新衣钵」,真正悟了道的人,我还是我,一切皆空,了无所得。这个衣钵还是旧的衣钵,不过是好多年前你自己把它捆起来找不到了,现在你把它拿出来,这个东西还是旧时的那个东西。


1054楼2016-03-13 12:21
回复
        无坚不摧


    1082楼2016-03-16 11:13
    回复
        现在我们手里的这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为什么在般若上面加了金刚两个字呢?金刚,在金属之中最坚固,就像金刚钻一样,能破一切法。也可以说,能建一切法,而且无坚不摧,所以叫金刚般若波罗密。金刚经有五六种不同的翻译,我们惯用的是鸠摩罗什翻译的这一种。有的翻译,上面加「能断」两个字,意思是能断世间一切苦痛、一切烦恼,而成圣成佛。所以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可能鸠摩罗什认为,这种能断的精神,已经包含在经文里了,所以经名不需要特别再加上去。


      1083楼2016-03-16 22:08
      回复
          他说假使有人,不要说全部金刚经,只要把四句偈作到受持读诵,懂了这个道理,教人家,使人家解脱烦恼;教人家并不是要自己当老师,高人一等,只是教人家得受用,使人家能够解脱烦恼。如果做到这样,那么这个人所修的福德,比前面所说用须弥山王那么多的财富来布施,更大。前面那个布施是财布施,是有形的,比不上这个法布施,佛学就叫做法布施。中国文化的观点,这就是教育的功劳,教化人家。教化就是法布施,解决人家心里的痛苦,成就人家自己的人生。


        1085楼2016-03-17 04:02
        回复
            有人自认不贪,什么都不要,年纪大了,功名富贵看通了。信不信?真来个功名富贵摆在他前面,他照样的去了。


          1149楼2016-03-23 14:41
          回复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1234楼2016-03-27 21:16
            回复
                禅宗各宗各派,经常提到一句话,要「离四句,绝百非」,这样才能够研究佛法。离开了四句,绝掉了百非,一切都不对,都要把它放掉。


              1238楼2016-03-27 22:38
              回复
                  人生一辈子说要成家立业,子子孙孙,等到你两眼一闭,两手一张,鸿飞那复计东西啊?什么都没有了。这是苏东坡的名句,也就是风来竹面,雁过长空的道理,就是说菩萨应不住于相。


                1291楼2016-03-30 10:53
                回复
                    学佛修道的人,在自己自性清净面快要现前的时候,自然会涕泪悲泣,这是自然的现象,否则就是一个疯子了。当这个人性自然的清净面,所谓本性,本来的面目呈现的时候,自己有无比的欢喜,但是找不到欢喜的痕迹,自然会哭起来。而你问他哭什么?他并不伤心,而是自然的,天性的流露。等于说,自己失掉的东西忽然找到了,那个时候就有无比的欢喜,但是也没有欢喜的意思,是自然涕泪悲泣的感受。


                  1295楼2016-03-30 12:38
                  回复
                      假设我来讲的话,我当然不是佛啦!不过我来讲的话,不是那么讲。如果我当演员,演这个释迦牟尼佛,这个时侯不是慈悲的,不是眼睛闭下来,眉毛挂下来,慢慢说:「善哉!善哉!阿弥陀佛!」不是这样。我会说:「你听著啊!你注意,你问的这个问题,当你要求道的这一念发起来的时侯」,说时一边就瞪住他。


                    1298楼2016-03-30 18:17
                    回复
                        我们都知道,学佛最困难的,就是把心中的思虑、情绪、妄想停住。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宁静,所谓止住。佛法修持的方法虽多,总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就是止与观,使一个人思想专一,止住在一点上。


                      1315楼2016-03-31 22:12
                      回复
                            第十五品偈颂


                        1330楼2016-04-01 15:39
                        回复
                            五百年后文化演变更不同了,这是一个大问题。我经常跟青年同学讨论这个问题,站在物质文明的发展来说,时代愈来愈进步;站在人文、道德、精神来讲,愈来愈堕落,是退步的。所以我们现在讲时代进步,是站在物质文明的立场来说的;佛法是从人文的立场来看时代的。迟五百年,人的智慧变得越来越低,到了末法时代,人十二岁就可以生孩子,脑袋非常发达,四肢和两手两脚越来越小,极聪明而没有智慧,草木都可以杀人。换句话说,灾难、病痛、战争随时存在,这是末法的时候,现在还没有到。


                          1339楼2016-04-02 0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