ち畅索笔记ん吧 关注:15贴子:2,255

【R&B=爱&笔】迦陵频伽----听那月光鸟儿在歌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


1楼2008-07-02 11:09回复


    2楼2008-07-02 11:09
    回复
      “小说家言” 

      听那月光鸟儿在歌唱 


      听那月光鸟儿在歌唱 
      如果你在人群之中看见我 
      我是一个身着白衣的女人,海藻般的黑发上簪一朵金色波罗夷 
      我是谁,从哪里来 
      我忘记了往事书的一切一切,只记得 
      我要找到那最会唱歌的迦陵频伽 
      你见过她吗 


      周小小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从床上坐起来,前天她从广州坐飞机赶来上海参加一个校园歌手的比赛,很累。可偏偏这段时间总是奇怪、反复地作着同样的梦——白衣,金色波罗夷……“怎么什么都记不得了。”周小小喃喃地说,无奈地抓了抓头发。 

      “管它呢,只是一个梦。”她随随便便套了一件夹克跑去比赛。她象个独行侠,穿着宽大的衣服、不修边幅地游走在赛道上歌唱。唱完了,站在台中央,听底下的评委做现场点评。 

      当最后一个尾音落下,一位长发的先生拿过话筒来,缓缓地说:“可不可以,不这样发音?”他学着她说话的口音,温和地笑了一下,“那是港台的发音。要不你就是唱出朵花来,也只是个二流的港台歌手。”他非常儒雅地、但斩钉截铁地为她的未来一锤定音。 

      她抿了嘴专注地听着,他学她讲话时她还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听完他对自己前景的占卜,她知道对面坐着的不是喜欢自己的人,但还是认真地鞠了一个躬。 

      冠军后来被一个唱校园民谣的红裙女孩领走,她站在舞台正中,被一群选手簇拥,双颊微红,容光鲜妍。颁奖时,彩带从空中撒下,缤纷而芜杂。周小小拿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小奖,站在人群里为冠军拍手。因为选手很多,她被挤到舞台边缘,有几根彩带沾在衣服上,像幼小的蚕。


      3楼2008-07-02 11:10
      回复
        一、 笔笔1st EP 



         你的音乐的光辉照亮了世界。你的音乐的气息透彻诸天。你的音乐的圣泉冲过一切阻碍的岩石,向前奔涌。 

         ——泰戈尔


        6楼2008-07-02 11:11
        回复
          撇开那吸引眼球的卡通抱枕不说,主要想说一下EP本身的设计独到之处。从包装整体意念来看,有几个关键词:前卫、张扬、无厘头。所谓无厘头,还不得不提到此次设计上的另一主角:狗。该只肥犬除了在歌词页底和相板书签上频频抢镜外,最有趣的是EP外壳北面的一张卡通图,一个狗食盆里放着一张CD,周围一串音符的图案。我在想,假如这张EP不叫1st EP的话,倒可以叫“music and dog”,或者“playing music with a dog”。古怪的牵连感,充分体现80后的恶搞精神,跟周笔畅骨子里那种在内地少见的时尚感很搭配。 

           这张EP,首先给人一个比较强烈的感觉,是那个用到俗烂的词:PK。你可以理解为左耳和右耳的PK,前和后的PK,情感和理智的PK,心脏跳动的快速和缓速之间的PK。不卖弄高深归根结底说的话,其实就是歌曲风格的迥异性。这张EP统筹风格所采用的技巧是排列次序上的“关联延伸性”。第一首《只剩我一个》代表悲伤,第二首《呃……》代表反击,第三首《不痛》代表自省和疗伤,第四首《天鹅》代表蜕变升华,像极了我们大多数人情感体验的必经过程。从失落低回到激越澎湃,从听觉和毛孔的打开到耳朵的阵痛,一连串上升的音符,带出浑然统一性。这种整合其实相当巧妙。当然,毕竟只是4首歌的EP,离所谓的主题性唱片还相去甚远,不过从中,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一些趋向性的构思和想法。


