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020贴子:6,153,793

回复:读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醒世恒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5楼2016-01-08 22:06
收起回复
    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
    《醒世恒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6楼2016-01-08 22:06
    收起回复
      怎么全是摘抄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67楼2016-01-08 22:10
      收起回复
        每天读一点就可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8楼2016-01-09 08:59
        收起回复
          鉏麑大惊,退出门外,叹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杀民主,则为不忠;受君命而弃之,则为不信。不忠不信,何以立于天地之间哉?”乃呼于门曰:“我鉏麑也,宁违君命,不忍杀忠臣,我今自杀。恐有后来者,相国谨防之!”言罢,望著门前一株大槐,一头触去,脑浆迸裂而死。
          史臣有赞云:
          壮哉鉏麑,刺客之魁。
          闻义能徙,视死如归。
          报屠存赵,身灭名垂。
          槐阴所在,生气依依。
          《东周列国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9楼2016-01-10 11:33
          回复
            麑去而不返,有人说道触槐而死,不知何故。”灵公曰:“此计不成,奈何?”岸贾奏曰:“臣尚有一计,可杀赵盾,万无一失。”灵公曰:“卿有何计?”岸贾曰:“主公来日,召赵盾饮于宫中,先伏甲士于后壁,俟三爵之后,主公可向赵盾索佩剑观看,盾必捧剑呈上,臣从旁喝破:“赵盾拔剑于君前,欲行不轨,左右可救驾!”甲士齐出,缚而斩之,外人皆谓赵盾自取诛戮,主公可免杀大臣之名,此计如何?”灵公曰:“妙哉,妙哉!可依计而行。”
            《东周列国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0楼2016-01-10 11:33
            收起回复
              嗟乎!史臣之权,乃重于卿相。
              《东周列国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1楼2016-01-10 11:35
              回复
                却说楚庄王旅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事田猎。及在宫中,惟日夜与妇人饮酒为乐,悬令于朝门曰:“有敢谏者,死无赦!”
                庄王知其讽己,笑曰:“寡人知之矣,是非凡鸟也。三年不飞,飞必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子其俟之!”
                《东周列国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2楼2016-01-10 11:38
                收起回复
                  宋华元因解扬之告,缮守益坚,公子侧使军士筑土堙于外,如敌楼之状,亲自居之,以阚城内,一举一动皆知,华元亦于城内筑土堙以向之。自秋九月围起,至明年之夏五月,彼此相拒九个月头,睢阳城中,粮草俱尽,人多饿死。华元但以忠义激劝其下,百姓感泣,甚至易子为食,拾骸骨为爨,全无变志。
                  《东周列国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楼2016-01-10 11:39
                  收起回复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IP属地:北京174楼2016-01-10 13:17
                    回复
                      员使善没之士,入水求之,于台东果得石椁。乃令军士各负沙一囊,堆积墓旁,壅住流水。然后凿开石椁,得一棺甚重,发之,内惟衣冠及精铁数百斤而已。老叟曰:“此疑棺也,真棺尚在其下。”更去石板下层,果然有一棺。员令毁棺,拽出其尸,验之,果楚平王之身也。用水银殓过,肤肉不变。员一见其尸,怨气冲天,手持九节铜鞭,鞭之三百,肉烂骨折,于是左足践其腹,右手抉其目,数之曰:“汝生时枉有目珠,不辨忠佞,听信谗言,杀吾父兄,岂不冤哉!”遂断平王之头,毁其衣衾棺木,同骸骨弃于原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5楼2016-01-25 20:31
                      收起回复
                        庞涓曰:“某与兄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贵,此行倘有进身之阶,必当举荐吾兄,同立功业。” 孙宾曰:“吾弟此言果实否?” 涓曰:“弟若谬言,当死于万箭之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6楼2016-01-25 20:32
                        收起回复
                          武王自言:“得游巩雒,虽死无恨。”今日果然死于雒阳,前言岂非谶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7楼2016-01-25 20:33
                          收起回复
                            其妻见张仪困顿模样,垂泪而言曰:“子今日受辱,皆由读书游说所致,若安居务农,宁有此祸耶?”仪张口向妻使视之,问曰:“吾舌尚在乎。”妻笑曰:“尚在。”仪曰:“舌在,便是本钱,不愁终困也。”
                            《东周列国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8楼2016-01-25 20:34
                            收起回复
                              时齐相国田婴病卒,子田文嗣为薛公,号为孟尝君。田婴有子四十余人,田文乃贱妾之子。以五月五日生,初生时,田婴戒其妾弃之勿育,妾不忍弃,乃私育之,既长五岁,妾乃引见田婴,婴怒其违命,文顿首曰:“父所以见弃者何故?”婴曰:“世人相传五月五日为凶日,生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于父母。”文对曰:“人生受命于天,岂受命于户耶?若必受命于户,何不增而高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9楼2016-01-25 20: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