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吧 关注:451贴子:1,614
  • 11回复贴,共1

关于《中国大历史(修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高二文科汪一枚,有幸入了一本大历史观,这本书让我看到历史发展的另一种面貌,但由于毕竟属于译本理解起来甚是困难,譬如间架式设计(schematic design)还有所谓“垂直茎秆”等等,对我来说实在晦涩,望广大吧友可以多多指教,共同交流~


1楼2016-01-10 10:24回复
    间架性设计指的是,社会在得到充分发展之前,一个中央集权政权,设立了多个过于简单的任务目标,并由此衍生出来根据这些目标而来的政治机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因为各种因素的变化,这些机构并不能得到合理的转变。
    举个例子,每个朝代的开始阶段,顶层通过统计和丈量,估计出了每个县,甚至每个村子的粮食产量,然后,由于国家在运作中必须需要税收支撑,他衍生出一系列税收机构,然后他们给每个基层机构下达征税(几乎等同征粮)指标。在帝国初期,这种制度往往都没有问题,然而这种运作逻辑是缺乏弹性的。
    比如,村子的人口会发生变化,水土会流失,会有地震,会有黄河改道,会有雪灾洪水干旱,影响粮食收成的因素非常多,但是指标是死的,甚至这会作为政绩的考核,比如张居正的改革。在经济越差的地区,如果收不上来粮食,应该降低指标,以改善经济状况,而这种运作逻辑却不会,他会一直维持指标,甚至为了政绩故意调高指标,最后的结局就是经济更加恶化,弃耕更加严重,最后恶性循环,直到政府的税收掉进一个非常低的陷阱。而上一级政府不能解决这种局面,只能在富庶地区增加税收调补空缺。比如,陕西下面一个州一个县瘫痪掉税收,州里会把空缺转移给其他县,州瘫痪掉,省会把空缺转移给其他州,一个省瘫痪掉,空缺会转移给其他省,李自成搞瘫痪陕西后,政府本能的增加南方税收。
    这种运作逻辑是僵化的,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每次的改朝换代,只是把指标重新归零后再设定,这也是西方历史学家评价中国古代历史不过是一再的重复的原因吧。
    垂直茎秆或许就是讲,过分简单的梳理了整个社会的结果,将一整套垂直性的机构从上贯穿到最底下,比如盐税,粮税,等等,所有机构是从中央一直贯穿到底层的,从而失去了地方各个层级平面的整合,比如我一个省,完全可以有整个组织结构去处理所有的盐税,粮税等等,并且是没有任务指标,或者说任务指标没这么呆板。比如西方古代的税收,他只收从交易里抽税,比如你农民种出来粮食,不去卖就不会被抽税,而商人,比如贩卖食盐,瓷器,木材,只要有交易,就抽税,这种税收是不会定指标的,但是会做预算,这种运作逻辑不会出现经济差的时候被更搞坏掉。
    总的来说,间架性设计指的不光是经济层面,还有政治层面,指的是一个不科学的逻辑,怎么样在历史的洪流中衍生出那么繁杂的现象和制度


    2楼2016-01-21 22:44
    收起回复
      三联书店中国大历史应该是黄先生自己翻译过来的。另外,可以看一看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那本书要比中国大历史好读一些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5-13 22:05
      收起回复
        什么是大传统?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6-07 14:47
        回复