          7楼2008-07-02 11:12
          回复
            1/天鹅 

            科尔沁夫:“我在大气磅礴的《天鹅》中听到了对于音乐的热爱,听到了歌曲中发自内心的诚恳和期待。《天鹅》不是一首被商业污染的歌,它产生的力量来自音乐本身,来自歌词本身,来自歌声本身。对于我来说,这样的歌或许不完美,但足够震撼并且打动内心。” 

            内地乐坛少见的曲风和尝试是这首歌的卖点所在,不过更值得观注的是周笔畅的声音在这首歌里趋于两极化的表现。主歌部分的冰冷质感和副歌部分的热情开放,低音的浑圆厚沉和高音的尖锐撕裂,的确让人听到了不同以往的周笔畅。其实这首歌相当偏门,特别是对于一直给人以主流情歌和R&B印象的周笔畅而言,是一次非常先锋的尝试。这的确是一首让周笔畅原有的部分歌迷比较难以接受的作品,但却同时也是让一部分偏离流行的“怪ka”正式点头的作品。现场周笔畅与管弦乐团合作毫不示弱的演绎,更加值得一听。 

            这首歌的力量源于美声伴唱部分:“当夜色深蓝的时候,看天空飞过的天鹅”。夜色呈现出深蓝色的时候可以是两个时间:一个是夜幕降临,另一个则是黎明时分。是什么原因使得停落在湖面的天鹅挥动翅膀飞向蓝天,触摸繁星呢?那是英雄的呼唤所给予的力量和温暖。使孤单、寒冷、羽翼未丰的天鹅打开翅膀,穿越黑暗,冲向光明,降落在幸福的国度,这就是“歌眼”。歌特式金属交响的风格,摇滚的曲风,呈现的是国内乐坛比较少有的华丽感觉。周笔畅的中气不是一般的足,并且有独特的金属质感,这点可以足够弥补所谓的高音难度,换做其他人来唱很难压过交响乐和美声的声音。 

            这首歌采用了美声及交响乐,这一部分在整首歌曲中显得比较短,就像歌剧或交响乐的序幕曲,要的就是大幕缓缓打开的气势。周笔畅的演唱,我觉得是一种有生命力、有冲击力的唱法。听《天鹅》会给人一种暗示:周笔畅的音乐序幕已经打开,这只是一个辉煌的起点,真正的主旋律敬请期待。这是一首将会经得住时间淘洗、长远以闻的歌曲,TIME IS FAIR。就像保罗西蒙唱《斯卡布罗集市》一样,这首歌除了周笔畅,别人谁也唱不好,包括王筝在内。技巧可以训练,但心底的那份感受只有自己才能领会。


            8楼2008-07-02 11:13
            回复


              百度不让发

              以后再补


              9楼2008-07-02 11:17
              回复
                3/不痛 
                高晓松:“听歌是一种瘾,就像回忆是一种病,而伤感则是终身不愈的一种残疾。心静的时候,听歌最好。” 

