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父母教育孩子时,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场景:父母一方当好人“唱白脸”,另一方当恶人“唱黑脸”。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们可谓用心良苦。既怕太多严厉吓着孩子,又怕太过溺爱宠坏孩子,于是这样两人相互“拆台”的戏码就一次次在家庭教育中上演。家长们不知道的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隐患,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和应用的方法。
康菲特青少年成长中心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曾说过“父母对待孩子的立场和意见不一致,容易造成他们遇事就依赖别人,逃避责任。”人自出生起就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懂得“趋利避害”。当孩子犯了错,父母中一方责罚他们时,孩子会本能地寻找庇护。此时如果另一方站出来跟爱人唱“对台戏”,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惯性思维——即便我做错了,也总会有人来帮我。在如此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形成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的回避性格,即便犯错也不愿承认,努力为自己开脱,逃避责任!
父母的分歧还可能影响孩子正常的认知发展。孩子长期在两种相互矛盾的声音中成长,然而父母双方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无论听从哪一方就必然导致会违背另一方,导致孩子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取舍,究竟听谁的才是对的。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处于混乱之中,遇事摇摆不定、犹豫不决。
当然父母双方形成各自的教育方式肯定与父母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有关,想短时间内相互体谅包容不是件简单的事,但一点点的变化必然会让家长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实在无法达成一致,父母双方不妨共同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借权威力量的专业知识调整两个人的认知和教育方式,让家庭教育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