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憩吧 关注:470贴子:11,386
延书,医愚。


1楼2016-01-01 23:10回复
    阅读笔记帖,自我修行。


    2楼2016-01-01 23:12
    收起回复
      2016.01.01
      伯特兰·罗素《幸福之路》
      章节:06 论嫉妒
      -
      嫉妒是导致人不快乐的几大原因之一,它是通过比较产生的。作者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嫉妒,是因为他的目光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事情的关系之上。
      文章中的例子:你赚着一笔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工资,却听见一个你认为绝对不比你高明的人赚了比你高两倍的工资,你就会绝对不公平。原先的满足一扫而光。
      其实快乐的本源是在自身。虽然大多时候因为比较我们会产生不舒服的情绪,但我们也能从中学会感恩。或许我们不能要求自己不去比较,但我们可以利用比较中 这好的一面。在产生嫉妒情绪之时,想想这世界上还有多少人举步维艰,这样一来,便会觉得自己的情绪荒唐至极。
      嫉妒是一种狭隘的心理,常受其折磨的人需要学会感恩。自己的一切,并不都由上天决定,有时间去嫉妒,不如去做好自己。
      -
      短句摘录:
      “一个智慧之士绝不因旁人有旁的东西而对自己的不感兴趣。”
      “凡祝望加增人类的幸福的人,就该祝望加增钦佩、减少嫉妒。”
      “人类的幸福,其元素是简单的,简单的程度竟使头脑错杂的人说不出他们缺少的究竟是什么。”
      “嫉妒,当然和竞争有密切的关联。凡是我们以为绝对无法到手的一宗幸运,我们绝不嫉妒。……乞丐不嫉妒百万富翁,虽然他们一定嫉妒比自己收获更多的别的乞丐。”


      3楼2016-01-01 23:13
      回复
        2016.01.02
        伯特兰·罗素 《幸福之路》
        章节:09 论畏惧舆论
        -
        被束缚在别人的目光和评论中,谓“畏惧舆论”。
        活在他人的目光中,往往会丢失了自己。记得之前的一场会议的主题是“从他人的期望中解脱出来” 在此可以引申为“从他人的目光和评论中解脱出来”。是否“畏惧舆论”,关乎到人是否敢于做自己,是否因为他人的目光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排除一些看似“怯懦”的做法,某些做法可能恰恰是人坚守某种品质的结果。
        作者提到,一个人从一个圈子走到另一个圈子,可能他对生活的看法被改变了。很多时候在某一个圈子内不被容忍的行为,在另一个圈子里往往被当做是很平常的事。所以 由于观念的不同,人往往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及与自己趣味相投的朋友。
        对于青年人与老年人相互对待彼此的愿望的问题,作者认为,青年人不应迫于老年人给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但如果是专家或有经验的人给予的建议,就应该听取。旁人的建议可以适当地听取,自己衡量后 再定夺。
        能做到“不畏舆论” 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坚信自己眼前的路是正确的。拥有定见的人,不会拘束于他人的眼光中。不畏舆论,需要把见识拓广,把心胸放宽,把思想充实,把修养提高。
        -
        短句摘录:
        很少人能够快乐,除非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世界观,大致能获得与他们在社会上有关系的人的赞同,尤其是和他们共同生活的人的赞同。
        -
        不必要的胆怯使烦恼变得不必要的严重。公众舆论对那些显然惧怕它的人,总比对满不在乎的人更加横暴。……要是你表示害怕,保准你给他们穷追,要是你若无其事,他们便将怀疑他们的力量而不来和你纠缠了。
        -
        老年人用尊重的态度对付青年人的愿望,固然是可取的,但青年人用尊重的态度对付老年人的愿望却并不可取。
        -
        人不问老少,一到了自由行动的年纪,自有选择之权,必要时甚至有犯错误的权利。
        -
        大家对别人的意见是过于重视,大事如此,小事也如此。在原则上,一个人的尊重公众舆论,只应以避免饥饿与入狱为限,逾越了这个界限,便是自愿对不必要的专制屈服,同时可能在扰乱你的幸福。
        -
        幸福的要素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必渊源于我们自己的深邃的冲动,而非渊源于做我们邻居或亲戚的偶然的嗜好与欲念。