                EP里唯一一首台湾制造的歌曲。machi史无前例出动四员大将,虽然作曲是melody,但仍然延续了李玖哲一贯的行云流水般的R&B贴身情歌路线。旋律动听自然不在话下,不过我这里主要想说的是周笔畅的声音表现。我尤其喜欢她在这首歌主歌部分的演绎。第一句就很打人,因为她的尾音非常特别,有点像水波纹,一圈一圈缓缓荡开来,给人一种“余韵未尽”的感觉。此外,她的声腔在中音区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营造空蒙又略带细沙粒的质感,也可以光润穿透,这对于表达歌曲将更添情节张力。其实常k歌的人应该知道,在同一个音区可实可虚且能游走自如是很困难的,需要对嗓音很高的控制力。 
                说到她的声线,正好可以顺带说说她一贯给人“感情派”唱法的印象。“感情论”一直是唯技术派和唯感受派争议的焦点。我认为,歌曲的感情传送跟歌手本身投入感情大小并不是绝对正比的关系,诚然,感受的确是主观的东西,但在感情传送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反而更多的是客观天赋的媒介——声线本身。 
                周笔畅有一个适合表现情感的声线,事实上,即使以她小小的年纪对一些情绪复杂的歌曲,或许并没有那么深的心灵感悟,可是通过她的声线唱出来,跟别人倾情唱出来相比,感情也许还要浓烈许多。她的声音是会让歌曲的效果加倍的,或者说是会让投入歌的感情在向外传送的过程中扩大化的。在这点上,确然是先天条件大于后天努力了。没有办法,就像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可是很多人内心情感再激烈丰富,那双眼依然是死鱼眼一对。而梁朝伟却是只要稍稍凝神定气便能忧郁无限电力无双——唱歌也缘同此理吧。 
                此外,由于这首歌层级分明,属典型的三段式歌曲,周笔畅采用了她所擅长的情绪堆叠上旋式唱法。在最后一遍副歌时达到了最高潮,对歌曲的层次把握体现了她一贯的水准。


                10楼2008-07-02 11:17
                回复
                  4/只剩我一个 
                  也不让发= =
                  以后


                  11楼2008-07-02 11:18
                  回复
                    二、专辑: 

                    谁动了我的琴


                    13楼2008-07-02 11:20
                    回复
                      笔笔:觉得一定要回馈歌迷一点什么,因为大家这么支持我,我也希望大家能听到我在音乐上的进步。 

                      崔恕(乐评人):这是一张风格多样的唱片,周笔畅终于正式在唱片里确立了她唱将的身份,虽然音乐风格不同,但是听起来又很统一,这也是她的优势所在。所以,无论中国风的《谁动了我的琴弦》还是很西化的《风筝》,周笔畅都唱得浑然天成。 

                      周国丰(香港电台DJ):虽然是一张内地歌手的唱片,但在音乐制作方面和歌手的演绎方面完全不会有很土的感觉。水准很高的一张唱片,主人翁是她--周笔畅。 




                      《谁动了我的琴弦》的封面包装,是一首含蓄的诗——她在唱片封套上蓦然回首,背景那幽蓝的天,壮丽的歌德式建筑,一个在华丽背景下坚强的身影,似乎宣告了这张专辑,将以一种强烈,鲜明,独特的形象,在众多纷扰猜测中惊艳出世。而那个隔着玻璃窗,略锁着眉头,带点忧郁的女生,外表坚强,内心柔情如水银泄地般,将通过她天然清澈的声音将你俘虏。 

                      从《1st EP》到《谁动了我的琴弦》,一共不过14首歌,却展示给了我们许多个不同的周笔畅。在音乐的领域,她无疑是大胆和敢于尝试的;从Rap说唱的《呃》到古典金属的《天鹅》,从R&B的《不痛》、《别爱我》到抒情路线的《号码》,从舞曲风格的《无人岛》到英伦摇滚的《风筝》,从中国风的《谁动了我的琴弦》到嚣张又妖异的《那个那个》,感受到她想要突破自己的决心和勇气,以及不想被别人定义的小小骄傲。 
                      这的确是一张可听性和音乐性俱佳的专辑,不仅网罗了众多现今华语流行乐坛的一线制作人,曲风多样,并且充分挖掘了歌手声音的渲染力和个性。大部分歌曲都很好利用了周笔畅的优美和声,将她的声音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充分展现了歌曲的层次感。所以,你会在这张专辑中惊喜地发现她可以性感,华美,抒情;也可以酷,拽,迷幻。 

