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子陌吧 关注:22贴子:4,404
  • 15回复贴,共1

【长乐未央】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评影评相关。
很久不看电影了。
很久没有把一本书从头到尾看完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12-09 21:55回复
    1.人生就是无奈无常,无望无告,与无计可施。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在意这句话,以至于看完整本书依旧耿耿于怀。
    很多事情都是改变不了的。
    家庭环境改变不了,而家庭环境带来的对于性格的影响更是改变不了。
    有的事情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没有看到就完全不知道。
    不知道有多么肮脏也不知道有多么落魄。
    看不到,听不到,想不了。
    无奈无望,无计可施。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12-18 21: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2.人活着,得讲规矩。
      ——《老炮儿》
      盼了四个月的片子。
      觉得拍得挺棒的。
      大概对这种环境这个年代特别喜欢,觉得很带感。
      很喜欢有规矩的人。
      一码归一码,慢条斯理咱们慢慢把事儿理清楚。
      六爷这样儿的人估摸着也只会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出现。
      现在的人谁没点儿野心,关键是能不能沉得住气。
      小飞本质不差,那股桀骜不驯的劲儿也挺萌。
      晓波最后终于缓过劲儿了,就是嘛李易峰大概不适合演这么叛逆的角色。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1-02 15:53
      回复
        2.Love Live!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1-21 11:50
        回复
          3.Love Live!
          嘿嘿嘿上次应该是3,序号标错了orz
          三天刷完LL,马上要爬墙了真的好喜欢希。
          这种凝合剂一样的人,温温润润的多棒。
          总共九个人,每个人都有故事。
          无论是闷骚还是胆怯都能被包容。
          坦诚的,愉悦的爱。
          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snow halation的live和pv都看过,对于“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橙色”有了一点点感觉。
          想做什么都去做吧。
          偶尔任性大概不会有问题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1-22 17:30
          回复
            4.我们是具有思考能力和意识的木偶。
            ——《实验者》
            在B站上找的片子,不是很有意思,情节连续性简直不忍直视。
            但是人的确是很可怕的生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可以这么说,就目前所知而言,人类是唯一具有意识的生物。而意识可被操控。
            即使再独立也会被影响,更不要说大部分并不是那些非常独立的。
            至于影响,个人已经深刻感受到了。
            人有强迫性体制与两面性,既是自己厌恶的人也是自己想成为的人。
            你以为自己很高尚,殊不知在别人面前你却糟糕透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1-22 22:05
            回复
              5.人生而负有使命。
              ——《使命与魂的尽头》
              看到一半的时候没忍住看了结局,所以后来也没有什么惊喜。
              铺垫很足,悬疑色彩被浓重的情感压制住了。
              差不多看一点就能知道结局。
              全书最带感的大概就是“人生而负有使命”,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年龄小啊这个那个,大多都是借口,还是谁承担的最后总得落到谁头上,逃得开么。
              这本书算是彻彻底底的HE,一个轮回到底算是有了不错的解决办法,但说到底不是每一份委屈都有大白于天下的机会也不是每一次复仇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至于爱,还是得自己把握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1-24 13:31
              回复
                6.我只是我们时代的产物,我不是罪人。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零零散散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的书。
                本来想打的tag是“自由与梦想平凡地死去”,后来发现现在这句似乎更适合。
                当权者注重的永远是统治的稳定性也只会是这个。国泰民安大同社会这种观念大概也就中国传统思想会有。
                瞒着大众这种事儿讲真我觉得没什么大错,知道真相并不见得是好事,维持社会稳定平衡才是当权者应该考虑的东西。
                当然,区别对待的确就有问题了。
                切尔诺贝利就像是一个标签,被贴上了就象征着不幸与悲哀,谁能说不是?
                那些人都是无辜的,却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去。
                向那些勇士们致敬。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1-24 13:3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7.我不相信成熟能让我们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
                  ——《皮囊》
                  还是更容易接受比较短的文章。
                  摘抄做了一面半,最后还是选择了这句话。
                  整本书总的来说情感比较淡,没有大喜大悲,也没有大起大落。这样很好,适合讲故事,至于情感共鸣大概完全取决于读者是怎样的状态。
                  里面讲到绝对理想主义者,他拥有了自己的世界,但真的只是自己的世界。
                  有点儿可悲?
