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招商运营吧 关注:2贴子:10
  • 0回复贴,共1

电商不是传统商业的“终结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颠覆”------用词过度了!
所谓"颠覆",即完全取代、彻底改变。这需要从思想创新,实践验证,回馈完善,筹划全面,执行到位,总结归纳再精进几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要“透”出推陈出新的精神。------他们是否能做到?
说说电商与传统商业的事情。
当下已有的,未来即将诞生的电商,只能是有机的互补了既有商业,最多主导、完善了商业模式,却无法代替旧有商业模式。
一、从商品生产厂商视角来看:
生产厂商在关注利润的同时,他们关注的是: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销量、市场价格稳固、销售渠道的通畅与完全。
电商,有效降低了厂商推广成本;缩短了传统开辟分销网络的周期,降低了其人员成本及维护渠道成本;加速了市场识别、认知周期;抑制了过去“商大欺厂”、“山高皇帝远”等的厂商控制经销商的风险;顺应了销售终端“扁平化”的厂商诉求。
同时,电商逐步“做大”。同样会出现“商大欺厂”的现象,造成厂家减少产品市场价格的调控权;缩减厂商利润空间;电商逐步增加推广、经营的分摊让厂商感到“欲壑难填”。
厂家应对办法:实力小的,找空间,走老路;实力强、脾气大的,慢慢剥离,自己搞电商平台。(这方面,我们可研究,超市经营模式刚刚兴起,到现在,服装、家电进出超市的轨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电商无法彻底取代传统商业。
二、从中间商视角来看:
中间商(传统经销商)在“低进高出”的模式下,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与积极性,百家争鸣,才能做到繁华市场。他们在意的就是利润、销量、消费者诉求。
电商,最初就是,满足了有想法、实力弱的创业者的诉求(B TO C),虚拟平台,没有了铺面租赁、装修等的成本,降低了投资、管理的门槛与风险,造就了这些有梦的创业者。对应厂商,他将过去的“厂家到总代理,到分销商,到消费者”模式,最终改变为“厂家到电商到消费者”模式,即减少了中间利益环节,又省去了商品流转的周期与费用。
同时,电商也是传统经销商的“革命者”,随着O TO O的模式推进,也终将成为上述那批创业者的“革命者”。之后由“电商平台”代替,获取“中间环节”的最后红利,最后做大做强,反手以代表消费者诉求为名,要求厂商“配合”,缩减厂商利润空间与商品控制。 中间商面临高生存压力的情况下,是不甘心仅作为商品“体验平台”的形式存在,当某品牌电商渠道销售****元,但缺少充分的传统销售平台支撑时,其自身也谈不上什么品牌,或者其品牌抗经营风险能力会变的相当脆弱。
中间商应对办法:转型,做电商冲击不到的体验式商业;找空间,做电商不做的;提服务,用快捷完善的售后吸引客户。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电商无法灭绝传统商家。
三、从消费者视角来看:
消费者追求的“高性价比”、“不从众多样选择”、快捷、有完善售后的产品。
电商,节约了选购商品的时间、到达成本及捎带消费成本。方便的横向商品对比。前期更是解决了“性价比”问题。
同时,电商的非制式商品、售后中的(带货安装、维修)等问题,短期依然无法有效改良;另外,电商平台加速了品类品牌的市场垄断或主导进程,会变相的造成消费者选择的减少;还会引申出大部分商品电商化后,所谓的“性价比”优势不再凸显,物流快捷进入常态化。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化”的诉求,也是其必然短板。
那么,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依然会选择传统商业形式的商家,解决其自身需求。所以,从消费者视角看,电商现在、未来都不会是消费的唯一途径。
最后,从各个视角分析,颠覆、改变仅仅是作为电商平台的经营者一厢情愿的想法或意愿,其不符合商业规律,也不符合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几方的诉求。------------说的俗点:天下的生意,不可能让几家生意人做尽;天下的钱,也不可能让几个人挣完。


IP属地:河南1楼2015-12-01 14:5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