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涂山之会会址——王和上寨
左传·昭公四年·楚子合诸侯于申》记载:“穆(天子)有塗山之会。”晋代杜预注:“周穆王会诸侯于涂山。”[57]其中“塗山”,与黄帝铸鼎会盟的“荆山”、大禹铸鼎会盟的“塗山”同为一地。
关于两次涂山之会地望,史家多数认为系安徽怀远三涂山,可它与黄帝会盟的“西太山”难有瓜葛。均不合于《左传》昭公四年楚子合诸侯于申的记载。我前面也说过怀远三涂山或许是中原豫国夏人南迁过程中怀念故地留下的地名。
今西太山虽无文字记入,但我记忆中,我父(张之亮)为牌路建村后办小学缺钟,于1958年在太山庙炼铁炉边抢救原太山庙留存的一残鼎(做钟),上有祈国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及“周穆王”字样(在我保留到1993年前后不慎失踪,今仍在我的追寻中······)。
史载,周穆王为平徐夷反叛而开涂山之会,与会者不详。今太和山地区留存的地名或许可窥斑点:韦园村的“王和上寨”当为周穆王“和天”而得名。”直营地“——南寨就有可能是穆王的大本营“。王和上寨”西的“赵盘岭”,可能是赵国军队驻地;北边松门界中的“韩家寨,莫非为韩国的营寨?如果”王和上寨“南牌路村的”齐家寨“为齐国的营寨,那么,其东边的”连云礤(寨)该是谁的营盘?
我曾围着王和上寨转过多圈,但始终没有登上寨顶。前些天我备足干粮和水,决心登顶。但终因王和上寨四壁悬崖峭壁,无当地人攀引开路。我独自一人难以犯险。仅还是到寨根转了半圈,转向寨南稍低于和尚寨的“寨南峰”顶。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