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前辈的使用经验,知道一见大泡就离火是防止过萃的基本法门。然后想当然地认为,大泡的出现是下壶水全部上涌之后,水面低于导水管让水蒸汽进入导管导致的。如果真的是这样,水蒸汽在通过粉层时重新凝结,就会释放非常多的热量,从而导致过萃。请注意,我说的是“如果”,其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通过这两天的测试,我发现大泡的出现并不是下壶水面低于导管下端导致的,想象中的高温水蒸汽烫伤粉层的情况其实并不存在。
我做这个测试,起因是下壶水不变(120ml)的情况下,这几天的出咖量莫明其妙地减少了,从原来的90ml下降到75ml。这里的出咖量,是指见到大泡就断电倒出时的量。据我猜测,原因可能是气温下降引起的,也可能是豆子排气到某种程度引起的,总而言之出咖量有了变化。
我就想,既然是出的少了,那我下壶多加点水就是了。于是,从120ml,加到130ml,再加到140ml,最后加到150ml。结果却让我越来越迷惑,因为见到大泡就倒出的量,一直是75ml,倒出以后后续出来的量倒是越来越大。这个结果显然不符合下壶水面低于导管下端导致大泡出现这个预想。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只好重新琢磨这里面的道道儿,随后就想通了。大家都知道,水在高压下即使到了沸点也不沸腾,在加热的过程中,下壶的压力逐渐把水压入导管,这时水仍然没有沸腾,但随着出咖量的增加,下壶的压力会逐步减小,水的沸腾就开始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水泡的密集泛起。大泡的出现,就是导管正下方的水泡进入导管导致的,而不是以前认为的水面低于导管导致。这样一来,前面不能理解的种种现象就全能解释清楚了。以我的摩卡壶来说,出咖量到75ml的时候,下壶的压力就再也压制不住水的沸腾,于是大泡出现,而不管这时水面到什么位置。
所以,见到大泡就断电倒出,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大泡出现只是沸腾的水开始上行的标志。让多少水通过粉层,什么时候离火,什么时候倒出,都是可以斟酌的。具体实行还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不能拘泥于他人的经验。
我做这个测试,起因是下壶水不变(120ml)的情况下,这几天的出咖量莫明其妙地减少了,从原来的90ml下降到75ml。这里的出咖量,是指见到大泡就断电倒出时的量。据我猜测,原因可能是气温下降引起的,也可能是豆子排气到某种程度引起的,总而言之出咖量有了变化。
我就想,既然是出的少了,那我下壶多加点水就是了。于是,从120ml,加到130ml,再加到140ml,最后加到150ml。结果却让我越来越迷惑,因为见到大泡就倒出的量,一直是75ml,倒出以后后续出来的量倒是越来越大。这个结果显然不符合下壶水面低于导管下端导致大泡出现这个预想。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只好重新琢磨这里面的道道儿,随后就想通了。大家都知道,水在高压下即使到了沸点也不沸腾,在加热的过程中,下壶的压力逐渐把水压入导管,这时水仍然没有沸腾,但随着出咖量的增加,下壶的压力会逐步减小,水的沸腾就开始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水泡的密集泛起。大泡的出现,就是导管正下方的水泡进入导管导致的,而不是以前认为的水面低于导管导致。这样一来,前面不能理解的种种现象就全能解释清楚了。以我的摩卡壶来说,出咖量到75ml的时候,下壶的压力就再也压制不住水的沸腾,于是大泡出现,而不管这时水面到什么位置。
所以,见到大泡就断电倒出,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大泡出现只是沸腾的水开始上行的标志。让多少水通过粉层,什么时候离火,什么时候倒出,都是可以斟酌的。具体实行还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不能拘泥于他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