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吧 关注:1,227,078贴子:6,587,815

普洱茶的7个转换期,越来越甜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阶段:新茶期(需要1-3年)
此时的茶汤呈现黄绿或黄色,香气中生青味较重、带甜香,口感苦涩稍重,干茶墨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绿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那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第二阶段:转化前期(需要3-10年)
此时的茶汤呈现黄红,香气中生青味减弱、蜜甜香开始明显,口感苦涩较轻,干茶黑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第三阶段:转化中期(需要10-20年)
此时的茶汤呈现红色,香气中已无生青味、蜜甜香混合着陈香,口感几无苦涩,入口苦涩味化得很快,茶汤浓稠有点像米汤,干茶黑而油亮,冲泡之后叶底黄带褐色,高手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入口化开的化韵。
第四阶段:转化后期(需要20-40年)
此时的茶汤呈现深红色,香气樟木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似米汤,干茶黑褐油亮,冲泡之后叶底浅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化开的化韵更明显。
第五阶段:陈茶期(需要40-60年)
此时的茶汤酒红色,香气樟木香混合着药香,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如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红色,很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化开的化韵让人十分愉悦。

第六阶段:老茶期(需要60-100年)
此时的茶汤呈现酒红发亮,香气药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难以区分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即化,陈香悠然,岁月的沧桑凝结成老韵。
第七阶段:古茶期(100年以上跨世纪)
此时的茶汤呈现酒红发亮、晶莹剔透,药香浓郁,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古韵盈然,唇齿留香。


1楼2015-11-26 09:13回复
    茶之六度
    明海法师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
    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
    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如,是为禅定,
    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佛法在茶汤中。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1-26 09:31
    回复
      这个太牛了。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11-26 09:41
      回复
        、前两天,一朋友我:“我喜欢一个女生好久了,怎么和她套近乎?”
        我答:“你先扔个东西,不小心砸到她,再道歉。这样一来二去就行了。”
        今天,我上楼时被一个迎面飞来的茶壶砸中了。。。哎吗,烫死劳资了!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11-26 11:01
        收起回复
          好帖


          5楼2015-11-26 11:09
          回复


            7楼2015-11-26 11:55
            回复
              不错


              8楼2015-11-26 13:19
              回复
                我就喜欢这种刚发的帖子,如果火了就是 个前排 ,还可以混个脸熟,说不定谁好心 就给我派茶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1-26 13:22
                回复
                  我就喜欢这种刚发的帖子,如果火了就是 个前排 ,还可以混个脸熟,说不定谁好心 就给我派茶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1-26 13:32
                  回复
                    请问,普洱茶底呈炭化状,这个茶有多久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1-26 14:05
                    回复
                      100年的有人喝过么


                      12楼2015-11-26 15:17
                      回复

                        ~~相见时难别亦难,清蒸螃蟹千万别放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1-26 16:23
                        回复
                          好想尝一下古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1-30 12:17
                          回复
                            【茶叶知识】如何喝出普洱茶的“胶质感”,干货奉献!
                            可能大家对普洱茶的胶质一词接触不多,但普洱茶中却处处可见。个人觉得一款好的普洱茶,其胶质应该是丰厚的。不然也称不上一款好的茶品了。首先我们来找找普洱茶中的胶质吧。将一款泡过后的普洱茶当我们用手去抓其茶底的时候如果胶质好,其茶底柔软而又有弹性,舒展性较好,且泛油光。这时候我们将茶底用手去揉搓,胶质好的茶不易柔烂。撕开叶片后我们会发现会有丝状的东西其上面会附着一层透明的胶状物质,这就是胶质了。那么下面我们来说说胶质对普洱茶的影响吧。

                            胶质与汤水
                            胶质好的茶其汤水会较滑,更甚者带有米汤感。差一些的茶品例如比较差的台地茶,喝之会觉得汤水粗糙无顺滑感。这就是胶质的作用了。
                            胶质与树龄
                            这里一般来说树龄越高,胶质越好,但是茶树的生态环境以及其的健康程度也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的。
                            胶质与生态
                            胶质与树龄和生态息息相关,胶质丰厚的茶品其定然会有非常好的生态。生态不好其胶质定然不好。例如早期的易武麻黑其入口带有米汤糯感,然如今采摘的过渡,生态的破坏。却是再也找不到之前那种入口带有的米汤糯感了。
                            胶质与老茶头
                            老茶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普洱茶品,然其渥堆发酵时候却是由于胶质的溢出导致普洱茶结块,之后挑选出来变成老茶头供给大家享用,这也是由于胶质的原因了。如今不多厂家用大树茶来渥堆做出熟茶发酵,其实这里面有一些原因就是大树茶的胶质较丰厚,所以渥堆的很困难,一不小心就会结成块。这也是很少人用大树茶渥堆发酵的原因了。
                            体验胶质——煮茶底
                            胶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款茶品的优劣,通常我会将一款茶泡到尾水无苦涩和茶味时(最好做到闷泡5分钟都感觉不到苦涩),这也是为了避免茶味对胶质味觉的影响,将其倒入壶中沸水煮2分钟。这样煮出来的味道基本无苦涩了,只剩下胶质的气味。在煮的过程当中壶中冒出来的蒸汽会有明显的胶质气味,煮好后这时候用来品饮,根据汤质的滑度,黏稠度,糯感度来判断其胶质丰厚的程度。


                            16楼2015-11-30 17:44
                            回复
                              楼主自己写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12-02 0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