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随园食单》评论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魅晴难。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题记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一言,这句话亦成为许多名人饕客的口头禅。而《随园食单》恰巧就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饮食文化著作。
《随园食单》是作者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汉民族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汉族饮食名著。
于是,在追寻这本书中的美食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对于世界来说,中国的美食就像是中国的瓷器一样出名,而中国菜自古以来的文化,亦是让人忍不住追寻探究。
中国古代的文人中最爱提起美食的人恐怕就是苏轼了。苏轼所自创的名菜“东坡肘子”至今还广为流传。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轼的《猪肉颂》一文,是在其生活极其困难,境遇极其糟糕的情况下诞生的。于是,就在苏轼原本豪放的文风下,美食于自身的境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可谓是不精妙。
所以,由此可见,美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于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于是,在这样的了解下,翻开《随园食单》我们看到,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等十四个方面。在须知单中提出了既全且严的二十个操作要求,在戒单中提出了十四个注意事项。接着,用大量的篇幅详细地记述了我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流行的 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从选料到品尝都有所叙及。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菜肴几百年来大致上没有什么本质上面的变化,他推崇的美食,如今仍然非常实用。
以羽牲单中的一道菜为例:蘑菇煨鸡。做法大致为:鸡肉一斤,甜酒一斤,盐三钱,冰糖四钱,蘑菇用新鲜而不霉者,文火煨两枚线香为度,。不可用水,先煨鸡八分熟,再下蘑菇。
以本人的亲身体验来说,此法做出来的鸡肉,鸡肉鲜嫩,蘑菇多汁,此中妙处,还需亲身体味实为上佳。
只是,原书中戒单一章的戒火锅一篇,于现在而言,实质上是有一些偏颇了。
古代的火锅,也就是热锅子,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无法准确的调节火候,以至于大部分食材由于火候的不合适,会变得很不爽口。而现在的火锅,因为可以精准的调节火候,所以对于某一方面来说,此篇见仁见智。
《随园食单》文字浅显清爽,人人都可照着去做,有趣的是,作者还将某菜做法,出自何人何家大都写了出来,实在是一本美食家的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