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村位于沙河东、西两岸,辖6个村民组,1200亩耕地,1300余口人。姓氏主要有柴、王、张、孙、李、周、郭、姬等。相传柴姓祖先柴茂夫妻挑着孩子、家什从西坡涉沙河经过东岸时,发现此处地面宽阔,有窑洞居住,又有清澈的河水,就在此扎根,一代一代延续到今天。
【村名由来】该村处于万安山阴坡,由于山洪冲刷,形成沟壑纵横,谷割烟岭(今寇店古称),沙石为底,形成一条季节河流,称西沙河。明朝洪武年间,始祖王元从山西洪洞县迁至,住于河东岸。因该河为沙河,故村名称沙沟。1982年以后,先后搬迁至沟东、沟西,现已成为东沙沟、西沙沟两个自然村。
【史迹遗存】
象牙化石 二十世纪末,考古界在沙河西沟坡半腰处发现象牙化石,现存偃师商城博物馆。
圣守寺 2015年5月,在沙沟村老学校(原圣守寺)东侧二层木制教学楼下发现多块石碑,其中最大的一块高5250px、宽1850px,上面记载有四个大殿名称:水陆殿、伽蓝殿、观世音菩萨殿、天王殿,并载有寺院主持姓名。从各种建筑材料推断为明代建筑,有五六百年历史。
【村名由来】该村处于万安山阴坡,由于山洪冲刷,形成沟壑纵横,谷割烟岭(今寇店古称),沙石为底,形成一条季节河流,称西沙河。明朝洪武年间,始祖王元从山西洪洞县迁至,住于河东岸。因该河为沙河,故村名称沙沟。1982年以后,先后搬迁至沟东、沟西,现已成为东沙沟、西沙沟两个自然村。
【史迹遗存】
象牙化石 二十世纪末,考古界在沙河西沟坡半腰处发现象牙化石,现存偃师商城博物馆。
圣守寺 2015年5月,在沙沟村老学校(原圣守寺)东侧二层木制教学楼下发现多块石碑,其中最大的一块高5250px、宽1850px,上面记载有四个大殿名称:水陆殿、伽蓝殿、观世音菩萨殿、天王殿,并载有寺院主持姓名。从各种建筑材料推断为明代建筑,有五六百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