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列车》
直白的说,我是看到了科幻片的类型以及宋康昊的名号才点开看的。浏览了电影名字和简介,不由想起了美国电影《后天》。冰天雪地里残存的生命——这是我初看本片的第一印象。在未来十多年后,由于人类科技降温失误导致全球气候变冷,整个世界生态平衡亦被打破,“雪国列车”就扮演着世界末日之际“诺亚方舟”的角色,里面承载着一些幸存的人们。然而当登上列车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过去的世界中出现的地位分化会变得更明显。有钱有势的幸存者享受着和过去地球上一样尊贵的生活,而那些挤上车尾的平民们则只能吃着由垃圾制造的所谓的“蛋白”、时不时被上等人侮辱甚至定期被机枪扫射。积怨已久的人们选择了暴动、反抗,他们希望可以夺得“永动机”的控制权,因为掌握了整个列车,也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美国队长埃文斯粘上了脏兮兮的胡子后还是那么性感,他饰演的柯蒂斯是策反雪国列车统治的核心人物,然而拥有领袖气质的他却始终不想做那个leader,或许是他的不自信,或许是他无法面对17年前他曾犯下的罪恶行径。
在经历了几场激烈的厮杀后,柯蒂斯成功的站在永动机里。列车的主子威尔福德跟他聊了雪国列车保持系统的原理,每一节车厢都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以及相应数字的生命,当生命基数超过额定数字,就必须不惜代价将其消灭。他还告诉柯蒂斯他们过去多年间的每一场革命他都了如指掌,都是在他的计划之中,因为他始终与车尾保持着联系。他最后托付柯蒂斯可以取代他成为新的永动机掌舵人。
真相大白的柯蒂斯震惊,绝望,并一拳打向威尔福德,并在炸开列车的瞬间用身体保护了两个孩子。。。
其实在威尔福德告诉柯蒂斯真相并嘱咐他接班雪国列车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怎么选?雪国列车的制度就如车外的世界一样冰冷、残酷,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是当下最好的、最保守的也是唯一的做法。只有保持列车生态平衡,生命才能够更大可能性的延续下去。在维持列车秩序和生命基数平衡的过程中,不得不牺牲一些生命,相信威尔福德也是迫于无奈。毕竟炸开列车的后果无法预测,列车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没事人知道。倘若结局时候我们看到的场面不是北极熊而是一个比想象中更残酷的毫无生命的冰冷世界,柯蒂斯在天国是否后悔炸开车门的决定?
我敬佩柯蒂斯打破规则,破车而出的勇气,但是我可能更钦佩威尔福德的理性和睿智。
不要问我我会怎么选,因为我特么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