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庄子
于庄子位于汪家铺乡政府以西1.5公里处,沧盐路在村中穿过,村南有捷地减河,减河与沧盐公路交叉处建有于庄子桥(也称于桥)。人口1355,耕地3018亩。以于姓居多,还有韩、任、张、宋、刘、赵、齐等姓。
明永乐二年(1404年),于姓由山东潍县迁居沧州城里。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迁来此地建村,取名于家庄,后演称为于庄子。
于世海(1868-1939),著名河北梆子老艺人。艺名“青菊花”,有“盖山东”和“八百吊”之称。13岁从艺于瓦仓村赵世华班,成名后曾被慈禧宣进宫中演戏。1894年,应邀到南皮“状元府戏班”唱戏。从艺30多年,演出剧目不下百出。1917年退归故里。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当时沧县以减河为界,河西为敌战区,河东为解放区实行土改。解放区内的一部分反动地主、特务逃到于庄子村组成“返乡团”。他们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骚扰并绑架进步人士和农会干部,百般拷打折磨后,还把人装入麻袋中投入减河水中,冬天就凿冰窟窿把人填进去,还乡团把这种作法宣扬为“喝大碗茶”以恫吓人们。
于庄子位于汪家铺乡政府以西1.5公里处,沧盐路在村中穿过,村南有捷地减河,减河与沧盐公路交叉处建有于庄子桥(也称于桥)。人口1355,耕地3018亩。以于姓居多,还有韩、任、张、宋、刘、赵、齐等姓。
明永乐二年(1404年),于姓由山东潍县迁居沧州城里。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迁来此地建村,取名于家庄,后演称为于庄子。
于世海(1868-1939),著名河北梆子老艺人。艺名“青菊花”,有“盖山东”和“八百吊”之称。13岁从艺于瓦仓村赵世华班,成名后曾被慈禧宣进宫中演戏。1894年,应邀到南皮“状元府戏班”唱戏。从艺30多年,演出剧目不下百出。1917年退归故里。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当时沧县以减河为界,河西为敌战区,河东为解放区实行土改。解放区内的一部分反动地主、特务逃到于庄子村组成“返乡团”。他们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骚扰并绑架进步人士和农会干部,百般拷打折磨后,还把人装入麻袋中投入减河水中,冬天就凿冰窟窿把人填进去,还乡团把这种作法宣扬为“喝大碗茶”以恫吓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