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社吧 关注:11,992贴子:14,627
  • 7回复贴,共1

【HOI III战报】对傀儡国的一个应用尝试—36德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版本:HOI III TFH 4.02
剧本:1936年 战争之路 史实剧本
国家:德国
难度:普通
补给模式:普通
汉化补丁:52论坛HOI III TFH v4.02 简体中文汉化包第三版
修改:多余IC生产补给(原为多余IC生产军事)
版本号:TFH 4.02(MSJX)


IP属地:北京1楼2016-01-09 15:46回复
    欧陆
    1938年10月1日,先触发“第一次维也纳仲裁”,然后立刻对瑞士、丹麦、波兰(英国还没有对波兰保障独立)、罗马尼亚、瑞典、挪威、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宣战,然后对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宣战。先对非同盟国宣战,与非同盟国进入一对一的战争状态(敌国相互之间不会支援),后向同盟阵营宣战,与同盟阵营国家进入总体战(盟国之间相互积极支援)。
    因为在1938年9月份即开始动员,在10月1日开战的时候,其他国家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德国至少有15天的战略突袭优势(标准动员时间是15天)。德军总体依然分为东西两线,只是西线配置要略强,西线主攻,东线配置以突袭为主,拿下华沙之后即进入僵持阶段,直到对苏宣战。
    西线:德法边境共9个省,每个省2个步兵师,德法边境共驻军18个步兵师;低地边境共11个省,每个省2个步兵师,低地边境共驻军22个步兵师;威廉港2个步兵师;西线正面共驻军42个步兵师。瑞士边境驻军16个步兵师、3个山地师、3个轻装甲师、3个装甲师、2个摩步师,共27个师,为西线进攻主力。西线边境驻军以防守为主,瑞士为第一目标,攻下瑞士后再进攻法国。
    东线:波兰边境共23个省,驻军41个步兵师、3个轻装甲师、2个摩步师、3个党卫军师(摩步师),共49个师,利用突袭优势攻下华沙后,机动部队即转战北欧。
    北线:负责进攻瑞士的部队有3个步兵师、1个党卫军旅,其中1个步兵师从海上登陆VP点,党卫军旅直奔另一个VP点。

    丹麦在10月10日投降,瑞士在10月11日投降,波兰走廊也在10月11日打通,第一阶段结束,西线主力开始经过瑞士进攻法国,东线主力攻下华沙后进入守势,机动部队转战北部。

    东线:立陶宛在11月27日投降,东线进入僵持阶段;
    北线:瑞典在12月3日投降,挪威在1939年1月20日投降,北线战场结束;
    西线:卢森堡在12月5日投降,荷兰在12月15日投降,法国在1939年1月18日投降,比利时在1939年1月25日投降,西线战场结束。
    至此,欧陆战场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剩下的波兰、罗马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都是“防苏墙”,是对苏宣战后的目标。当时我对中立傀儡的判断有一个误解,我以为苏联不会对中立傀儡戒备,而会将主力全部倾泻到边境接壤的敌对国家,因此我特意在对苏宣战之前傀儡了罗马尼亚以制造一个苏军陷阱,让苏军进攻罗马尼亚,德军主力则从波兰冲出切断苏军退路。结果发现ai对中立傀儡并非是不戒备。
    1938年10月1日,第一次维也纳仲裁;开战;
    1938年10月10日,丹麦投降;
    1938年10月11日,瑞士投降;打通波兰走廊;
    1938年11月27日,立陶宛投降;
    1938年12月3日,瑞典投降;
    1938年12月5日,卢森堡投降;
    1938年12月15日,荷兰投降;
    1939年1月18日,法国投降;
    1939年1月20日,挪威投降;
    1939年1月25日,比利时投降;
    1939年5月27日,罗马尼亚投降;
    1939年6月4日,对苏联宣战。


    IP属地:北京4楼2016-01-09 15:49
    收起回复
      命运
      为了设置陷阱,在对苏宣战之前傀儡了罗马尼亚,在军队集结完毕后,于1939年6月4日对苏宣战,此时负责东线的中央军团共有99个步兵师、6个轻装甲师、3个装甲师、6个摩步师、3个山地师,共117个师。其中16个步兵师、3个山地师负责协助罗马尼亚防守,中央军团主力(98个师)部署在波兰东部待机。另有21个步兵师、5个党卫军师组成北方军团,开赴芬兰,从北方进攻。

      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先后投降,东线布局完成。苏联主力确实对罗马尼亚展开了进攻,但是苏联在波兰和芬兰边境依然驻扎了相当数量的军队。貌似ai认为虽然我们之间是中立的,但你是德国傀儡,所以你也是敌人,虽然我不会对你宣战,但我们的边境一定不会懈怠。

      结果苏联的主力依然是部署在边境,只有大约10个装甲师为首的20几个师冲进了罗马尼亚陷阱,德军的中央军团就只能切断这20几个师的退路,战果远低预期。实际上是罗马尼亚歼灭的这些苏军,苏军补给线被切断后,无法撤走也无法进攻,被罗马尼亚军队反复冲击,终于被全部歼灭。

      中央军团进展顺利,推进到罗斯托夫-斯大林市-哈尔科夫-库尔斯克一线,由于匈牙利的乱入导致补给线混乱,中央军团不得不停止前进等待补给;北方军团在夺下列宁格勒之后就没有其他作为,北方军团只派了10个山地师对卡累利阿展开攻势,结果受挫,北方军团的主力(33个步兵师、3个轻装甲师、2个摩步师、5个党卫军师,共43个师)也没能力向莫斯科推进。



      匈牙利军队从苏联领土退回本土后,德军中央军团的补给状况开始好转,装甲部队开始向北进攻,直到与北方军团取得联系,共同攻到莫斯科城下。为了占VP,中央军团的3个山地师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拿下了斯大林格勒并原地坚守,所幸中央军团主力在1940年8月10日攻下了莫斯科,苏联于1940年8月11日投降。东线战争结束。15个阵营目标全部完成,此战结束。


      战争结束时,德国步兵数量已经超过了苏联,双方装甲数量和摩步数量旗鼓相当,但苏联轻装甲数量远超德国。这个结果还是在歼灭苏军50多个师之后,德军在扩军上明显落后。
      1939年5月27日,罗马尼亚投降;
      1939年6月4日,对苏联宣战;
      1939年6月6日,波兰投降;
      1939年7月2日,拉脱维亚投降;
      1939年7月11日,爱沙尼亚投降;
      1939年7月12日,芬兰投降;
      1940年8月11日,苏联投降。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6-01-09 15:51
      回复
        @longkhansaburg


        IP属地:北京7楼2016-01-09 15:54
        收起回复
          支持做实验。我欣赏这个实验精神,不过对于钢三德国来讲,可以一国单挑世界,所以从实用性上说倒是不必要有傀儡。另外,战斗过程我实在是无言以对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09 1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