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算新闻了,08年大连市高考的状元和榜眼都在辽师诞生。
昨天晚上的大课间在操场溜达,看到学校门前突然燃放了礼炮(锣鼓喧天倒还不至于,但至少有了礼炮齐鸣的气势。。)。开始是以为前几天校门被撞了,要换新门呢,走回去的时候才在大屏幕上看到,是因为如此辉煌的高考成绩。
也许是等得太久吧,辽师每个人脸上的喜悦都是那种难以描摹的一雪前耻。我却觉得对于这样漫长的等待,一朝的成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辽师相对于我的初中理工,的确更富有活力。学习氛围自主,没有严苛的压迫感;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而不局限于某三科;就连体育课,都因无比正规而让人有收获。在理工,唯一可以用来被管理的只有学习;而辽师,除了学习,什么都可以用来被管理。譬如发型(精确到皮筋厚度),譬如背包是单肩还是双肩。这不是讽刺,而是几乎人人经历着的事实。
如何让多年之后的偶然成为日后的必然,让我们可爱的学校续写自己的光荣,是值得学校思考的问题,也是“少年强则国强”的,人人之有责。
昨天晚上的大课间在操场溜达,看到学校门前突然燃放了礼炮(锣鼓喧天倒还不至于,但至少有了礼炮齐鸣的气势。。)。开始是以为前几天校门被撞了,要换新门呢,走回去的时候才在大屏幕上看到,是因为如此辉煌的高考成绩。
也许是等得太久吧,辽师每个人脸上的喜悦都是那种难以描摹的一雪前耻。我却觉得对于这样漫长的等待,一朝的成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辽师相对于我的初中理工,的确更富有活力。学习氛围自主,没有严苛的压迫感;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而不局限于某三科;就连体育课,都因无比正规而让人有收获。在理工,唯一可以用来被管理的只有学习;而辽师,除了学习,什么都可以用来被管理。譬如发型(精确到皮筋厚度),譬如背包是单肩还是双肩。这不是讽刺,而是几乎人人经历着的事实。
如何让多年之后的偶然成为日后的必然,让我们可爱的学校续写自己的光荣,是值得学校思考的问题,也是“少年强则国强”的,人人之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