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吧 关注:761,384贴子:6,280,687

【太空探索】2015年全球十大太空新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矮行星之年
在深空探测领域,2015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矮行星之年。目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确认的太阳系内矮行星有五颗,人类今年一共造访了两颗(谷神星 冥王星)。2015年3月6日,“黎明”号探测器率先进入环绕谷神星的轨道,并在12月得出谷神星表面亮斑可能为水合硫酸镁。7月14日,在深空飞行9年的“新视野”号近距离飞掠冥王星,并发回了冥王星五颗卫星的图片,其中冥王星赤道附近“心形”冰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这也是人类拜访“前九大行星”中的最后一颗星球。


1楼2016-01-08 08:34回复
    二、中国科学家发现宇宙早期的超级黑洞和最亮类星体
    2015年2月26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刊登了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名为《一个红移6.3、有120亿倍太阳质量黑洞的超亮类星体》的文章,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28亿光年、发光强度是太阳的430万亿倍、中心黑洞质量约为太阳120亿倍的超亮类星体。它是目前已知的遥远宇宙中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也是世界上唯一用2米级望远镜发现的一颗宇宙早期类星体。


    2楼2016-01-08 08:35
    收起回复
      三、美俄宇航员开始为期一年的空间站驻守 为人类登陆火星做准备
      2015年3月28日,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Scott Kelly)与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科尔尼延科(Mikhail Kornienko)乘坐联盟TMA-16M飞船升空,他们要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一整年。这也是人类在太空不间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目的是为二十年后的载人火星任务做准备。未来人类前往火星并返回地球需要500天左右的时间,科学家希望了解人体在长期失重状态下的反应。凯利的双胞胎哥哥,退休宇航员马克·凯利(Mark Kelly)则待在地面上,作为对比参照。斯科特与马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宇航员双胞胎兄弟。


      3楼2016-01-08 08:36
      收起回复
        四、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补给三连败
        2015年上半年,国际空间站的补给继续延续2014年的不顺。既2014年10月天鹅座货运飞船发射失败后,2015年4月28日,俄罗斯进步M-27M货运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船箭分离后飞船失控坠毁。6月28日,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货运龙飞船随猎鹰9号火箭发射升空,在发射后139秒火箭二子级突然解体爆炸,任务失败。三次补给失败使国际空间站面临物资短缺。幸运的是8月19日,日本HTV-5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与空间站成功对接,缓解了这一问题。


        4楼2016-01-08 08:38
        收起回复
          五、新地球“开普勒-452b”
          随着越来越多太阳系外行星被发现,位于其他恒星宜居带上,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成为许多空间望远镜搜寻的目标。距离地球1400光年外的“开普勒-452b”被认为可能是目前与地球宜居指数最为接近的行星。它很可能是一颗超级地球,直径比地球大60%,体积为地球的5倍,表面重力是地球的两倍。“开普勒-452b”所围绕的恒星“开普勒-452”比太阳老15亿年,光度为太阳的1.2倍。“开普勒-452b”与“开普勒-452”的距离,与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接近,位于宜居带上。但是即使以人类最快的飞船前往,也要3000万年才能抵达。


          5楼2016-01-08 08:39
          收起回复
            六、火星的昨天与今天
            作为历年太空热门新闻的火星,今年依旧火爆。今年火星的两个重大发现都与水有关。
            一是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季节性流动的液态盐水,这一现象由NASA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发现。这些盐卤水随温度上升在火星山丘斜坡上出现并向下延伸,到了寒冷季节就消失,NASA将其称为“季节性斜坡纹线(RSL)”。二是揭晓了火星大部分大气消失之谜,30亿年前,火星大气密度要比现在高很多,气候也更温暖,当时火星表面存在河流,湖泊,甚至液态水海洋。早期火星也拥有像地球这样的全球性磁场,但火星体积只有地球的15%,比地球小得多,因此火星地核冷却的比地球快,地质活动趋缓,磁场消失。没有磁场保护,大气层逐渐被太阳风剥离变薄,液态水无法稳定存在,火星变成今天的模样。


            6楼2016-01-08 08:40
            收起回复
              楼主继续!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08 10:09
              回复
                七、中国“长征”家族新增两成员
                2015年9月20日, 中国新一代火箭“长征六号”成功发射,并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不仅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使用“液氧与煤油”作为推进剂,有别于使用“四氧化二氮与偏二甲肼”的以往长征系列火箭。9月25日,“长征”系列首枚固体火箭“长征十一号”发射成功,并将四颗小卫星送入太空。长征十一号是中国首枚完成一箭多星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中国在24小时内快速发射卫星的能力得到加强。


                9楼2016-01-08 10:38
                收起回复
                  九、中国“悟空”上太空探测暗物质
                  2015年12月17日,中国成功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暗物质和暗能量被科学家称为“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目前,中国和世界各国已着手筹建或实施多个暗物质探测实验项目,其研究成果可能带来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中国首颗空间科学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将在太空中开展为期三年的高能电子及高能伽马射线探测任务,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研究暗物质特性与空间分布规律。


                  11楼2016-01-08 10:40
                  收起回复
                    为何没人?为何没人?为何没人?为何没人?为何没人?为何没人?


                    13楼2016-01-08 10:56
                    收起回复
                      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08 23:0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08 23:42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1-09 00:12
                          回复
                            悟空,突然觉得这个名字不仅哲学,还挺物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6-01-09 00:27
                            收起回复
                              给楼主暖暖(。・ω・。)ノ♡


                              IP属地:江西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8楼2016-01-09 0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