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吧 关注:264,607贴子:1,624,839
  • 1回复贴,共1

磁盘碎片是如何产生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硬盘碎片指的是硬盘读写过程中产生的不连续文件。
由于文件分区表在将文件的内容放入硬盘时不是连续存放的,以至于在删除这个文件后,有些空间没有释放从而引起碎片的产生。
最常见的产生碎片的原因就是下载大文件,因为下载下来的大文件被迫分割成若干个碎片存储于硬盘中。因此下载是产生碎片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经常的删除文件,也会产生大量的磁盘碎片,文件的删改越频繁,碎片就越多。磁盘上的文件碎片越多,系统读取和新建文件的速度就越慢。这主要是由于硬盘读取文件时需要在多个碎片之间跳转,增加了等待盘片旋转到指定扇区的潜伏期和磁头切换磁道所需的寻道时间导致的。


1楼2015-12-08 16:53回复
    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主要原理是,将硬盘上零散的数据有序的进行排列,以减少寻址时间,提高磁盘的访问速度,同时及时清理磁盘碎片文件也有助于保持硬盘的健康。
    磁盘碎片整理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WINDOWS自带的碎片整理工具进行,也可借助第三方碎片整理软件进行。
    当然,碎片整理主要适用于HDD,而固态硬盘是无需进行碎片整理的。因为SSD的存储方式与传统机械硬盘相比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为了防止频繁读写某存储单元导致Flash老化,SSD内部都是采用了“损耗均衡”机制讲读写各个区块的次数平均化。对于SSD来说没有磁头驱动机构,其电子读写原理能很快找到任何数据。因此碎片整理的效果对于SSD来说微乎其微。此外由于SSD有着读写寿命限制,磁盘碎片整理会对硬盘进行频繁地擦写,会对SSD的寿命造成影响。


    2楼2015-12-08 16: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