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汉服形制?汉服形制由哪些要素组成?
经常听到大家谈到“汉服形制”这个词,但是大多数同袍,包括我自己,一直对这个词的具体含义模棱两可。那么形制到底该如何定义?有人说就是“大体的那个样子”或者“让人知道就是汉服的特征”。但是个人认为,这些都太笼统了,不具体,而且会牵扯出来很多问题,比如和服韩服地位问题,清代女装问题等等。同时,也给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搅乱汉服定义的机会。所以,个人以为
【【汉服形制即服饰中决定性汉文化元素的集合】】
我解释一下,这里的汉文化元素指的是汉(华夏)民族通过敬天法祖,历代官方典籍礼制规定,汉人民众自愿广泛运用的服饰元素。这是汉服形制的具体组成元素。个人认为包括:
【交领(以及汉式圆领和对襟)】,
【[url]http://右衽[/url]】,
【系带】,
【章纹】,
【中缝,接袖】,
【袖型】,
【领型】,
【平面裁剪】等重要的,基本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元素。而正是这些元素,排列组合(符合史实及礼制)成了丰富多彩的汉服形制。至于“盘扣”“滚边”等元素,是否汉人发明并没有板上钉钉的证据,因为衣着上的东西不像科技发明,无法确定的说是哪个族群发明——因为人类服饰都是有共性的,且都在发展借鉴。退一万步说,即使盘扣等是汉人发明,也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以偏概全。极少数的出土文物及几乎没有史料记载的元素,根本谈不上【汉文化元素】,也就更谈不上【决定性汉文化元素】了。所以妄图以南宋出土的用于腰带的盘扣来混淆视听的人,你们可以歇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