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国际吧 关注:22贴子:261
  • 0回复贴,共1

龙的传说(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龙的故事
  在民间文学艺术中,龙的形象常是拟人化的,就以家喻户晓的海龙王的形象来说,有的为民造福,有的为害百姓。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善恶不同、性格似人的海龙王出现。《西游记》描写了孙悟空到水晶宫向龙王借兵器的情节。《封神榜》描写了哪吒打死为害百姓的龙王太子敖丙的故事。元杂剧《柳毅传书》,则叙述唐朝书生柳毅,搭救落难的洞庭龙女,以后结为夫妇的悲 欢。而《张羽煮海》,则是秀才张羽与龙女反抗龙王,煮沸大海,终成眷属的喜剧。人们通过这些龙的神话故事来扬善伐恶,宣传人民心中的社会价值。
  龙能布云施雨的说法由来已久。在苗族地区,每年举行布龙舞,人们把一片片青布用双手举过头顶,互相连接成为长龙,象征源源不断的流水,祈祷丰收。在汉族地区,不论东南西北,各地都有龙王庙,那是过去用来祈祷风调雨顺,保佑丰收的地方。
  有关龙的活动
  因为龙这一人文动物代表着社会不同人群的性格、哲理思想和生活理想,所以龙也一直是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的道具形式,其中赛龙船和龙舞最 普遍。龙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穆王乘龙舟出游。隋炀帝经运河到南方游览。坐的也是龙舟。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漆棺,就有王者乘龙舟的图案。在民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在阴历五月初五端阳节举行龙舟竞渡的活动。于是龙舟的形象也成为绘画和工艺美术装饰纹样的题材关于龙舞的活动,汉代已有文献的记载,也见于汉代的石刻画。今天逢盛大喜庆节日,仍有各式龙舞表 演。
龙的造型
  龙纹的基本形态
  中国人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审美观点,创造出千姿百态的龙的艺术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原始社会,龙只是一种人头蛇身的动物。商周时期龙纹处在发展的初期,龙的种类较多,主要表现在角形和体形的变异上。从角形看,有且字形角,有尖形角、有花冠形角,有分岔形角,有牛角形角,有多齿冠形角等六大类型。
  直到宋代,分岔形的龙角才成为固定的式样。商周 时期 的龙纹体形长短不一,归纳起来有五大类型。第一种是蛇体形造型。商代龙字就是兽头蛇体的象形字。商代 的人首蛇身造像卣、周代的鱼龙纹盘盘心蟠龙纹、战国 早期交龙纹鉴腹部装饰的龙纹都是蛇体形的造型。
  第二种是兽体形造型。
  第三种是蛇体缩短而呈爬虫形的造型。第四种是分解组合型;包括一头双体组合型、两头一体组合型、三头一体组合型。
  第五种是变体龙纹。变体龙纹是由写实风格的头部与抽象几何纹或蔓藤纹、蔓草纹的身子组合的纹样。为龙头与几何纹组合,为龙头与蔓藤纹组合,为龙头与蔓草纹组合。蔓藤纹与蔓草纹的差别:蔓藤纹龙身只画蔓藤而不画枝叶,蔓草纹龙身则直接生枝发叶。把动物形象与植物形象合为一体,赋予艺术生命,构思和手法都很独特。


1楼2015-12-16 09: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