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纸禁令”在先“审核制度”在后
很多年轻玩家也许不太了解“主机禁令”,它是天朝政府在2000年6月颁发的《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其中第六条规定:任何企业、个人不得从事面向国内的电子游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生产、销售活动。
该政策的初衷是用来打击录像厅和游戏厅所造成的“黄赌毒”社会问题,结果十几年以后,“黄赌毒”这种由老祖宗就传下来的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反倒是“游戏机”这位小兄弟被杀的片甲不留。从那个时候起,国产主机就在中国市场上销声匿迹,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当然,本来就没走几步……
至于另外一个所谓的“审核制度”,相信很多玩家就深有体会了,比如《魔兽世界》国服遭遇“和谐”补丁(骷髅全部裹上肉、尸体全部换成面粉袋等)、武媚娘事业线惨遭遮挡等等。在中国,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电子游戏,都逃不过“被审核”,为了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标准”,厂商没少操碎心。与此同时,玩家也不禁产生疑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范冰冰都可以和黎明玩“马震”、老炮儿都可以在发廊来一发,怎么相关部门对待游戏内容的态度依然那么封建?
也许他们认为“玩游戏的都是小学生”、也许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全方位的保护”、也许他们仅仅就是延续了“禁令”的逻辑:游戏没有一个好东西,必须得盯紧点。不管怎样,“禁令”和“审核”让中国游戏市场在“胆战心惊”中度过每一天,虽然国务院已经在2014年取消了“主机禁令”,可是谁又能挽回这荒废的14年呢?
国产主机,不但输在了起跑线,就连赛道都设置了重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