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疗养园吧 关注:2贴子:153
  • 1回复贴,共1

如何找回失去的自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假若我们失去了与自己的链接,我们就会拼命与别人去链接,别人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将远远胜于自己。对于这一点,我们很容易会说“因为我爱你”,但这种爱常是幻觉,是我们失去了与自己的链接后,将爱人当成了自己,失去爱人,就意味着失去自己,我们如何找回失去的自己呢?
  在生活中,你或许会有感觉,那些一心想讨好你的人,你反而会讨厌他,想远离他,其中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人好像是扑上来与你交往,但他那一刻失去了自我,他是一个没有自己的人,而且他还将你当成了他自己,他将自己的生命重量挂在了你身上。
  那么,什么是与自己取得链接呢?怎样找回失去的自己呢?
  请聆听拖延行为背后的声音
  首先,我们需要将焦点调回到自己身上。很悲哀的一点是,多数人的焦点都不在自己身上。多数人找心理医生,一开始在心理医生面前谈论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亲人,最常见的如配偶、孩子或父母等。
  碰到这种情况,有经验的心理医生会帮来访者调整焦点,让他多谈自己,多使用“我……”的句式,而少使用“你……”的句式。这个工作可有意去做,譬如一些治疗师会明确要求来访者使用“我……”的句式,也可以无形中引导来访者去做,譬如一些治疗师会将自己的焦点对准在来访者的感受上,当来访者谈别人的时候,他会不断去问,当这件事发生时,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更精细的感受是什么?
  光这样问还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医生需要首先在自己生活中活出自己,对自己的感受有很好的觉察能力。心理医生对自己的感受的觉察能力越好,他就越能细致入微地体会来访者的感受,或通过自己的感受,而能理解来访者对他的一些投射和欲求。
  为什么会觉得怅然若失呢?因为失去了自己。体验痛苦时,抱持身体的中正,这样可以和自己链接。
  史蒂芬·吉利根老师所说的时刻保持与自己的链接,有一些简单的办法。
  譬如,当发现自己有些失控,或注意力已集中在别人身上时,可以立即将注意力拉回来,并把注意力放在小腹部的丹田位置,或心口的位置。
  譬如,可以在这种时候做一个深呼吸,然后注意自己的身体感受,假若身体某些部位有一些特殊感受,可以将注意力放在那里一会儿。
  我们之所以拼命去和别人链接,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我们这时自己身体有很难受的感受,为了逃避这种感受,我们把注意力放到了别人或事物身上。但其实,在多数时候,我们若和自己的感受取得链接后,不需要太长时间,这些难受的感受就会发生转化。
 另一个重要的建议,当我们和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时,要保持身体的中正。
  保持身体的中正,是太极拳的一个原则,也是史蒂芬·吉利根所修习的日本合气道的一个原则,即自己的注意力时刻都要保持一种柔和的平衡。要做到这一点,将注意力放在丹田部位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当保持身体的中正时,那些难受的体验最容易发生转化。
  和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和自己内在取得链接,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也是找回了失去的自己。


1楼2015-11-15 12:33回复
    其实,中国传统的道教更是如此。。。


    2楼2015-11-15 2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