                      在被唱片公司所设计所展示的同时,周笔畅本人也将这些五彩斑斓很具卖相的流行歌曲归拢为具有强烈特质的统一色调;歌手令人意外地没有被湮没在众多创作者带来的个性缺失中,反而靠自己个性和强大的控制能力完成了原材料的再创作,使不同风格的曲目都顺从地如同己出。作为都市里成长的80后代表,她一方面具有少女的可爱特质,一方面具有青年的成熟和偶尔的叛逆,这一张制作精良的专辑更展现了其成为优质偶像的潜质。 
                      当然,唱片总没有十全十美,这张唱片里也可以看到一些周笔畅可以加强的空间。比如,很期待下一张专辑能看到她自己的作品,EP里的创作只是暖身,相信她未来可以做得更好。


                      14楼2008-07-02 11:20
                      回复
                        2/别爱我像爱个朋友 

                        狮子座的女孩,笑容明亮。可是心里的忧伤只有自己知道。 

                        这是整张专辑中最清爽的一首歌,歌词也是言辞恳切——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走丢的小狗是最乖的,不见的铅笔是最好写的,错失的感情是最珍贵的,也许最美早就在你身边站了多少年,为什么不在拥有时就好好的珍惜呢? 
                         
                        前奏是由几拨吉他挑弦和钢琴声相和的旋律带入,清脆地拖着细微的颤音营造着一种藕断丝连的情境,加上欲断还连的节奏,为一份哀怨、留恋、牵扯的情感故事拉来了唯美的序幕。吉它独奏就像雨点打在弦上,淡淡地牵出忧伤的意味,她的声音就在白纸一样的背景下拂面而来,清澈,涓涓如流水。尾音清越,特别那个“爱”字的吐音,具有一种激荡的穿越力,让人仿佛听到一位少女对爱情有期待又无奈的呼唤和叹息,加上钢琴一旁零散的附和,整首歌一下子凄楚的让人揪心。 

                        她的演唱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婉转而不至挖心裂肺,细腻而不至过火,但某些字里行间的那一声声哀恸却撩动人心,尤其是“你为何不面对我的爱”——轻微的哭腔,让人不自觉沉浸在与歌中一样的感情世界里。声音在深浅之间重复荡漾着,尾音一拖,便拉长了光阴。音色的纯净和真假音的转换在旋律间一弧一弧地扩开,一个人的故事,没有暧昧,浅淡地责难无助着,像是独处在旧时光的无可回避里。 


                        《别爱我,像爱个朋友》是女生版的《普通朋友》,可是那种真挚与隐忍,仿佛要更深切一些。调子里有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在人一觉醒来后仍然可以再忆起那份暗流涌动的感情。反反复复地听,会格外珍爱它。在每一个音符流走的瞬间,带着一个孤独的秘密,没有人知道,这小小的音符与唱词离开旋律去遥远的地方独自成长的时候。人生孤寂,生死都是一个人。


                        16楼2008-07-02 11:21
                        回复
                          3/喂喂 


                          用最嫩的方式装酷,用最酷的方式装嫩;表达结结巴巴,口音南腔北调;捧着冰淇淋话筒,讲比冰淇淋还冷的笑话;除了那可以随口就来的好声音之外,周笔畅古怪得无可就药了。 


                          浓重的节奏感给人很快慰的感觉,鼓点的强劲,贝斯的错落有一种让生命都跃动的兴奋,这是一首节奏感强烈,极具爆发力的歌曲。 

                          周笔畅采用了略略扁平式的发音方式来演绎这首歌,有一点含混、有一些毫不在意,用人声跟曲子里狂飙的鼓声和电吉他酷酷地炫技,仿佛要挑衅着这个既定的世界与秩序,主张自我的信条,旁若无人地快乐着。 

                          她用最直接的呐喊宣誓自由和快乐,声音里更迭递进的抒怀调和了鼓点的喧嚣浮躁,勃发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快乐是种能耐,寂寞的人活该,我们都是蔬菜,需要灌溉。” 

                          她跟着曲子里狂飙的鼓声和电吉他炫技,很好地唱出了e世代年轻人的自我和不屑,那是在情歌之外的陌生与新锐,却又和她是那么地合适。这是在技巧之外,可以让人有共鸣的代表80后心灵的声音。


