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难:西游记剧组曾被央视“叫停”
西游记所遭遇技术问题、借用演员所要经历的人事程序,今天看来都是难以想象的时代病。在新旧交替的改革开放初期,《西游记》也因为创新遭受了不少来自体制内和社会上的争议。
在《西游记》艰难拍摄时,央视内部流传着对杨洁拍摄进度的质疑:“国家不应该拿这么多的钱让她去游山玩水!”甚至有人在党组会上痛心疾首地流泪:“领导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让《西游记》停下来!”
1986年,剧组正在绍兴拍戏,忽然来了一个由财政部、广电部和中央电视台三家组成的三人调查组,因为“《西游记》乱花钱、不拍戏、专门游山玩水”的罪名被反映到了中央。
杨洁对调查很坦然:“这样我就不用自己去辩护了,怀疑我的人可以自己来看。”调查组跟剧组一同拉钢丝、抬机器,临走时留下的话是:“来了才知道你们是这么辛苦!你们的条件太差了!”随后调查组为剧组争取来一百万的经费,可以购置一台新的摄像设备,给剧组每人一件风雨衣。精打细算的制片主任想省钱,没有直接购买成衣,而是找了制衣厂订做风雨衣,孰料最后到手的是一批不合格产品,袖子不一样长,扣不上扣子的情况都有,但钱已经花了又不能再买一批,这个福利就这样浪费了。
摄制组更关心的是新摄像机,但拨款之后,新机器却迟迟没有动静。杨洁询问进度,得到的答复是:“你们把正经事干好就行啦!甭管那么多事!”直到一年后,1987年拍摄进入尾声时,新机器才到位。
从1982年开始,每年春节杨洁都会拿出一两集《西游记》播放,以满足观众的要求。1986年春节前夕,杨洁想剪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11集电视剧播出,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主任也同意,不料另一位台领导却对此有意见,认为“赶出来的东西就搞不好”,硬脾气的杨洁跟台领导吵了一架,最后台领导还是同意11集一起播出了,观众反应自然热烈。但在这之后杨洁却得到一个消息,台里说预算没有了,想让《西游记》停拍。工作热情高涨的剧组无法接受,提出要自己找钱拍戏。杨洁跟台领导提议:“自己找钱自己拍,后面的版权归我们,行不行?”台领导反问:“你的版权?你是哪儿的?”杨洁立刻在版权上让步:“只要能拍完就行。”
这个方案通过了,全剧组都开始找钱,但社会的商业化过程才开始,央视高收视电视剧也拉不到赞助,经历了多次挫折后,制片副主任李鸿昌从铁道部十一工程局找了三百万资金,供剧组拍完后15集。
但杨洁没有想到的是,这三百万资金支撑不到全剧拍完,一两年间,物价上涨了,制片成本高了,选好的景也变成了旅游景点开始收费了,但剧组人员的报酬还跟6年前一样:每集最高90元,最低30元。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杨洁忍痛割舍了5集,老版《西游记》就只剩下25集。
1998年,杨洁拉着已经步入中年的主演们又拍摄了《西游记》续集,出发点其实是把1987年没拍完的戏补完。但世事变化,尽管有了更好的设备和条件,《西游记》续集却远远达不到老版的辉煌。

(李鸿昌就是蜈蚣精, 七蜘蛛的师兄, 是他找来的三百万资金, 西游记才能继续拍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