                  偶尔也会羡慕作者父母相濡以沫的情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能够一直走下去走很远很久,但很质朴。
                  一本书好像只记下几个故事,然后就是关于海与列车。
                  时间不可战胜,我唯有用铭记与之抗衡。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2-07 00:06
                  回复
                    8.九份开始转冷了,芒花开了。满山白蒙蒙,像雪。
                    ——《悲情城市》
                    导演侯孝贤,看完以后好像才明白什么叫做长镜头。
                    很老的片子了,1989年上映,上一次看这么久远的电影是《霸王别姬》。
                    一开始没看懂,一直到后半段才隐约明白了一些。
                    官僚政治,黑暗统治,林家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最终支离破碎。
                    看到一半时忍不住看了剧透,才知道林文雄会死。
                    看着他挥舞着刀,却被身后人一枪打死,在地上抽搐两下不再动弹。
                    心里真的会感觉特别压抑。
                    文清被捕,文良患精神疾病,老二生死未卜,文雄去世。
                    开篇时热热闹闹一家人最后陪老爷子吃饭的却只有文良,女眷,和孩子们。
                    二二八太过惨烈。
                    悲情城市,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他们无力改变什么,是真的无可奈何又无计可施。
                    如此悲壮。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2-07 00:19
                    收起回复
                      9.未闻花名
                      很久以前就知道是部催泪番,一直没看直到b站上传了一个secret base的钢琴曲。
                      用了两天刷完了整部番。
                      最后一集果然哭得不要不要的。
                      其实童年时期的小团体最棒了吧,只可惜并没有过这种感受。
                      高中以前一直都很内向,不会主动与人交朋友,大多数都是别人主动。
                      其实会很心塞的去了解朋友们喜欢的东西,只为了能找到一点话题。
                      所以当时他们喷gmq的时候我特别有同感,因为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
                      啊似乎偏题了。
                      第十集最后有一段每个人的剖白,其实很羡慕这样的状态,能把事情说清楚,不用一个人背负那么多承担那么多。
                      喜欢着永远不可能的人,好像我也做过这种事儿啊,连备胎都没有资格成为。
                      最后大家说“我最喜欢面麻了。”
                      即使离开了也会记住。
                      生活走上正轨。
                      有朵花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盛开。
                      刚刚好。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2-08 21:40
                      回复
                        10.好人奏鸣曲
                        ——《窃听风暴》
                        看了一遍半,半遍是之前边做作业边看最后没看懂的半个小时。
                        下午看着看着睡着了,电影超棒。
                        弹幕更注重体制,然而像我这种无比感性的人,还是一遍遍被人性打动。
                        Wiesler很忠诚,一直到影片最后我依旧这么认为,哪怕他包庇Dreyman哪怕他砸了那部打字机。
                        他或许是个完美理想主义者,坚信东德的制度是没有纰漏的。
                        强权敌不过人性。
                        人可以不为善但不可作恶。
                        所有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有着存在的必然性。
                        这种想法大概不对。
                        太被动了。
                        最喜欢的莫过于那本书上写的。
                        致HGW。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2-09 22:13
                        回复
                          11.路上小心,我们后会有期。
                          ——《入殓师》
                          泪点低所以哭了很多次。
                          一开始镜头的模糊,到最后小林父亲手中的石头。
                          好久不看节奏这么慢的电影了。
                          艳子火化那段赚足了眼泪。
                          啊真的超喜欢社长!
                          大概对这种,严肃认真,又不乏温和善良的人,特别有好感。
                          总之就是喜欢!
                          大概是整部片子最喜欢的人了。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是又能沉得下来。
                          这是小林和他的缘分。
                          啊真是奇妙w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3-25 21:57
                          回复
                            在黑白之间
                            ——《厄运缠身》风溯君
                            两天刷完,看的还是太快了,情节线没太注意,案件基本忽略,刚才又重新看了下吴奇留下的视频和最后几章,稍微明白一点结尾了。
                            一直对情感线比较敏感,这次也不例外。
                            旁辉和沈晾的感情,是相当节制的。很大一部分是人设/身份决定。旁辉作为特种兵,和兄弟插科打诨自然没什么问题,但碰到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每种感情都淡的好像没有的沈晾,这种喜欢就被压得很厚实,而不像是p大《默读》里费渡的张扬。而沈晾这种能够看到厄运的特殊人,为了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不和任何人来往。但当他后来为了记住旁辉的一句“我爱你”而五天五夜没有睡觉时,这种压抑很久的感情好像一下就爆发了,最终呈现出来的时候带着一点悲壮。
                            事实上,旁辉并不完全理解沈晾,他不知道沈晾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是他也从未考虑过沈晾有没有杀人,他对于沈晾的信任甚至超过他对其他任何一个人。直到最后他明晰了沈晾在利用他时,他仍然选择接受。
                            “我要沈晾的命!我要我爱人的命!!”
