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神秘学社吧 关注:146贴子:1,207
  • 5回复贴,共1

宇宙,生命,巫术的合一之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即认识,即创造(表达),即欣赏,即提升,即实现。
——“乾,元,亨,利,贞。”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自我,道本尊(宇宙圣心)从混沌之中造化出另一个对立分裂的我,藉此体验种种现象,从这体验之中,我们才对自我有了真正的认识。
理解这体验的过程,称为超脱的欣赏,这是宗教和哲学上的乐。
体验本身即乐,而乐即收获。因为体验,所以我们重新认识了自我,这重新被认识的自我,其实不离从前那混沌的自我,但是却被重新认识理解,于是仿佛有一种蜕变提升,所以这体验促使了提升。
重新被认知的自我,即是原本那混沌的自我,又是不同于混沌的自我。由于混沌的自我不被真切认知,所以无法被实现,而在体验之中被认知的自我,称为被实现的自我。
整个过程就是,为了认知自我,于是创造和表达,在创造和表达之中,出现了认知客体的自我,面对这个可以被认知的自我,于是产生了善恶有无、功德成败、苦乐得失等等。当这些东西的反照促使自我被理解认知,于是就有了欣赏,对“主体即客体即存在”的欣赏,这种欣赏得益于混沌被认知,自我被理解,这被认知理解的自我相对于混沌自我,就是一种提升,而这个从混沌到认知的过程,展开在现实世界之中,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这是宇宙和人生存在的根本机理。
而巫术基于对处境的认知,做出表达和创造性行为,幷在整个行为过程之中完全投入地去“欣赏”。当这个动作反照自我和万物,又进一步促进了认知,于是被提升。这对主体的认知(提升)本身,才是巫术真正要实现的目的。只有基于这种认知(提升)之中,物质现实需求才会被回应,僭越了这一层,是低级的巫术。


1楼2015-12-21 12:36回复
    宇宙圣心在高级巫术中的再现
    宇宙圣心三位一体的关系,构成了道本尊。而在高级巫术之中,我们所做的就是表达重现这一互动模式。巫术中的鬼神,代表了宇宙;巫祝代表了圣人;而求术者,代表了心灵。在生活现实中,三者是紧密关联互动的。而在巫术现实中,三者同样需要达成这种紧密关联和互动。而通过信仰和仪式,鬼神与巫祝达成了关联互动;通过事实的“关系”,巫祝与求术者达成了关联互动;通过归宗,求术者与鬼神达成了关联互动。
    于是这就构成了一个神圣的等边三角形,这就是宇宙圣心三位一体模式的再现。而巫祝本身,同样以相同结构的等边三角形建立了与道本尊的关联互动。然后求术者再通过微观等边三角,而联接宏观等边三角。这样的巫术,是完整的高级巫术。


    5楼2015-12-21 12:48
    回复
      宇宙的孝子
      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宇宙的一份子,所以本质上万物包括人与宇宙的关系是等同的。万物不做什么,它们是宇宙的一份子。那么无论人做了或不做什么,也都还是宇宙的一份子。万物和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丝毫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譬如父母与众多子女,无论子女做了什么都无法改变他们之间的血脉关系,从血脉上说,各个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同等的。
      宋儒说:宇宙不隔阂人,人自隔阂宇宙。
      但是,人与万物毕竟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人能够认识到自身与宇宙的关系。所以,当人认识到了自身与宇宙的关系时,这种认识的过程,就使得我们不同于万物,而和宇宙的关系似乎更近了一步。而人如果不做这一层面的认知,那么意味着人甘于与万物趋同,那么正如列子所言,“隶人之生,隶人之死,众人且歌,众人且哭。”
      而人一旦进入这一层面的认知,那么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真实意涵便开始表达呈现,同时人脆弱而渺小的生命也开始提升扩大。也就是说这种认知一定会造成一种对生活的影响,因为真切的认知会展现为实践。最后,正是这种感知和实践,让与万物同为宇宙之子的人类脱颖而出,与宇宙心心相印,成为宇宙父母的“孝子”。
      当然,无论万物和人类做或不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的是我们永远是宇宙之子。但也正因为我们能够认识这点,所以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如何进一步成为宇宙的孝子”。因为宇宙是深爱我们的,祂唯独让我们得以思索我们的生命,得以感知我们和祂的关系。


      6楼2015-12-21 12:49
      回复
        最高的人格,是理性和感性的均衡发展。理性是一种思辨能力,感性是一种感受能力,纯粹的理性使人冷漠,纯粹的感性使人狂热。要达致二者的均衡,须通过不断学习、思考、感受而建立起信仰,落实于实践,也即《中庸》之“诚”。所以对信仰的认知、体会、实践,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高的人格。但是信仰有高级信仰和低级信仰,只有高级信仰才会真正指向无限的最高人格。而高级信仰是服务于人类精神物质双重文明、家庭社会双重进步的信仰,任何一项的缺少或偏颇都不是高级信仰。


        8楼2015-12-21 12:50
        回复
          表达是存在的本质,进步从属于表达。
          个体层面,表达发生在形而上和形而下,而纯粹的进步只发生在形而上,形而下的终必衰退。
          整体层面,表达和进步皆可贯穿形而上和形而下。
          物之表达即物之存在。
          物之进步即物之被表达本身,即物之被完成(被使用理解欣赏)本身,即止于至善,即命。
          人性所有的面向和构成都应该通过某种直接或隐晦的方式被表达,
          这个寻求表达方式或机会的过程即自我认知、进步完善的过程
          (此前就要有一个发现人性各种面向的过程)。
          这个表达过程会促使人与外界逐渐达致和谐,即万物一体。这又称为投射。
          社会活动、宗教、民俗、仪式、神话、各种艺术等皆为投射。


          9楼2015-12-21 12:50
          回复
            无念的意义
            宇宙圣心的三德(认知、表达、提升;智、仁、勇)建基于从虚空到万物、从一到多、从简到繁、从绝对到相对,然后再回顾的过程。所以当人作为主体处于这个过程之中时,如果不能回顾到“原始反终”的起点或终点之中去,那么整个过程便无法完整展开和体认,便失去对宇宙圣心的完整体悟。而这中间的过程,便对应着思考和感受,而起点和终点则是无念。也就是中与和。所以,念和无念都不是宇宙圣心,只有念和无念的相对才是。这就是通过动静阴阳而体悟超越动静阴阳的本体的道理。


            10楼2015-12-21 1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