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蔷薇吧 关注:1贴子:16
  • 8回复贴,共1

我对节食减肥的一些看法和经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chap 01 开始
个人认为减肥这件事最重要的是坚持,不要急于求成。
至于难度,是可以通过分解降低的。
可以从两件事作为开始。
第一,买一个体重秤,每天固定的时间段称一次。
体重秤是个客观的标准,很有必要。
第二,如果吃宵夜,就去除宵夜,否则,就从晚餐减半开始。
减肥的主要途径不外乎控制进食,适度锻炼两条路,
而控制进食更容易且效果更好一些。
先坚持一星期,再看情况咯。
如果饿,就早点睡,早餐多吃点,这都是比较好的习惯。
我会每天发一点内容,这也是对重在坚持这个理念形式上的实践


IP属地:广东1楼2015-12-30 09:12回复
    chap 03 节食的必要性
    对我来说, 减肥要遵循两条原则,
    一. 有效, 二, 健康.
    除此之外, 出于懒和穷, 还有两条奢求
    一. 简单, 二, 便宜
    符合要求的其实也不外乎最基本的做法, 节食和锻炼.
    节食是不做什么, 锻炼是做什么, 比起来, 还是不做简单.
    而且, 从根本上来说, 节食是根基, 锻炼是辅助,
    保持食量然后用很大精力去锻炼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事情.
    等到过一些时间适应了节食不适的过渡期, 再考虑锻炼.
    从摄入量的角度来看, 减少早餐, 午餐, 晚餐应该差不多,
    从目前普遍的健康角度的认知来看, 晚餐的重要性最低.
    对于我来说, 上午和下午需要工作, 吃了才有精力,
    要不然对不起老板工资. 而且减少晚餐可以减少睡觉的肠胃负担.
    本来午餐可能比早餐更重要一些, 但减少晚餐的前提下,
    早餐的重要性大幅度提升.
    总结 : 节食很有必要, 先从晚餐下手, 早餐要加强重视.


    IP属地:广东3楼2015-12-30 09:12
    回复
      chap 04 意志力像肌肉
      我比较相信人的心理和身理关系密切, 互相影响.
      就是饱暖思淫欲这一类思想.
      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这本书中认为,
      意志力就像肌肉, 运用了就会消耗能量,会疲惫,也有极限.
      根据我的体会, 我比较赞成这种说法.
      我之所以今年能有所进展, 与工作不加班关系很大.
      如果一个人动用很大的精力应付工作或其他事情,
      减肥这件事情上确实会力不从心.
      我把节食当作工作之外最大的事情,
      一切其它消耗意志力的事情的优先级都靠后.
      如果说做不到节食和锻炼, 我是非常相信的, 这确实很难.
      但只要能保持目前的这些原动力,
      切实行动起来, 在心中加强自己的决心,
      加上我的认识和经验的帮助, 分解难度, 坚持下去,
      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总结: 加强对减肥的重视, 多分配意志力配额


      IP属地:广东4楼2015-12-31 09:13
      回复
        chap 05 不要急于求成
        我高中时期很喜欢做计划, 但几乎一个都没做到.
        因为我太过急躁了, 总想一口吃成胖子(只是比喻)
        每个计划在不考虑意志力的前提下确实有可行性,
        但那时候本身就整天昏昏沉沉, 哪有那么多执行力.
        今年开始节食的时候, 我设立了目标, 但没有定期限,
        准备一直坚持下去, 不达目标不罢休.
        大约十一月的时候稳定的达到了目标, 现在是第二目标,
        快要达成了, 之后还有第三目标, 也是终极目标.
        我的个人经验是, 宁可好高骛远, 不可急于求成.
        一旦计划达不到, 造成的挫败感是非常强的, 非常不利于以后的再接再厉.
        而且涉及身体, 操之过急很容易损害健康, 这与健康的初衷背道而驰.
        可以有个期望, 但千万不要当作 deadline.
        人的身体机理还是比较复杂的, 也不是能够简单按线性规律推算.
        总结: 不要急, 要坚持.


        IP属地:广东6楼2016-01-01 23:10
        回复
          chap 06 过午不食的科学性
          我一向是支持科学的, 在我过午不食开始前和早期,
          我非常想知道这么做是不是科学的, 副作用有多大.
          我查了一些资料, 也看了知乎,果壳,豆瓣上的一些言论.
          结论是, 以目前科学的水平, 对人体的了解非常有限,
          不能给出明确的答复.
          支持者有的说古人不吃晚餐.
          据我的了解, 中国从宋朝起两餐变三餐,
          比尔·布莱森的书中说欧洲人工业革命以前晚餐就吃一点.
          但古今确实不同, 晚上睡觉时间就差了很多.
          反对者说会破坏肠道菌落,以及胃酸按规律分泌出来但没有食物.
          但人体具有很高的调节能力, 水土不服一时而已.
          在相关贴吧和论坛上有很多实践者,
          从TA们的经验来看, 只要循序渐进和适可而止, 没有大的副作用.
          总结: 过午不食因人而异, 小心实践就好.


