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作文大赛吧 关注:36,821贴子:1,255,361
  • 0回复贴,共1

心愿身违 ---写给我最爱的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愿身违
人们最爱的通常不是携手一生的伴侣,亦不是养育他们的父母,
反而是那个常常气的他们没法子的孩子。现在的孩子,更是集万千宠
爱于一身,除吃喝拉撒须亲力亲为后,无一用得着自己动手。我小的
时候,爷爷就非常疼我,但若真要我说出个所以然来,我竟无以言表。
也无非是嘱我吃饭,供是上学,教我做人。照理这些都是长辈的责任,
而我却真切的感受到爷爷在这些平凡是事情中注入的精力,未曾体验
者,怕不能感同身受。
快乐的日子是无法长久的,我开始相信这样的话了。在我尚未完
全懂事的时候,爷爷就离世了。尽管爷爷此前已经病危,是仅靠着输
液来维持生命的。但无论我怎样做好准备,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都如同被绊了一跤,让我措手不及。人们常说念念不忘,这大抵算思
念的初级阶段,因为你念着,所以忘不了,而是我“不思量,自难忘。”
爷爷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他精通经戒,是一名法师。为人
们求富贵,驱之不详。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迷信,而是作为一种文化
流传开来,这种信仰从我们一出生就被植入到我们的脑中,喜事丧事
都得请法师去念上几句,好比人们结婚,除了拜高堂更得拜天地,还
要再做些法事,没有人能免俗,不信也没用,谁又愿意做第一个吃螃
蟹的人呢?据父亲说,爷爷九岁就出师了,当时由于个子小,要站到
椅子上方能主持斋仪。这个画面实在滑稽,父亲每每讲起都引的我捧
腹大笑。我猜父亲并不知道,我这笑是含着泪水的。
爷爷非常节俭,在我印象中,他几乎没买过一件衣服,家里的饭
菜他永远不会倒掉,照他的话说,即便这菜已经变味再抄一次终究还
是香的。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对粮食的认识是很深刻的,所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想他们是最有体会的。在吃饭这件事
上,爷爷常常教育我们说,能吃多少饭就该拿多少,把剩下的饭倒掉
会被天上的雷公打的,爷爷语重心长的口气,吓吓小孩子还真是管用。
抽烟和喝茶,是爷爷的两个爱好,不巧的是一个伤身一个养身。
爷爷通常会买两种不同的茶叶,廉价的自己喝,有客人在的时候方才
拿出好一点的茶叶。晚些年的时候,爷爷的身体不行了,每抽一根烟,
都伴着一阵咳嗽,爷爷狠心将抽了几十年的烟戒掉,只是偶尔时候他
人递过一支,即盛情难却,便点上烟抽上两口又迅而灭掉,烟瘾再来
时续而点上,一根烟作几次抽。
爷爷的一生真的非常简单,他就一直这样平淡的生活。甚
至连他的愿望都很简单,他只是希望一家人和睦就可以了,就这么一
个个简简单单不算愿望的愿望,爷爷走的匆忙,心愿身违竟然没有看
到。
我的母亲是广西人,比较高挑,比父亲高出有半个头,论形象,比
父亲确实好看的多。大概是基于此,或者别的什么,母亲总抱怨说,嫁
错地方了。那个时候,父亲母亲常常吵架,一个打麻将一个打牌,天天
打成一片。我和弟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是爷爷在照料着。好多
次,爷爷做事回来,看见母亲在隔壁打牌总会叫一下,劝她早点回来,
结果可想而知,只是自讨没趣。据说一个赌徒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爷爷
叫了很多次,换了很多种说法,均没有见效,不仅母亲烦他了,连邻里
都对爷爷不耐烦了,觉的爷爷很不知趣。一段时间后,爷爷更加力不从
心,开始用所有的心思教育我们,他大概做梦都希望我们能有所成就吧.
我一直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相信这些人为的塑像能有人所不能为的神
力。但我希望有天堂地狱这一说法,没有别的原因,我只是希望像爷爷
这样善良,处处只想着别人的人,应该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一个善良的人
应有的回报,而不是一直付出他的一生。
我很喜欢李宗盛的一句歌词,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表达千万分
之一。我此刻的心情真如胡适写他的母亲,这支笨笔实在写不出万分之
一二。西方有种哲学说,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就证明你没疯。我们
不妨这样理解,如果你能说的出你多爱一个人,就证明你不够爱他。因
为爱情是无法言表的,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但凡是让人心痛的,都证明它曾经美丽过 。


1楼2015-12-15 20: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