                            沈晾最后在担心旁辉的态度,而旁辉从未让他失望过。
                            沈晾死后,旁辉和沈澄瑶住在一起,他们透过彼此思念另一个人,从彼此身上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
                            我无法感受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嗯,大概很让人绝望。
                            看这本书最难过的地方是两个,林奇的视频被播放时,和旁辉最后失去沈晾的日常。
                            二刷视频时我才明白了吴奇究竟想表达什么。他羡慕沈晾,羡慕有人能在自愿的情况下将沈晾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他是具备控制能力的,但是他却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他以自己为筹码,帮助沈晾测评自己的能力。
                            沈晾不愿把他送进特殊监狱所以他必须杀了吴奇。
                            吴奇不想死,是沈晾在预测中操纵了吴奇的死亡。
                            是他杀了吴奇。
                            「“你赢了。”」
                            他没有。
                            沈晾以旁辉为饵从而找到吴不生的藏身之处,最后用自己的控制能力杀了吴不生。
                            然而除了吴不生,其余的每个人,不过是受到了恰到好处的皮肉伤而已。
                            「“他宣过希波克拉底誓言,心里有根弦。”」
                            沈晾本身是良善的,如果没有吴不生,他会成为最好的法医。
                            只是一切都没有如果。
                            吴奇当初甩给他的选择,他甩给了旁辉。
                            「“朝我开枪,旁辉。”
                            “我正在——吃掉我自己。”
                            “我现在只能看着你了——”
                            “开枪。”
                            “我爱你。”」
                            旁辉不会允许沈晾再度进入特殊监狱,他只有这一个选择。
                            这是沈晾第一次对旁辉说我爱你,也是最后一次。
                            沈晾的确利用了旁辉,他把旁辉当作饵,以此来引诱吴不生上钩。但对于旁辉所遭受的任何伤害,他是极度不情愿甚至愤怒的。
                            「王国只看到沈晾猛地起身走向那个护士:“我是b型rh阴性血,无不良病史,无过敏反应,他以前给我成功输过血,我是一个法医。”」
                            沈晾救了旁辉一命。
                            他们相互拯救。
                            「“你这么吃,什么时候才能吃完啊,吃不下了吧,剩饭给我……”」
                            再说沈晾走了之后旁辉的日常。
                            他极度平静,但这种平静是不正常的——他的所有生活,就像沈晾还在时那样。
                            他会一遍又一遍的期待沈晾还在,沈晾有一天会回来。
                            但那些衣服再也没有人会穿,除夕夜的汤圆他们再也不会一起吃。
                            这一段当时看哭了,可能有些感同身受,一下戳到了点——那个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是难以名状的孤独和痛苦,用余生去思念一个人。
                            正如旁辉写在扉页上的字。
                            “我将用我的整个余生爱你。”
                            情感线差不多就这样,下面是逻辑/道德相关。
                            吴奇说的话戳到我了,人类总是习惯性排除异己,用统一的标准来规定或限制,实则反映出的是内心的恐惧。
                            如果没有强权,如果这些“异己”的数量占据多数,事实就会倒置。
                            这不是个用对错来界定人性的社会,而是比例。
                            人们在总是更倾向于个人利益,按照差序结构,对内为私,对外为公。
                            是,更糟糕的是,我也是这样的人。
                            考虑到电车问题,如果被绑在一边的是我的亲人,而另外四个是陌生人,我会毫不犹疑开向那四个人。
                            更恶意一点,一边是陌生人,一边是我厌恶的四个人,我也会毫不犹豫的开向我厌恶的人。
                            这里不考虑规则,如果考虑,可能我的选择还是不会变。
                            这个例子有些偏了,我只是想以此说明,对于我而言,个人利益远重于集体利益。
                            这里的个人,是向内的同心圆。
                            最后放一段卢苏麒的观点。
                            「“‘不怕死不怕残不怕分手’,就怕‘看见诚实的人被迫说谎,正直的人被迫弯腰,直言者被迫噤声,理想主义者亲眼见到理想破碎’。这些才是真正的悲剧,我不能容忍这些悲剧在这个社会上不断蔓延,谁都没有资格容忍。”」
                            2017.3.18-19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3-19 14: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