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感觉现在三国比较有名气的人物都差不多登场了,但是时间总是这般无情的,该老的人总会老去,该死的人也总会死去。
迟暮英雄的退场总是不如他成名时那般耀眼,反而多了几许无奈、几许悲凉。
所以有时候英年早逝也是好的,死在最耀眼的时候,死在最遗憾的时候,留给后人无限的唏嘘。
所以精彩不亮丽,所以起落是无常。
哈,好像离题了。
说回正题,某凡现在第一个期待的人物登场是刘禅,虽然这货也算是正式登场过了。
对,就是那个被后人骂了一千多年的刘公嗣 。
这个被几乎所有三国相关文学作品都鄙视的阿斗,在《真三国无双6》里却被刻画的有血有肉,格外讨喜。
究竟是怎么讨喜呢?
首先,长得好看。
玉面青冠,翩翩公子,眉目如画,说的就是他了。
看他的眉眼,就知道什么叫目含春水,温润如玉。
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很温柔的人。
说话的语气也是细声细气,有点娘,虽然某凡也不太喜欢这种设定的男孩子。
不过只有这样的话也就让人觉得他是个娘炮而已了,没什么萌点,可是这个孩子还是个腹黑病娇啊!
这就太棒了!
战斗时候的配音,黑的一塌糊涂,一遍狂刺人一遍慢条斯理的说“我并不恨你”,还有回血的那个笑的格外鬼畜啊!
太帅了好么喂!!!
一旦接受了阿斗是个腹黑的设定还感觉超带感的呢。
虽然少年时读《三国演义》,书中说阿斗如何如何昏庸无能。
但别忘了,他可以说是三国里活得最舒服的人了。
而且换一个角度想,他能及时认清形势,以百姓为先甘愿受制于人,这又该是怎样的气度?
所以某凡觉得,刘禅虽然不是一个英雄、一个足够优秀的君主,但是他绝对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无能、软弱的昏君。
《火凤》前期总是很容易让人感觉到惊喜,只是现在逐渐淡了,至于原因嘛,各人看法不同。
但某凡希望后期,刘公嗣能成为某凡在追《火凤》期间最大的惊喜。
千万别只有惊,没有喜啊!
某凡第二个期待的人物登场是法正,期待法正倒不是因为某凡喜欢他,只因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语:
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儷邪。
——《三国志》蜀书· 庞统法正传
什么意思?
翻译:陈寿评论说:庞统常素喜好他人好的风范,透过学问,深思熟虑,在当时荆、楚二地,称为高才俊秀。法正明见成败,能想出神奇的计策,但是平日不以德行见称。跟魏的大臣比较,庞统与荀彧在伯仲之间,法正大概是与程昱、郭嘉相当吧!
看到这段时,某凡阴险地笑了。
其他人嘛就顺其自然。

迟暮英雄的退场总是不如他成名时那般耀眼,反而多了几许无奈、几许悲凉。
所以有时候英年早逝也是好的,死在最耀眼的时候,死在最遗憾的时候,留给后人无限的唏嘘。
所以精彩不亮丽,所以起落是无常。
哈,好像离题了。
说回正题,某凡现在第一个期待的人物登场是刘禅,虽然这货也算是正式登场过了。
对,就是那个被后人骂了一千多年的刘公嗣 。
这个被几乎所有三国相关文学作品都鄙视的阿斗,在《真三国无双6》里却被刻画的有血有肉,格外讨喜。
究竟是怎么讨喜呢?
首先,长得好看。
玉面青冠,翩翩公子,眉目如画,说的就是他了。
看他的眉眼,就知道什么叫目含春水,温润如玉。
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很温柔的人。
说话的语气也是细声细气,有点娘,虽然某凡也不太喜欢这种设定的男孩子。
不过只有这样的话也就让人觉得他是个娘炮而已了,没什么萌点,可是这个孩子还是个腹黑病娇啊!
这就太棒了!
战斗时候的配音,黑的一塌糊涂,一遍狂刺人一遍慢条斯理的说“我并不恨你”,还有回血的那个笑的格外鬼畜啊!
太帅了好么喂!!!
一旦接受了阿斗是个腹黑的设定还感觉超带感的呢。
虽然少年时读《三国演义》,书中说阿斗如何如何昏庸无能。
但别忘了,他可以说是三国里活得最舒服的人了。
而且换一个角度想,他能及时认清形势,以百姓为先甘愿受制于人,这又该是怎样的气度?
所以某凡觉得,刘禅虽然不是一个英雄、一个足够优秀的君主,但是他绝对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无能、软弱的昏君。
《火凤》前期总是很容易让人感觉到惊喜,只是现在逐渐淡了,至于原因嘛,各人看法不同。
但某凡希望后期,刘公嗣能成为某凡在追《火凤》期间最大的惊喜。
千万别只有惊,没有喜啊!
某凡第二个期待的人物登场是法正,期待法正倒不是因为某凡喜欢他,只因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语:
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儷邪。
——《三国志》蜀书· 庞统法正传
什么意思?
翻译:陈寿评论说:庞统常素喜好他人好的风范,透过学问,深思熟虑,在当时荆、楚二地,称为高才俊秀。法正明见成败,能想出神奇的计策,但是平日不以德行见称。跟魏的大臣比较,庞统与荀彧在伯仲之间,法正大概是与程昱、郭嘉相当吧!
看到这段时,某凡阴险地笑了。
其他人嘛就顺其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