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演员来说,他(她)的终极理想是成为一个能完美消化任何角色的值得信赖的演员。他(她)需要既能驾驭一个忠诚老实憨傻的角色,又要能自然展现狡黠油滑八面玲珑善于逢迎的人物。演员的魅力在于让人物设定变得合情合理丰满立体。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都知道,任何一个人,他(她)都是一个多面体,对于一个男性,在家庭中,他可能既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更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丈夫,而在社会职能中,他可能是一个无情冷酷铁腕的政客,又可能是一个懦弱胆小怕事的男仆。把家庭社会诸面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一个成年人,首先是要让自己活着,让家人活着,然后是更好的活着。所以,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他也和任何善良的人一样有着共同的朴实的生活目标,这也正是让看客让观众悲悯和共鸣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应该具有的共识,即非黑即白黑白分明的人物在正常社会正常作品中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不正常的意识形态控制的社会里,才会只把荣誉颁发给饰演正面角色的演员,观众才会只喜欢饰演正面角色的演员而厌恶饰演反面角色的演员。在正常社会,编剧导演往往给演员足够的空间去演绎角色,并希望演员能呈现给观众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情感真切细腻丰富的人物形象。因为只有这样的人物形象才能自然本能的吸引观众,让观众与角色一起体验抉择的痛苦相逢的喜悦等待的茫然岁月的沧桑,只有有了这种感性的情感基础才会让观众由衷的领悟信任的珍贵,爱情的伟大,平凡人生的不平凡等等。而这些醇厚芬芳的情感,如果忽略过程忽略演员的精心演绎,无论原本多么卓越的作品都会只剩下空荡惨白干枯的骷髅 ,毫无美感。
欣赏一部作品,就是要循着作者或角色的足迹,徐徐而行,而不是抽血割肉只留一副故事的骨架,然后用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去填充,自己重新编造一个故事,这样改装之后的作品已不再是原作者的作品,这样作品的艺术性与原作品已毫无关联,和其他人就该作品的探讨也已失去意义。一个虚构的故事,就是指发生的事情是虚构的,所以探讨故事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人的情感逻辑才是相对真实有意义的。
一部优秀的作品,是有机的整体的充满了美感的。这种美 不一定是欢乐的表面的甜蜜的。相反,作品的美,往往是伴随着力量的,内在的,深沉的,含蓄的。很多作品都有与命运抗争的主题,它的节奏可以是激烈的,旋律可以是哀婉的,色调可以是灰暗的,味道可以是苦涩的。刘邦的‘’大风歌‘’是一种豪迈的美,项羽的‘’垓下歌‘’是一种悲壮的美。美可以很凄凉悲情,也可以很绚烂欢愉。这些美在书的字里行间弥漫着,在演员细腻的演绎中流淌着,只有把心放得很低,以谦卑的姿态做成一个容器,盛放驻守着美,这些美便可滋润你的灵魂,丰富你的人生。
欣赏一部作品,就是要循着作者或角色的足迹,徐徐而行,而不是抽血割肉只留一副故事的骨架,然后用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去填充,自己重新编造一个故事,这样改装之后的作品已不再是原作者的作品,这样作品的艺术性与原作品已毫无关联,和其他人就该作品的探讨也已失去意义。一个虚构的故事,就是指发生的事情是虚构的,所以探讨故事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人的情感逻辑才是相对真实有意义的。
一部优秀的作品,是有机的整体的充满了美感的。这种美 不一定是欢乐的表面的甜蜜的。相反,作品的美,往往是伴随着力量的,内在的,深沉的,含蓄的。很多作品都有与命运抗争的主题,它的节奏可以是激烈的,旋律可以是哀婉的,色调可以是灰暗的,味道可以是苦涩的。刘邦的‘’大风歌‘’是一种豪迈的美,项羽的‘’垓下歌‘’是一种悲壮的美。美可以很凄凉悲情,也可以很绚烂欢愉。这些美在书的字里行间弥漫着,在演员细腻的演绎中流淌着,只有把心放得很低,以谦卑的姿态做成一个容器,盛放驻守着美,这些美便可滋润你的灵魂,丰富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