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道县有关部门发出通报称,2011年至2015年“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累计投入24.15亿元,是前五年的1.6倍。完成合格学校建设46所,实施一中、绍基学校等8所城区学校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新建教师周转房1700套,实施学校危房改造面积3.93万平方米;永州工贸学校成功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十二五”期间,道县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申请专利292件,被列为湖南省知识产权试点县,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重大疫病防控扎实有效,食品药品监管全面加强。文广事业日益繁荣,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5个、农家书屋578家,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成功申报鬼崽岭遗址、濂溪故里古建筑群以及月岩摩崖石刻、潇贺古道为“国保”单位,在福岩洞发现迄今最早的现代人类化石。“数字道县”通过省市验收,广播村村通经验在全省推广。
今年,为推进教育强县战略,道县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大力推进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建设,推进教育强县战略。想方设法新增城区学位,着力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年内,力争引进品牌民营学校、品牌民营幼儿园各1所落户,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城区学位建设,全面完成城区8所标准化规范化学校建设,新增城区学位4000个以上。同时,强化校园安全保障,全面实现校车运输管理公司化运作,加快推进永州工贸学校整体搬迁工程建设。实施科技人才工程。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队伍建设。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年内招录公务员30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00人,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50人。
“十二五”期间,道县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申请专利292件,被列为湖南省知识产权试点县,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重大疫病防控扎实有效,食品药品监管全面加强。文广事业日益繁荣,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5个、农家书屋578家,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成功申报鬼崽岭遗址、濂溪故里古建筑群以及月岩摩崖石刻、潇贺古道为“国保”单位,在福岩洞发现迄今最早的现代人类化石。“数字道县”通过省市验收,广播村村通经验在全省推广。
今年,为推进教育强县战略,道县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大力推进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建设,推进教育强县战略。想方设法新增城区学位,着力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年内,力争引进品牌民营学校、品牌民营幼儿园各1所落户,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城区学位建设,全面完成城区8所标准化规范化学校建设,新增城区学位4000个以上。同时,强化校园安全保障,全面实现校车运输管理公司化运作,加快推进永州工贸学校整体搬迁工程建设。实施科技人才工程。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队伍建设。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年内招录公务员30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00人,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5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