        5楼2016-01-02 22:21
        回复
          2016.01.03
          余秋雨 《文化苦旅》
          文章:黄州突围
          -
          余秋雨笔下的苏轼没有被过度神化,反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有忧的平常人。在豁达的背后,必然有心情的些许波动。
          结合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分析苏轼的境遇。
          黄州是苏轼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在这里他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人格得到了升华。
          曾有人对我说,苏轼对待事物的态度之所以能如此豁达,是因为他的境遇。在听到这话同时,也应自我反省,学会度过逆境。
          -
          短句摘录:
          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里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靠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03 22:44
          回复
            2016.01.03
            余秋雨 《文化苦旅》
            文章: 这里真安静
            -
            新加坡一处隐秘的坟地里埋着日本军人、妓女和一个文人。
            回首历史。对日本军人愤恨,对妓女感到同情,对文人钦佩。
            最终发出对日本人的呐喊。
            “真的,你们应该去看看。”
            我们需要铭记历史,但不应沉浸。勿忘国耻,放眼世界。
            -
            短句摘录:
            人类是健忘的,因此常常产生历史的反讽。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03 22:50
            回复
              2016.01.04
              余秋雨 《文化苦旅》
              文章:巴金百年
              -
              读完之后,对巴金先生产生敬佩之情,并向他学习好的品质。主要是摘录↓
              -
              短句摘录:
              他不作惊世之断,不吐警策之语,也不发荒原呐喊,永远只会用不高的音调倾诉诚恳的内心。
              -
              巴金认为,即使没有灾难,我们也需要反省,也需要建立一些基本品德。
              -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孟子·离娄下》)
              -
              (普京办公室挂的格言)即使深陷沟渠,也要仰望星云。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03 22:56
              回复
                2016.01.04
                周国平 《灵魂只能独行》
                文章: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
                摘录+感悟:
                “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
                “一个人懂得了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难,他就不会强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也不会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别人了。”
                人穷尽一生不断理解自己,深入自己的内心。既然如此,就不应将过多时间浪费在设法让别人完全了解自己或自己完全了解别人上。另外,很多苦恼都是由强求引发的,莫强求。
                -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行走,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
                如同梁漱溟说的“切莫走闭眼路”、“其路不须共也” 我们需要知道行走的大致方向,有的人也许只是这段短小旅途上的同行者,感谢此刻的相伴,也不抱憾于你的离去。因为我知道,你有自己的路,我不能成为你路上的绊脚石。
                记得有一句话说“当你不确定自己要什么的时候,想想自己不要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04 18:51
                回复
                  2016.01.05
                  周国平 《灵魂只能独行》
                  文章 理想主义
                  -
                  活在当下 不要姑息自己
                  -
                  短句摘录:
                  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
                  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只是因为你不想,绝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
                  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现在,要伟大就现在伟大,要超脱就现在超脱,要快乐就现在快乐。总之,如果你心目中有了一种生活的理想,那么,你应该现在就来实现它。倘若你只是想象将来有一天能够伟大、超脱或快乐,而现在却总是委琐、钻营、苦恼,则我敢断定你永远不会有伟大、超脱、快乐的一天。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理想是现在进行时的,而不是将来时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05 22:53
                  回复
                    2016.01.06
                    梁漱溟 《我的人生哲学》
                    文章 一个人的生活
                    -
                    短句摘录:
                    切莫走闭眼路
                    -
                    其路不须共也
                    -
                    自从起意思的那一天——就是发问的那一天——一个人的生活便已开始。唯有诚实的往前,不容休息休息,不容往左往右往后,永无歇止,只有死而后已……只有诚实的答问,诚实的走路,一分不诚实立刻就是一分疚憾。
                    -
                    -
                    今天就到这里 没什么精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06 22:29
                    回复
                      2016.01.07
                      余秋雨 《文化苦旅》
                      文章 阳关雪
                      -
                      想起了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去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 感受历史 感受风情,是另一种养分。
                      -
                      短句摘录:
                      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弃盔甲后的军旗。
                      -
                      西出阳关的文人越来越少,只有陆游、辛弃疾等人一次次在梦中抵达,倾听着穿越沙漠冰河的马蹄声。但是,梦毕竟是梦,他们都在梦中死去。
                      -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如壮汉啸吟,与自然浑和,却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不再欢悦,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1-07 22:57
                      回复
                        2016.01.09
                        梁漱溟 《我的人生哲学》
                        文章 我自己的长短
                        -
                        遵循机械性 终有一日才能打破机械性
                        -
                        短句摘录:
                        在表面似是自己能管理自己,旁人也看我是如此,如吃苦耐劳,屏绝嗜好,食色都很淡泊,其实这都是自己在勉强自己。勉强就等于以一个我管理一个我。他不是整个生命力的伟大活泼,就是不诚、不真切,这是不对的。
                        -
                        大概一切生物都像机器一样,不停止的不自主的在那里转,只有中国和印度的古代贤哲是比较进步了好多,他了解自己是如何去转,能以自动的转,不是机械地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09 23:07
                        收起回复
                          2016.01.10
                          周国平 《在义与利之外》
                          -
                          短句摘抄:
                          想靠形形色色的义的说教来匡正时弊,拯救世风人心,事实上无济于事。
                          -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
                          -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10 22:51
                          回复
                            2016.01.11
                            伯特兰·罗素 《幸福之路》
                            文章 什么使人不快乐
                            -
                            短句摘录:
                            要是机器生产的利益,能对那般需要最切的人多少有所裨益的话,那当然应该阻止贫穷的延续;但若富翁本身就在苦恼,那末教每个人做富翁又有何用?
                            -
                            罪恶是人人犯的,也可说没有人犯的,要看我们对社会所下的界说而定。
                            -
                            得凭着客观的兴趣去做进取性的活动,然后可以获得自尊心。
                            -
                            自大狂者,不问是病态的或名义上说来是健全的,通常是极度的屈辱的产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1-11 22:43
                            回复
                              2016.01.12
                              王清铭 《门》
                              -
                              摘录:
                              每个人的心底都耸立一幢心灵潜居的琼楼玉门。现代人,很有必要给自己的“琼楼玉门”安上守卫的“岗哨”,守护心头的那一片真。
                              -
                              钱锺书先生写过窗的随笔,说窗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浪漫。门不然,它是“现实主义”的,即使关得再紧,也必须打开,让社会走进来,让自己的生活“走”出去。门具有现实的琐屑和无可逃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1-12 2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