                          17楼2008-07-02 11:22
                          回复
                            4/谁动了我的琴弦 

                            中国风歌曲的独特魅力,并不一定要用民族乐器来体现,也并不是来了一把二胡,就成了中国风的,它的特点,在于婉转、沉静、悠扬、欲语还休。 

                            《谁动了我的琴弦》是首用动、静物结合而上至境界感染的东方味道的R&B作品,歌词篇幅并不甬长,运用了诗词中常用到的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结构形式。这样的章法,保存着浓厚的古典色彩。在一吟三唱中,可使由浅到深的情感不断强化,从而更借助唯美的辞藻开拓了歌曲的意境。“琴弦”换“情弦”以彼物比此物,是整首歌词中最微妙的亮点。 

                            前奏简短几颗纯净深沉的钢琴音符底衬着小提琴的委婉流丽,用典型的西方古典乐器,打开了一幅古意丛生的水墨墟上美卷。忽而传来那阵阵风铃犹如被拨开的珠帘散落一地,借此打碎了原本的心平如镜。 

                            只听“谁动了我的琴弦,唤我到窗前……”,忧戚沉稳的低音几乎以清唱的形式呈现在耳边,她略带幽婉的唱腔将听歌人的形神抽离,“前”“边”“月”并未刻意拉长的颤音轻荡开来,夹带一股清涩艾草味,旋律中的情意不觉让人浸染其中难以遗忘。随后以琵琶的三个挑、拨音紧接一串轮指乐音,清晰地表现出被弦波轻撩起的经寸之心。 

                            副歌部分周笔畅的气息醇厚,字字咬落的如水滴空谷,或浓密或纤细的情感音色和着细细低语的琵琶与节奏鼓点,将看似轻淡的写意掷于听歌人怀抱,自如而漾然有声。 

                            过渡又见一段小提琴间奏,音调恍若天鹅绒般温馨柔媚。紧接着的一轮覆唱又将思绪打成百转结;高潮处小提琴的渐强迂回正预示了歌者暗涌起伏的心潮,如月夜下翻涌奔流的河水,无法止息。 

                            “流水浮舟你在深夜的那一边。”一缕深深惆怅,一段浓浓的古典清愁,遗落在雨云低垂的河畔。如果你年轻过,如果你暗恋过,如果你拥有过一份这样青涩的感情,相信这首歌一定也可以动了你的心弦。


                            18楼2008-07-02 11:22
                            回复
                              5/那个那个 

                              关于她身上大量充斥着的矛盾与反差,有人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去解码,但直到这些人无一例外堕落成了笔迷,研究还是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各种音乐素材的纠缠,变异,我们很难辨明这一首《那个那个》,是Synth-pop还是Brit-pop曲风影响下的产物。但在整个华语阵营里来考察《那个那个》,它算得上是异类。 

                              英伦三岛的阴湿气侯给了英伦摇滚同样阴冷忧郁的美感。抛弃了这种让人灵魂流离的负面力量,取而代之的是青春期少女的明朗与干净。 

                              歌词里调侃那个“闪烁其词的花心人”:“恨不得多劳多得”、“用如果,种如果,再吃个如果”是无伤大雅的幽默。 

                              初始摇摆感觉的吉他SOLO,个性挥洒着肆意的调侃和愠怒;声声质问背后,鼻腔音和滑音肆意游弋在高低音的落差间,充分显示出歌声表现力的丰富。副歌部分,恣意的美声铺垫,沙哑的中音演唱,冷漠低迷的RAP念词,都由周笔畅独自完成;高中低三种音色交织,像是站在华丽的高速公路上,听汽车在耳边穿梭而过的风声,或者就是古战场上“嗖嗖”不断擦耳而过的子弹,鼓膜里有着灭顶的快感。 

                              伴奏与歌手的声音相当合拍,犹如鸡尾酒的感觉,从舌尖到神经末端都被撩起的万般感受,归咎于几个简单音符,利落地结束。


                              19楼2008-07-02 1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