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念得音正获感应
我国文字,既有其一字之音读,吾人身为国民,规规矩短、老老实实,按其正确之音读而读之、而说之。国人相往来,其言语方能沟通、情感方能交流。
「阿弥陀佛」四字洪名,乃我三界众生了脱生死,出离苦海之安稳宝舰、无上妙法门也。其妙者,妙在感应也。鄙人之业师炳公老人家,亦曾为此说过一个妙譬喻:念佛感应,有若开电灯。按对开关,电灯即亮;按错开关,灯便不亮。修此法门,理亦如之。称念洪名时,如念者念得愈恳切愈精诚,其感应就愈迅速愈灵验。所谓「诚则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也。这样,必蒙佛护念,使常保康泰、家庭和乐、事业顺遂。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应时而亲临其前,手持莲花宝座,迎生极乐世界。从此,便永离诸苦,但受诸乐矣。其妙也哉!盍发心称念耶?
八、佛经「阿」字应读「ㄜ」
佛经中其它之「阿」字,亦须以「ㄜ」音而念之、而说之,其故又为何耶?亦烦请解说之。
此问,自是特别重要,因今日之人,多忙于世务,或多忙于游乐,将时间用于书本上者,少之又少;又喜人云亦云、耳食之者多。即使发心学佛,其因缘亦未必具足,其将佛经中之「阿」字,错说错念者之多,自不待言,于此亦有说说之必要。不过在这里,可换个方式,余只将佛经中有关「阿」字之常见名相,以「梵文音译」、「梵文义译」两项,简列一表,各位一览便知:其故为何?极易明白,笔者方可省却不少笔墨,两者皆利也。
佛经中有关「阿」字之常见名相表
梵文音译 梵文义译
阿那含 不还、不来
阿罗汉 无学、不生、无生
阿难 无染、欢喜、庆喜
阿逸多 无能胜。
阿僧只 无量数、无央数
阿★楼陀 无灭、如意
阿那律 无障、无灭、无贪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
阿鞞跋致 不退转
阿修罗 非天、非同类、无端正
阿含 无比法、无类妙法
阿★鞞佛 不动佛、无瞋佛、无怒佛
阿黎耶 大德
阿若憍陈如 无智、本性、知本际、已知
阿伽陀药 无价药、无病药、不死药
阿育王 无忧王
阿耨达磨 大法、胜法、无比法
阿赖耶识 无没识
阿鼻地狱 无间地狱
阿兰若 无诤声、寂静处
阿哞 开声合声,一切音声功德本
表中所列,都是佛经中所常见之名相,其最后之「阿哞」一词,佛经中虽不常见,都常为人说起,且错说者亦特多,故亦列之于表中。至其何故须说「ㄜ」音?于其「音译」、「义译」,两相比看,便可知之;若再与上文有关「阿」字之解说对看,更可一目了然矣。
九、弘法应遵佛祖意
国家兴衰,系于儒佛二家之学之兴衰。是以为国人培德植福,亟待弘扬光大者,乃此儒佛二家之学也,尤以佛法为然。盖佛教正法,已被毁殆尽,我国佛典,虽译自印度,而印度则早已无存。我中国有幸,亦仅译存其少分耳。有智之人,孰能不尊重珍惜,而亟思予以弘扬耶?所以无论出家、在家,出而发心弘扬我佛正法者,吾人自然无不欢喜赞叹。
既然发心弘扬,则当对我当代之高僧大德,历代祖师之轨制与言教,皆须恪遵严守,不可故违;自然亦不得罔顾我中国文字之音义,更不可有悖于佛说经义。何况我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之「阿弥陀佛」四字洪名,乃我末法众生,唯一能仗以当生成就之无上妙法门乎!自古以来,凭以成就当生往生者,多至不可胜数。今我末法众生,福报又薄,根性又钝,当生成就往生,尤须仰仗之。故有心弘扬正法者,自应循规蹈矩,依字之正确之音读而说之、而念之、而讲之,以匡扶待度之众生,走上离苦得乐之正路。如此,才不辜负我佛恩祖意,功德至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