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太郎的故事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这是一个从桃子中诞生,吃了吉备团子便拥有巨大力量,在犬、猿、雉的帮助下战胜鬼神的孩童形象。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发展,如今桃太郎也已成为中国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童话,这里便不再复述其故事情节了。但桃太郎故事的背后却有着日本古代史的渊源,国内了解这些渊源的人却并不多见。
桃太郎因惩治魔鬼而赫赫有名,是忠孝勇武、劝善惩恶的化身。他作为从植物中诞生的孩子,与竹姬、瓜子姬有所关联。又因其是在河边被发现的,并能带来财富,故又与水神小童似有联系。而与其建立起“恩赏与忠诚”关系的犬、猿、雉则是儒教思想中仁、智、勇的象征。
图1、
因泷泽马琴[1]在《燕石杂志》中考证,成书于镰仓时代初期的《保元物语》[2]中源为朝渡往鬼岛之事系模仿桃太郎鬼岛征伐物语而做成的,所以一般认为桃太郎故事的原本形成于室町时代以前。志田义秀在《日本的传说与童话》中接受了马琴的论点,考虑到源为朝渡来鬼岛之时,在叙说昔日之鬼以至今日岛民之事中皆未言及岛上宝藏之事,恐怕夺取鬼岛宝藏的传说即桃太郎的故事在《保元物语》形成时已经存在了。如需进一步考察此前桃太郎故事口头流传阶段的情况则颇为困难。
一般来说,桃太郎的故事直到江户时代中期以后方才广为流传,这与庶民阶层喜闻乐见的附插图故事书即草双纸尤其是被称为赤本的通俗小说的流行有很大关系。同时,也有将桃太郎物语和同时期流行的《猿蟹合战》[3]一同刊印的情形。
此外,初期赤本中桃太郎的出生童话并非如今通说的“果生型”,而多为老夫妇吃下桃子后返老还童遂产下幼子的“返老还童型”。发生这种变化的确切原因无法判定,可能是因为桃太郎故事的主要读者是孩子,从桃子中出生这样的故事配有插图后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之后,桃太郎故事成为适合孩子们的童话教材,渐渐地添入了各式各样的主张和思想,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形态。
虽然在某些情节上,桃太郎物语可能参考过不少中国侧书籍,如《桃花源记》、《西游记》的前身《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但其原形当是早在公元3至4世纪时的大和王子、吉备征服者——彦五十狭芹彦的事迹。
这位彦五十狭芹彦乃是第七代孝灵天皇的第三子,《古事记》作比古伊佐势理毗古;其母曰倭国香媛,又称缓某姊,《古事记》上作意富夜麻登玖迩阿礼姬或蝇伊吕泥。他与桃太郎之间的关联在于其生前惩治过名为“温罗王”的鬼神,即两者都有着惩治恶鬼的传说。另外,桃太郎所携“吉备团子”亦和彦五十狭芹彦攻略的地点相关。不过在早期的桃太郎传说中,团子之名有着各种各样的写法,如十连团子、黍团子、吉备团子、黄实团子、黄薇团子等,而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考虑到江户时代后期出现的吉备团子被商品化从而成为今冈山县名牌糕点的记录,吉备团子很可能是进入江户时代之后才出现的事物,这意味着其并非桃太郎与彦五十狭芹彦的共通性所在。同时,吉备津神社的社记中记载,彦五十狭芹彦的家臣有犬养建、乐乐森彦、留玉臣三人,他们的役职暨别姓依次是犬饲部、猿饲部、鸟饲部。然而从彦五十狭芹彦和温罗的传说几乎完全未被桃太郎故事所反映的情形考虑,这所谓三家臣也可能是后世杜撰出来的典故。
作者: 口苗 2005-8-28 17:48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桃太郎
二、吉备津彦和温罗王:
《日本书纪》《崇神纪》中记载了第十代崇神天皇派遣四道将军开疆拓土的事迹,其中彦五十狭芹彦被任为西道将军以平定山阳。同纪还有彦五十狭芹彦及大彦命等平定武埴安彦及吾田媛之乱的记载,称崇神天皇的叔父武埴安彦及其妻吾田媛谋反,武埴安彦从山背、吾田媛从大阪两路出击,彦五十狭芹彦于大阪击溃吾田媛并将其斩杀。之后,四道将军各自出战平定列岛,彦五十狭芹彦便收复吉备,遂称为大吉备津彦,其异母弟稚武彦遂成为吉备臣之祖,《古事记》作若日子建吉备津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