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有趣的人,都做了些简单的事】
作者:付铭昭
在2015年7月之前,我一直是一个自认为很酷的人,比如我想文案的时候会绕着办公室转圈,比如我睡到半夜会突然爬起来打字,比如我有意识的训练自己说话非常慢,但句句要切入要害。
与此还配套了许多怪癖,例如我从来不看和广告学有关的书(事实上我对所有营销学的书都嗤之以鼻)我从来不跟人解释三句以上为什么文案要这样写,到第三句后,我就眼神涣散,开始露出轻蔑的笑容了。
这样一个我,一直对自己非常满意,直到今年7月。
我现在的老板,以前是渔民,他十五岁出门卖豆腐,后来开化妆品专营店,后来成为千万富翁,后来破产欠了上千万,后来又重新创业成为亿万富翁。
这个人和我以往见过的人都不太一样,看起来非常老实,算账的时候眼睛会闪光,因为是小学毕业的缘故,他经常和我说:“你写的很多字,我都不认得”。
所以我给他写讲稿非常小心,要经常替换掉笔画复杂的字,把书面用语翻译成他的口语,即便如此,他演讲的时候还是会紧张,常常一脑门汗,照着稿子也念不下去。
所以我常常想,他成功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有韧性又有生意头脑吧。(毕竟他文化上比较缺失,从来不谈什么互联网思维,也不晃着脑袋聊国学)
七月份的时候,我有次去他办公室开会,看到他在看一本非常流行的营销学书籍,我瞥了一眼作者就说:“老板,这本书没用的,里面很多内容都比较假。”
老板微笑地看着我说:“我知道啊”。
“那你还读?” 我知道老板看书非常吃力,一本这么厚的书够他看一个月。
“能有一点有用就好。”老板说。
“能有一点有用就好?”
在后来的聊天中,我知道老板是怎么东山再起的,除了努力外,老板经常会请培训师给他讲课,他请的人是我往常最瞧不起的人,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只会夸夸其谈。
老板说:“那些培训师讲的内容大部分也都没用,但只要有一点就好。”他从培训里学到了一些东西,实践后,生意就蒸蒸日上了。
以上平淡无奇的内容,就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了,这个观点既无新意,也没什么特别的,但对治愈我身上的“酷劲”来说,是刚刚好的一道良药。
事实上我懒得说服你,在你顿悟之前,这类看起来没营养的鸡汤,确实是没有价值的。在追寻伟大创意的路上,你有太多太酷的事情要做了。
接下来,我要跟你讲讲创意按钮。
创意按钮非常烂,按一下经常出些完全不知所云的句子,例如:“一个章鱼在海底想着怎么打开啤酒瓶盖”,它也完全不了解你的brief,你的总监对创意的喜好,该品牌长久以来形成的调性,客户市场部最近的偏好和大战略。你可以嗤之以鼻:“这是什么狗屁玩意”。
这个狗屁玩意有什么用呢?在它变得更完美之前,它能给你提供更多的创意元素和创意角度,毕竟创意不是想出来的,是从你过往的生活里,从你在电脑里看过的可能性里抽象出来的。
听说中世纪一个牧羊人,脑子里常备的只有十六个画面。
即使你见多识广,你能想到的元素也多不过创意按钮的。
这个现在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软件,也没准备马上就抢掉你的工作。
在它变得完美之前,用还是不用,随你咯。
作者:付铭昭
在2015年7月之前,我一直是一个自认为很酷的人,比如我想文案的时候会绕着办公室转圈,比如我睡到半夜会突然爬起来打字,比如我有意识的训练自己说话非常慢,但句句要切入要害。
与此还配套了许多怪癖,例如我从来不看和广告学有关的书(事实上我对所有营销学的书都嗤之以鼻)我从来不跟人解释三句以上为什么文案要这样写,到第三句后,我就眼神涣散,开始露出轻蔑的笑容了。
这样一个我,一直对自己非常满意,直到今年7月。
我现在的老板,以前是渔民,他十五岁出门卖豆腐,后来开化妆品专营店,后来成为千万富翁,后来破产欠了上千万,后来又重新创业成为亿万富翁。
这个人和我以往见过的人都不太一样,看起来非常老实,算账的时候眼睛会闪光,因为是小学毕业的缘故,他经常和我说:“你写的很多字,我都不认得”。
所以我给他写讲稿非常小心,要经常替换掉笔画复杂的字,把书面用语翻译成他的口语,即便如此,他演讲的时候还是会紧张,常常一脑门汗,照着稿子也念不下去。
所以我常常想,他成功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有韧性又有生意头脑吧。(毕竟他文化上比较缺失,从来不谈什么互联网思维,也不晃着脑袋聊国学)
七月份的时候,我有次去他办公室开会,看到他在看一本非常流行的营销学书籍,我瞥了一眼作者就说:“老板,这本书没用的,里面很多内容都比较假。”
老板微笑地看着我说:“我知道啊”。
“那你还读?” 我知道老板看书非常吃力,一本这么厚的书够他看一个月。
“能有一点有用就好。”老板说。
“能有一点有用就好?”
在后来的聊天中,我知道老板是怎么东山再起的,除了努力外,老板经常会请培训师给他讲课,他请的人是我往常最瞧不起的人,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只会夸夸其谈。
老板说:“那些培训师讲的内容大部分也都没用,但只要有一点就好。”他从培训里学到了一些东西,实践后,生意就蒸蒸日上了。
以上平淡无奇的内容,就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了,这个观点既无新意,也没什么特别的,但对治愈我身上的“酷劲”来说,是刚刚好的一道良药。
事实上我懒得说服你,在你顿悟之前,这类看起来没营养的鸡汤,确实是没有价值的。在追寻伟大创意的路上,你有太多太酷的事情要做了。
接下来,我要跟你讲讲创意按钮。
创意按钮非常烂,按一下经常出些完全不知所云的句子,例如:“一个章鱼在海底想着怎么打开啤酒瓶盖”,它也完全不了解你的brief,你的总监对创意的喜好,该品牌长久以来形成的调性,客户市场部最近的偏好和大战略。你可以嗤之以鼻:“这是什么狗屁玩意”。
这个狗屁玩意有什么用呢?在它变得更完美之前,它能给你提供更多的创意元素和创意角度,毕竟创意不是想出来的,是从你过往的生活里,从你在电脑里看过的可能性里抽象出来的。
听说中世纪一个牧羊人,脑子里常备的只有十六个画面。
即使你见多识广,你能想到的元素也多不过创意按钮的。
这个现在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软件,也没准备马上就抢掉你的工作。
在它变得完美之前,用还是不用,随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