          IP属地:广东7楼2016-01-04 15:38
          回复
            chap 07 坦然面对自己的路
            由于我远离父母, 且独来独往,
            所以能很大程度上避开大多数人都有的一个干扰项,
            就是周围其人的干扰.
            要是在家里, 我这么做绝对被老妈唠叨死.
            2012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人已经接近中国标准超重的边缘.
            由于生产力的进步, 食物相对而言变得廉价,
            并且, 进化史上食物匮乏留下的印记太深,
            减肥对于大部分超重者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节食和锻炼都很痛苦, 所以减肥是一条孤独的路.
            如果和别人一起吃晚饭, 你吃的偏少,一定会有反对的声音.
            "别装了, 就你还减肥, 不差这一顿饭."
            "相信我, 吃这几口肯定胖不了, 你看我每天吃这么多都没事."
            "不吃怎么行, 身体肯定受不了,多运动就好了."
            此时, 就是一个考验, 考验自己的信念是否坚定.
            一. 没什么人是真心关心你, 大多数人只是见不得异己, 认为和自己最正常.
            二. 大部分人在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很浅薄, 但总认为自己最正确.
            三. 吃多吃少是自己的私事, 他人无权干涉.
            只要能一直坚持下去, 说这些话的人知道自己的话是废话以后, 基本上会闭嘴.
            总结: 坚定信念, 走自己的路.


            IP属地:广东8楼2016-01-06 17:30
            回复
              chap 08 我与父亲的一次对话
              前一段时间, 老爸老妈知道了我进行节食的事情.
              不用说, 肯定是很担心, 而且是反对了.
              那次给家里打电话, 老爸对我说,
              "以你的骨架, 不能少于XX斤, 要不就不好看了."
              原话说的还是比较委婉的, 有当过领导的人的那种特有的语言艺术.
              我对我爸说, 现在好一些公司作为福利一般有体检, 半年或者一年,
              对这些体检出来的疾病一统计, 排名前十的有起七八种与肥胖有关,
              包括脂肪肝, 高血脂, 胆囊息肉, 糖尿病等, 降低体重有利于健康.
              由于老爸糖尿病几年了, 所以对我的这些话深表赞同.
              但是老爸还是有些担心, 体重减少了身体抵抗力会下降.
              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 光靠节食瘦下来,
              至少在短时期内我认为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
              我回答老爸说进行一些锻炼就能提高免疫力,不会有太低问题.
              老爸至此基本认同了我的看法.


              IP属地:广东9楼2016-01-06 17:30
              回复
                chap 09 你饿了吗
                以前看过一篇小文章, 说饥和饿不同,
                饿就是一般说的饿,身体感觉饿了, 想吃饭.
                饥是深层次的生理上的缺乏营养而表现出身体不适.
                刚才又大概查了一下, 没有找到支持这种说法的出处.
                不过这两个概念还是很有意义的.
                根据营养学什么的, 一个人一天摄入多少多少能量比较适合.
                但对于一个习惯了大吃大喝的人, 那点份量根本就吃不饱.
                人体的饥渴感受是一种反馈, 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但这种感受并不一定很准确,容易受习惯和心理的影响.
                减肥, 需要摄入小于消耗.
                而肥胖, 本身是摄入大于消耗的长时间积累.
                所以, 节食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忍受饥饿的感觉.
                为了减轻这种感觉,
                有的人在吃饭前先灌半肚子水,
                有的人吃较多的低热量食物取代较少的高热量食物.
                这是节食最难的地方, 理性上认识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增加信念.
                好消息是, 稳定的节食一段时间后, 胃口确实能缩小, 也能减轻饥饿的感觉.
                也有人急于求成, 不是节食而是绝食,
                或者淀粉不吃只吃些瓜果蔬菜.
                我认为短期的小心的尝试也未尝不可, 但不可长期进行.
                当生理上真正缺乏营养的时候, 一定要立即进食, 以健康为重.
                根据我的经验, 其表现为
                身体虚弱, 大脑昏沉, 眼前发黑,
                有低血压和低血糖的那种不适感.


                IP属地:广东10楼2016-01-06 17:31
                回复
                  chap 10 狭隘的个人经验主义
                  在科学还没有涉及的地方, 邪说就容易泛滥.
                  比如减肥这件事, 事关人体, 算得上是一片科学的荒地.
                  在这方面, 那些身体力行者的经验非常重要,
                  但也要注意甄别, 因为里面有大量的狭隘的个人经验.
                  比如我看到有个人信誓旦旦的说, 过午不食需要晚上一口也不吃,
                  不管是牛奶还是苹果, 只要来一口, 就一点效果也没有.
                  这样的言论当然经不住推敲. 但类似的言论很多,
                  自己有了一些进展就成了全知全能的大师.
                  更不好的是, 那些涉及商业利益的,
                  发一些不知道真假和来源的对比照片,
                  然后说是某某产品的功效, 骗取辨别力不高的人的钱包.
                  个人认为不必为任何减肥产品掏腰包
                  效果好的不健康, 健康的很昂贵或者效果低,
                  健康并且效果明显的又是改头换面的节食和锻炼.
                  总之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药物或者器械上.
                  虽然狭隘, 总结不同个体的经验总有收获.
                  就像上火了牙疼去找西医人家根本就不认上火这个概念一样,
                  讲究科学的人肯定不认节食过程中的"平台期".
                  这是节食的众人对这个过程中体重降了一段时间之后保持稳定的时期的称呼.
                  这个现象我开始也不理解, 后来实践确实有体会.
                  按我的理解, 这是身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形成新的平衡.


                  IP属地:广东11楼2016-01-06 17: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